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属虽然没有护理过这类患者,但是家父中风有18个年头,除了从外地转运回沪途中发生过急性压疮,其它几乎无并发症。家人的护理,我个人认为,第一:生活护理,满足日常生理所需,吃喝拉撒的问题。吃饱,七八分饱,少量多餐,运动少,不要无谓增加胃肠道负担。保证每天入水量,确保代谢废物排出。及时解决代谢问题,确保个人卫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如压疮,湿疹,真菌感染等。长期卧床,每天定时拍背,预防肺坠积。第二,患者的精神关怀,即使家父口齿不清的时候,我们还是坚持和他语言交流,陪他唱歌,每天督促他用健侧肢体活动,练习一些细小动作。每天看报读书看电视新闻,了解外界信息。第三,让患者有归属感,不能让他觉得拖累家庭。全家出门旅游等,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一起。当然事先做好一切准备,如飞机航班的轮椅是需要预约的,包括机舱轮椅,入住酒店必须有电梯等,外出就餐也是如此。第四,就医问题,家父中风后,在社区医院设立家庭病床,医生上门服务,每周一次。18年间,没有住院治疗过,社区医院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近三甲医院就诊。因为没有住院治疗过,这部分信息我无从分享。

阿兹罕默症,患者容易走丢,故应该随身佩戴定位器或者联系方式。

当然,每个家庭和个人情况也有很大差异性,我自己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家母在家父生病到过世期间,照料非常好,家人的目的很明确,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母女二人一心往这个方向努力,希望我的回答能提供帮助。


谢谢邀请!!

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先阶段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伴有的精神病理症状的药物,像阿普唑仑、多塞平、奋乃静等,和改善大脑认知的药物,像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可以缓解患者一些临床症状,但是由于发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细致科学的护理对患者行为矫正、记忆恢复有著很明显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家庭式的国家,我们以家人一起生活为幸福。所以,良好的家庭的护理效果要超过教条式的护理。首先,饮食要合理适量。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饮食要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低脂肪、低糖、低盐的特点,所以家属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并且因为患者认知降低,饮食的总量要靠家属帮忙掌握;其次,要养成患者规律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方式可以强化患者记忆,有助于患者症状改善;再次,要勤和患者交流,刺激患者大脑运用。语言的交流不仅仅能够延缓大脑的退化,更能够给患者以爱的温暖,心的鼓舞;最后,一定要预防患者疾病发作。患者发作后,常常出现的是记不清自己是谁,家在哪儿?因此,要在患者身上携带多种能够表明身份和并家属联系到的联系方式。像手机(署名一定要备注好关系)、身份卡片(上面写清楚老人的姓名、住址、家属联系方式、老人患病情况)、定位系统(定位手表)等,以免老人走失。

在中国,家属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佳和最久的护理者!

注:图片均下自网路,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1、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给予生活照顾。包括睡眠、饮食、起居卫生等。

2、多交流。尽量抽时间,调整好自己的耐心,经常陪老人说说话。

3、防走丢。配定位电话、挂与家人联络胸牌。

4、思维训练。


这不是单纯的护理问题,还得祛风除风寒湿气,温经散寒活血行气,促进经络气血畅通的调理保健问题。


有专人照顾,护理吧。并时常与其沟通。饮食应清淡。适当的降脂药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