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是小说进入鼎盛时期的成熟作品。以《三国志》为基础,结合诸多的民间传说和评话故事写作而成。较之作为严肃史记体裁的《三国志》,演义章回层理分明,人物丰满生动,情节起伏跌宕,更符合大众的品味、更容易吸引老百姓的眼光。

作为演义蓝本的《三国志》,其作者为西晋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陈寿。陈寿原为三国蜀人,曾师从蜀汉光禄大夫谯周,后者便是三国时期最会观星看运的高人之一。作为经历过三国鼎立那段历史的人,亲身见证了刘备和诸葛亮开拓和经营蜀汉的艰辛和功苦,陈寿对二人实怀有深切的怀念之情,然而作为继承魏祚的晋朝的官员,陈寿写史是必须要以魏为正朔的,同时,在对蜀汉一众旧人的记叙上,也只能词不达义,含蓄模糊,点到为止。另外作为正史,不宜对过多过细的人事做出太过冗繁的评价议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读书会意,见仁见智了。

《三国演义》里的白帝托孤,对照《三国志》则出现在「蜀志·诸葛亮传」,原文如下: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对于这一情节,后世的看法很自然的分成两种流派。

  • 试探流。刘备千辛万苦打来了江山,当然希望在身后能由儿子继承发扬。即使心里清楚自己的阿斗不是美玉,也不甘心外姓人来插手染指吧?虽然二人君臣际遇,主明相贤,为后世称道,然而大利之前无人性,你诸葛兄弟再是自比伊尹管乐,怕是我死后无人看顾,慢慢失了本心。通过这番话的试探,作实诸葛亮的真实打算,以便按病施针。

  • 真诚流。这个流派认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诸葛亮辅佐刘备十余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刘备深知诸葛亮的心性本领。刘备临死一番君臣对,其实是真诚面对的,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自家儿子就在那儿摆著,能否是曹家俊儿的对手一目了然;何况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了太多,直接导致人才凋弊,青黄不接,季汉的未来实难乐观。倒不如交给诸葛亮,任其一搏,也不负一众弟兄的艰辛。

象题主所提那样,读演义者,大多对此持「试探流」的看法主张,认为刘备枭雄,不会在这件事上无条件的信任任何人,身后事没有考虑和准备,那不是他的性格,即使对方是汗马股肱。甚至有人以「调李严为尚书令」做依据,认为这是刘备在为制约诸葛亮做的筹划。

而本人却更愿意相信后者,虽然从本心上,刘备一定不会乐于见到诸葛亮取而代之,但两人君臣际遇十余年,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刘备很可能于临去之前回顾了一生得失,而此时新遭大败,前途渺茫,倒是真有可能于弥留之际做出由孔明自作主张的选择题。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表」里几人哀,诸葛亮的为人尽在其中之意。后人用《三国志》里的这段话作文章,无非是戏说有戏,给刘备的枭雄之名再添重墨,然而不要忽略了陈寿在先主传的最后评价,那才是「盖棺定论」: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来自剧照:隆中对

本文来自历史创作领域小学徒「容我漫溯」的浅见,也得益于众多前辈的见解分析,在此谢过,也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三国志中刘备托孤并没有说:刘婵若能辅佐,可辅佐,若不能,可取而代之。演习中却有,这是有2种含义,第一是表现出刘备作为汉的正统继承人,做任何事都要跟儒家的大道相契合,刘备若不这么说,就无法区别出刘备和曹操,孙权的有别,第二是,戏剧性。正是因为有了刘备托孤的一系列伏笔,才能让读者更有兴趣的读下去,不至于主人公一死,就弃书。


《三国志》是正史,拥有史书的严谨,《三国演义》是小说,有虚构的部分。谢邀!


一个是小说,一个是历史传记,当然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体会


三国志是传记,有一定的史学依据。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有加工成分的艺术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