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班超在西域的故事,是否想了解他是怎么退休的嘛

(班超雕像)

众所周知,汉代将军班超对西域的贡献巨大,但到了老年的时候,他的生活情况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班超和现在的许多老同志一样,他在退休这一问题上相当纠结。因为,他在西域整整干了三十年,年龄也大了,完全符合当时“领导干部”退休条件。本来他有一位西域夫人,两人感情也不错,这样的话,也没有必要退休后就回中原。遗憾的是,有人向朝廷密报他“拥爱妻,抱幼子”,为了名节,他只得“去妇”,过着单身生活。

就在纠结中,他的妹妹班昭向汉和帝递交了一份凄婉的陈情书:“蛮夷的本性,是违背礼仪欺负老人,而班超是已经快要入土的人,如果他死了而长期无人接替,恐怕会打开犯法作乱的源头,产生叛变的心思。但朝中卿大夫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人肯深谋远虑。如果出现突然的暴乱,班超年老力不从心,对上会损害国家累代建立的功勋,对下会毁坏忠臣们竭力战斗取得的成果,实在叫人痛惜啊!所以班超从万里外上书表达归国的诚心,亲自陈述困苦焦急的情景,伸着脖子遥望朝廷,至今已有三年,但没有受到注意和采纳。”

妹妹在信里又说:“妾私下听说古代十五岁当兵,六十岁返回,也还有休息的机会,不必再任军职了。如今班超已经七十一岁了,所以妾冒死替班超恳求,乞求在他暮年之际,能够有活着回来的机会,重新见到朝庭,使国家没有劳师远征的忧虑,西域地区也没有出现突发事变的担心,而班超也就永远蒙受周文王埋葬朽骨的恩惠,子方哀怜老马的仁心了。”

汉和帝看了非常感动,就下令召回班超。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班超终于回到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也许是因为心愿已了,九月,离他返回京城刚刚一个月,他就与世长辞,结束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大家都知道班超在西域的故事,是否想了解他是怎么退休的嘛

(班超戎装雕像)

班超长期经营西域,终于能够埋葬故土,与汉代和亲的刘家宗室公主相比,已经不算太过凄凉。那些娇美的皇家女儿,大多默默无闻地长埋于异族的土地上,史书上甚至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大漠戈壁,苍茫草原,不仅撒满了大汉男儿的热血,也见证了皇家美人的泪水,大汉的辉煌,不仅仅因为霍去病的金戈铁马,也有皇家美人的血泪奉献,这一点往往是后人所不愿意正视的。

班超连通西域,断绝了西域各国对匈奴的支持,河西的形势稳定了下来。但是班超身后的历史,却正中他的忧虑。他对接替自己的任尚的一番话,恰恰成为了事实:“戍守塞外的的官吏士兵,本来就不是孝子贤孙的本份人,都是因为犯罪充军到这里来驻守的,而且蛮夷心如野兽,很难驯养,却容易败事,如今你的性情严厉急躁,水清了不会有大鱼,对政务过分细察就不能使属下和谐配合,应该采用宽松自由简便易行的办法,宽恕小的过失,掌握大的原则就够了。”

这是班超多年经营西域的心得,可惜任尚未能体会,终于搞乱了西域,后来大汉仗着实力,“几绝几通”,付出了艰苦卓绝的代价。

连通西域,促成了中外经济文化的空前交流,对汉朝的稳定和强盛,对制衡匈奴,断绝匈奴的支持,起了决定性作用。班超投笔从戎豪言壮语,至今让人感受到古人身上澎湃的热血,而他年老乞归的酸楚,让人看到了汉代兵役制度的严酷,十五从军,六十才归,汉朝的开疆拓土,版图倍增,这就是让普通百姓付出的血泪代价。

盛世的痛苦,甚至远远胜过平和的年代(如北宋年间),正如一首千古绝唱所描述的那样:“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已是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大家都知道班超在西域的故事,是否想了解他是怎么退休的嘛

(班超出出使西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