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屬雖然沒有護理過這類患者,但是家父中風有18個年頭,除了從外地轉運回滬途中發生過急性壓瘡,其它幾乎無併發症。家人的護理,我個人認為,第一:生活護理,滿足日常生理所需,喫喝拉撒的問題。喫飽,七八分飽,少量多餐,運動少,不要無謂增加胃腸道負擔。保證每天入水量,確保代謝廢物排出。及時解決代謝問題,確保個人衛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併發症,如壓瘡,濕疹,真菌感染等。長期臥牀,每天定時拍背,預防肺墜積。第二,患者的精神關懷,即使家父口齒不清的時候,我們還是堅持和他語言交流,陪他唱歌,每天督促他用健側肢體活動,練習一些細小動作。每天看報讀書看電視新聞,瞭解外界信息。第三,讓患者有歸屬感,不能讓他覺得拖累家庭。全家出門旅遊等,在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一起。當然事先做好一切準備,如飛機航班的輪椅是需要預約的,包括機艙輪椅,入住酒店必須有電梯等,外出就餐也是如此。第四,就醫問題,家父中風後,在社區醫院設立家庭病牀,醫生上門服務,每週一次。18年間,沒有住院治療過,社區醫院無法解決的問題,就近三甲醫院就診。因為沒有住院治療過,這部分信息我無從分享。

阿茲罕默症,患者容易走丟,故應該隨身佩戴定位器或者聯繫方式。

當然,每個家庭和個人情況也有很大差異性,我自己就是一線的醫護人員,家母在家父生病到過世期間,照料非常好,家人的目的很明確,延長生命週期,提高生活質量,母女二人一心往這個方向努力,希望我的回答能提供幫助。


謝謝邀請!!

阿爾茨海默病也稱為老年癡呆,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牀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徵。

阿爾茨海默病先階段雖然可以通過控制伴有的精神病理癥狀的藥物,像阿普唑侖、多塞平、奮乃靜等,和改善大腦認知的藥物,像腦血管擴張劑、促腦代謝葯等類。可以緩解患者一些臨牀癥狀,但是由於發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好,細緻科學的護理對患者行為矯正、記憶恢復有著很明顯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家庭式的國家,我們以家人一起生活為幸福。所以,良好的家庭的護理效果要超過教條式的護理。首先,飲食要合理適量。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飲食要具有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和低脂肪、低糖、低鹽的特點,所以家屬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並且因為患者認知降低,飲食的總量要靠家屬幫忙掌握;其次,要養成患者規律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方式可以強化患者記憶,有助於患者癥狀改善;再次,要勤和患者交流,刺激患者大腦運用。語言的交流不僅僅能夠延緩大腦的退化,更能夠給患者以愛的溫暖,心的鼓舞;最後,一定要預防患者疾病發作。患者發作後,常常出現的是記不清自己是誰,家在哪兒?因此,要在患者身上攜帶多種能夠表明身份和並家屬聯繫到的聯繫方式。像手機(署名一定要備註好關係)、身份卡片(上面寫清楚老人的姓名、住址、家屬聯繫方式、老人患病情況)、定位系統(定位手錶)等,以免老人走失。

在中國,家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佳和最久的護理者!

註:圖片均下自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1、根據老人的自理能力,給予生活照顧。包括睡眠、飲食、起居衛生等。

2、多交流。盡量抽時間,調整好自己的耐心,經常陪老人說說話。

3、防走丟。配定位電話、掛與家人聯絡胸牌。

4、思維訓練。


這不是單純的護理問題,還得祛風除風寒濕氣,溫經散寒活血行氣,促進經絡氣血暢通的調理保健問題。


有專人照顧,護理吧。並時常與其溝通。飲食應清淡。適當的降脂藥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