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珠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特点新变化,因为从1986年到1990年,即国民经济发展 「七五」时期。

这个阶段在大大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广 泛开展外引内联,加快工业的发展,形成开发性创汇型农渔业和旅游业等特色经济,初步实现由内向型经济 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总体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拿1990年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就是因为珠海优化了经济结构,当时全市社会总产值84.05亿元,比1985年增长2.4倍;国民生产总值41.18亿元, 比1985年增长1.7倍;国内生产总值41.81亿元,比1985年增长1.7倍;国民收人27.92亿元,比1985年增长1.9倍;工农业总产值(1989年不变价,下同) 48.63亿元,比1985年增长4.8倍;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5.36亿元,比1985年增长6.4倍,工业产品 出口产值18.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6%;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比1985年增长 36.4倍。

同时,珠海市也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使工业生产能力扩大。1990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35.1亿元,比1985年增长的10.5倍 形成了以电子、轻纺、建材、塑料、食品、医药等行业 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的外向型工业,这也说明了当时结构调整是有效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