龟兹故事:想了解西域的历史吗?看看东晋大将吕光攻打龟兹的始末

(吕光画像)

关于吕光的故事,大家也许知道的不多,这里我们就说说吕光攻打龟兹的历史,根据或参考史料记载,希望大家能过多的了解龟兹(今库车县),也能更多的了解新疆的历史。

就出身而言,跟一般的草莽相比,吕光有两个能拿到台面一提的事:一是出身“名门”:二是身为“名将”。按史料记载的说法,吕光的先世为汉高祖皇后吕雉的族人,“诛诸吕”事起后,其先人吕文和逃脱,西奔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与氐人杂居,世为猷豪。不但籍贯改了,就连民族成份人家也改了。其实这也是多此一举,汉朝早就没有了,他祖先的那些仇家早就成草了,谁还会找他的麻烦。

论说吕光的运气还不错,属于那种“跟对人”的人。东晋升平元年(357),他的老乡、同样是氐族贵族的苻坚“收拾了亲老子,收拾了亲哥亲侄子”,即位当上了“大秦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仅二十岁的吕光侍奉苻坚,任步兵校尉、骁骑将军。吕光打仗了得,每役必胜,屡立战功,先后灭前燕、前凉及代国,帮助苻坚一度统一北方。

东晋太元八年(383),吕光奉苻坚命进兵西域,降服焉耆,攻破龟兹,归服者三十余郭。略平西域后,还师至姑臧附近,闻苻坚被害,遂驻兵割据,自署护校尉、凉州刺史,旋即大败原州刺史梁熙军,进入姑臧,改称三河王,不久即大凉王位,史称后凉。当年吕后挖空心思、机关算尽也没弄成的事儿,六百年年后,她的“娘家人”吕光当上了皇帝,不知地底下的太后知道后,会做何感想?

什么也别说,是吕光赶了个好时候。长期的内忧外患和政治上的腐败,终于将西晋王朝国力耗尽,使之最终走向灭亡。中原地区进入了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族地主割据的五胡十六国时代。这一阶段时间,不管谁是皇帝,都没有忘记西域: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在高昌设置高昌郡,领使西域的东部地区;咸康元年(335),前凉主张骏遣将杨宣伐龟兹、鄯善,诸郭纷纷降服,龟兹、焉耆、鄯善、于阗等遣使朝贡于张骏,宗蕃关系确立下来;前凉主张骏死后,其子张重华立,龟兹等西域诸郭与前凉仍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晋书·西戎》载:东晋永和二年(346),“前凉张重华时,龟兹遣使贡方物。”但此后不久,前凉因内讧迭起,国势大衰,最终又被前秦吞并。

历史似乎是公平的,氐族人也有领导中国大北方的机会了。东晋永和六年(350),氐族部落首领苻洪,趁中原大乱自称“三秦王”,开始割据一方。次年(351),其子苻健称帝,建都长安,史称前秦。东晋升平元年(357),苻坚除掉苻生(苻健之子)自立为王,此后国势日强。东晋太元元年(376),苻坚攻灭前凉后,任命梁熙为持节、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驻扎于姑藏(今甘肃武威),统领原前凉所辖的武威、张掖、敦煌、高昌诸郡,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区。苻坚不算明君,但也能够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特权,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扩大胡汉联合统治的阶级基础。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培养统治人才。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修立亭驿,发展工业和商贸。

前秦统一北方后,四周诸国遣使通好,此时只剩东晋,苻坚有意伐之。鲜卑慕容垂与羌将姚苌皆尽力支持苻坚,但王猛与苻融等氐族大臣则强烈反对。这是因为苻坚将诸胡迁入关中以便控制,又将氐族势力置于国内要冲,以巩固势力,此法却使京师空虚。而且他为人宽宏,亡国君臣皆授官位,但任其率领旧部,造成隐忧。西域的梁熙到任后,即遣使赴西域各国,宣传前秦威德,并以财物赠赐西域诸王,力图恢复中西交通,统一西域。西域诸郭多归附,于是“朝献者十余郭”,前秦对西域的影响逐步增强。此后,“鄯善王、车师前部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方物”。但龟兹、焉耆等城郭却对中原这个新崛起的王朝仍在观望,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引起苻坚的极端不满。

