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物理老师在课间看到我看故事会,说了如上的话,怎么看这个评价?(我还是很尊重我们物理老师的嗯)


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给《故事会》投过稿。

金庸

席慕容

莫言

池莉(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秦文君(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作家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冰心儿童文学奖)

刘心武(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

冯骥才(鲁迅文学奖、法国青年读物奖、瑞士蓝眼镜蛇奖、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白先勇(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7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苏童(鲁迅文学奖)

梁晓声(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

凡一平(铜鼓奖、2002年中国十大文学现象之一)

沈石溪(全国少年儿童优秀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

曹文轩(国际安徒生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冰心文学奖大奖、国家图书奖)

黄蓓佳(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

韩少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鲁迅文学奖)

毕淑敏(当代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

迟子建(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赵丽宏(冰心散文奖、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

二月河(代表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

叶文玲(冰心散文奖)

陆文夫(代表作《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

上面括弧里的字只是诸多优秀作家的冰山一角,远远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光辉和荣耀,只是为了方便不了解的知友们有个直观的感受,给《故事会》供稿的优秀作家也不仅仅只是上述这些,可以说知名作家近百位,以及还有很多有著优秀文字能力的写手们,知乎里也有很多文笔出众的大v曾给故事会投过稿,比如 @皮皮鲁 @鲁西西 等。

至少可以这样说,《故事会》不是没有文化的人写的。

那么您老师为什么说是给没有文化的人看的呢?那是因为《故事会》的读者群体定位是大众,很多来自基层,文化程度确实不算高,这就意味著写作方式不能曲高和寡,而是尽量的平实,通俗易懂,再加上后来网路对于实体杂志的冲击,使得《故事会》后期确实有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所以您老师可能是站在这样的角度说出这样的话。

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故事会》定义成「没有文化的人看的」,里面依然有很多出色且有意义的作品,只能说在现今的网路环境下,随著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人们选择阅读的方式也更广,口味也产生了变化。所以说您老师的话不能说是对的,只能说有一定的参考性。

回答者


首先我得说,你老师说的,不完全错。故事会有的排版,设计,编辑,都很低廉,故事内容五花八门,故事情节老套传统,故事内涵不够深度,这都是既定的客观事实。

但是,如果因为这些就去评价故事会是一本无趣的杂志,是一本落后的杂志,是一本垃圾书,那就太自视清高了。举个例子,所有优秀的文章相比于佛跳墙,而故事会之类的相当于最接地气的大米饭,你敢不敢每天吃佛跳墙,不吃一口饭?信我的,不出三天就会吃的七窍流血补过头了。

故事会中的故事大多数取材于生活,最真实的带有无数市井气的生活故事,作者大多数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独特的写作角度,而且都只是普通人不是什么知名作家。他们的文章没有经过一个精雕细琢的镀金过程,没有经过名人高手的校对斧正,带著浓厚的个人感情浓厚的真实经历成分就匆匆发表出来,所以我看故事会,看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件破事发生在不同作者的故事里所产生的,人生百态。如果仅仅因为这些故事粗糙无趣不优雅,就否定这些故事,否定这些作者,否定这本杂志,我觉得实在是太过狂妄了。毛主席说过,没有接触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基础的研究,都是虚伪的且必定失败的研究。

存在即合理,故事会存在了这么久,不是告诉我们中国市井气的人很多,受众很多,所以杂志才能办下去,并不是,而是杂志的内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才能继续发扬光大。你老师可能喜欢更精致的东西,但我说句大实话,ta的想法与当今中国社会是脱轨的,只有最市井的东西,才是最真的中国。


张爱玲也看《亦报》,最爱看通俗小报,因为那里面有大部头著作里没有的俗世气息,能接触到不一样的声音和话题。你要把《故事会》当《人民文学》来读,您可能确实没什么文化。但假如只是当作兴趣吸收一下,也无不可啊。天天都看《新闻联播》,谁受得了,偶尔看看《快乐大本营》也挺好。事事都无绝对。

我觉得没什么毛病,故事会的售价排版文字通俗程度都没有很深刻。


的确是没文化的人看的,很low,但是我就是爱看啊!你咬我啊!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