龟兹故事:想了解西域的历史吗?看看东晋大将吕光攻打龟兹的始末

(古战场画面)

不管是对是错,历史还是选择了吕光。东晋太元八年(383),苻坚任命吕光为征西统帅,率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诸将领兵七万,铁骑五千余,以车师前部王弥阗、鄯善王休密驮为向导,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向西域进军。吕光出征西域的首要任务是征服焉耆、龟兹以及威慑大宛等“政治上摇摆不定”的邦郭。十二月,吕光兵临焉耆城下,焉耆王派流自知难敌前秦大军,遂率臣民及诸属城郭请降于吕光。吕光军兵临龟兹城下,龟兹王帛纯夜郎自大,自以为能够抵抗吕光大军。于是“驱徙城外人入于城中,附庸侯王各婴城自守”,决心与吕光军决一雌雄。吕光军见龟兹人早有防备,遂于城南五里为一营,深沟高垒,广设疑兵(侦察兵),以木为人,被之以甲,罗列在高垒上,以作久战之计。

帛纯(东晋时龟兹王)见吕光大军压境,悔不当初,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与之决战只能是以卵击石,只好倾尽全部财宝求救于狯胡。狯胡王见钱眼开,旋即遣弟呐龙、侯将馗率骑兵二十余万,会同姑墨、温宿、尉头等龟兹所属诸附庸城郭兵共七十余万救援龟兹。“胡便弓马,善矛鞘,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连,策马掷人,多有中者。”吕光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结合狯胡骑兵的特殊装备和战术,采取“连营相接阵为钩锁之法,精骑为游军,弥缝其阙”之战法,大败狯胡援兵于城西,继而又猛攻延城。面对吕光大军的猛烈进攻,龟兹守军渐渐不支,帛纯遂“收其珍宝而走,王族降者三十余城郭。”吕光大军破城而入,占领了龟兹。为稳定局势,吕光立帛纯弟白震为龟兹王。

随后,西域诸城郭归降者如潮水,将保留的汉朝节、传向吕光交换前秦的节、传。“抚宁西域,威恩甚著,桀黠胡王昔所未宾者,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苻坚闻吕光已平定西域,便任命吕光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以西诸军、安西将军、西域校尉,前秦至此统有西域。不久,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全军覆没,前秦统治政权崩溃。这时吕光已将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并拜其为军师。罗什认为天下形势有变,劝吕光早早东归,以作应对处变。吕光遂以驼两万余峰,马一万余匹,载运珍宝及奇伎异戏东归。吕光过焉耆到达高昌壁时,遭到前秦凉州刺史梁熙的阻拦。双方交战于玉门关,结果梁熙大败。吕光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老家。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九月,苻坚被杀的消息才传到凉州,吕光听到噩耗,悲痛欲绝,命令所部为苻坚披麻戴孝。没有了领导,他便自命为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割土而治。不久,吕光正式建立后凉政权,他十分重视对西域地区的经营,设置高昌郡,并遣子吕覆管理。同时,他又接受其臣属的建议,设西域大都护,坐镇高昌,对西域实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后凉末期,国势渐衰,加之内讧不已,致使相继分裂出北凉、西凉、南凉等政权。北凉是北魏皇始二年由吕光的部将段业、沮渠蒙逊据酒泉、建康、晋昌、临松等地所建,以段业为王。但段业在位三年便被沮渠蒙逊所杀,沮渠蒙逊自立为北凉王。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引起敦煌太守李暠的不满,他也如法炮制,割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宣布脱离北凉,建立西凉政权。

这期间,西域地区相继接受北凉和西凉的统治,直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北魏大将万度归率军远征西域,龟兹等西域各地又转归北魏统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给包括拜城在内的西域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西域及河西地区地处偏远,地广人稀,大量移民的流入为西域提供了开垦荒地的劳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又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

龟兹故事:想了解西域的历史吗?看看东晋大将吕光攻打龟兹的始末

(鸠摩罗什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