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至永恒/那红色的一缕/它将永不/被打断,被抛弃/亦或被切断/这永恒的丝线,它/是你——」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歇斯底里之弧》,1993;铜

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路易丝·布尔乔亚是雕塑家、画家、批评家与作家,极少有人到90岁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她自己写了这样一句话:「人越老越聪明」。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层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态创造而享有盛名。

《布尔乔亚》,1982。

路易丝·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是一位知识分子性的艺术家,阅读极为丰富。对她而言艺术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她"在人间存在"的方式。

布尔乔亚的创意很深刻地吸取了心理学分析的思路方式和立场。她曾经经历过巨大的精神创伤,梦魇一般萦绕著她。艺术却有力地帮助她驱赶心理上的折磨,帮她恢复完整的自我。在她以往经历和无意识思想构成的巨大迷宫中,艺术引领她走出一条通路,走向出口。

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1997。

1911年,布尔乔亚生于巴黎的一个挂毯修复之家;一战时,她的父亲加入法军参战。去医院探访受伤的父亲,伴随母亲的顽固(与焦虑),构成了贯穿布尔乔亚一生的记忆,一家人就这样熬过了战争以及后来的磨砺。

她的生命贯穿了几乎整个20世纪,从20世纪活到21世纪,经历了二十世纪后半叶所有的艺术思潮,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行为艺术、装置艺术……

她淡然的面对这一波接一波的新的艺术浪潮,创作、不断的创作。直到71岁,她才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成名并在80岁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周,将一生无法和解的创伤、愤怒都化作了艺术。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母亲》,1999,钢 大理石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在2010年以98岁高龄驾鹤仙逝,留下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创作与文字,给后人带去了灵感与启迪。

「童年的魔力从来没有消失,它的神秘、它的戏剧性也始终新鲜。」布尔乔亚曾说道。「在我创作的后50年间,我所有的创作主题都是从童年里取得了灵感。」

关于生活的再创作

布尔乔亚构图中的一切元素皆可在她生活中的细节找到对应。

布尔乔亚构图中的一切元素皆可在她生活中的细节找到对应。

布尔乔亚说她最好的朋友是她母亲,母亲就像蜘蛛一样聪明,耐心,灵巧,她也懂得保护自己。她从母亲身上抓取一些特质,然后创作大蜘蛛。

她标志性的作品「蜘蛛」代表了她的母亲,同蜘蛛一样,母亲在家族的古董挂毯修复作坊里也扮演著织布与修复的角色。因此,「永恒的丝线」也代指维系母子关系的脐带。蜘蛛从自己的身体中织网,建造出一座极具生命力的建筑,正如布尔乔亚从自己的身体中来创造雕塑。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细胞 XX(肖像)》,2000,钢 布料 木 玻璃

强烈的心里暗示

女人的头发编织成结、或如同美杜莎的蛇发一般四处发散:这样的图像象征著布尔乔亚本人的超长头发以及她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树木隐喻著艺术家的孩子以及布尔乔亚对他们的责任。

路易丝·布尔乔亚,《年轻女孩》(The Young Girl),2016

在她早期的绘画作品中,「线」通常象征著头发与扭曲的时间。她的悬挂式雕塑有著这样永恒的矛盾与疑惑:牢固却脆弱,被固定的却可以改变。它们悬挂著,从一个单独的点开始并且只依靠一根线支撑。

「永恒的丝线」也代指维系母子关系的脐带。蜘蛛从自己的身体中织网,建造出一座极具生命力的建筑,正如布尔乔亚从自己的身体中来创造雕塑。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针(纺锤)》,1992,钢 亚麻 镜子 木

她的织物雕塑和绘画是用她生命中长期积累下来的衣服、床单、毛巾以及其他纺织品所构成,事实上,也赋予了这些传记体般的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特性。

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情侣》,2001,布料 悬吊设备

同一个主题的反复回顾

她曾经经历过巨大的精神创伤,梦魇一般萦绕著她。艺术却有力地帮助她驱赶心理上的折磨,帮她恢复完整的自我。在她以往经历和无意识思想构成的巨大迷宫中,艺术引领她走出一条通路,走向出口。

当生活经历外化为艺术作品时,它们就成为能够让她的精神缓释,修复,熔炼的大窑炉。她的艺术将这样的矛盾挣扎充分呈现出来--处在"孤身"与"共处"之间,接触、沟通、交流其实不能完全实现但又必须去做。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细胞(黑暗的日子)》,2006,钢 布料 大理石 玻璃 橡胶 线 木

布尔乔亚用反复出现的图像、抽象造型和颜色编织出一张充满了私密含义的网。艺术家曾经回忆道:「我的创作不断发展。图像不断重复……有的东西你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只好借助于视觉手段;你必须不停地重复,只有如此,别人才能明白你的意思。」

布尔乔亚对图像元素的重复使用,从侧面印证了鲜活的童年经历对她成年期的塑造力量,她需要不断去回顾那些特定、持久的童年创伤,以实现自我疗愈。

(左)路易丝·布尔乔亚,《圣·塞巴斯蒂安》(Sainte Sébastienne),1998,(右)路易丝·布尔乔亚,《情侣》(Couple),2003

永不停止的创作

布尔乔亚终其一生都在不同领域尝试,但同时她的作品始终生根于持续性的情感主题中。

1990年代,布尔乔亚80多岁,她发布了一系列全新作品,其中不乏令人惊叹的蜘蛛雕塑以及被命名为「细胞」的房间状装置系列;到了90多岁,她的视力逐渐衰退,却在这时重拾了制作印刷画的兴趣。为了看得更清楚,她增大了印板的尺寸;同时她也专注于使用软底蚀刻技术,以减轻对手部力量消耗。一幅幅印刷画高达150厘米,宽近60厘米,这些诞生于布尔乔亚生命最后四年里的创作展现了一个灵感泉涌的艺术家,赶在生命结束前如饥似渴将自己的经历和情绪转化为有形可触的实体。

路易丝·布尔乔亚,《路易丝·布尔乔亚在家中底层的印刷坊/20街上的工作室,纽约》,1995。

路易斯·布尔乔亚工作到人生最后一刻,生命中的最后岁月里,她已经没有力气再继续做雕塑,布尔乔亚选择了在纸上作画,摄影师曾用镜头纪录下了她最后的时光。她像所有暮年老人一样疲惫脆弱,却依然保持童真和强劲。她是最凶猛、强硬的老太太,又是最温柔、敏感的小女孩。

她表示她创造艺术的原因从来都只有:"know yourself","Making people see reason"(认识你自己,以及,让人们知道原因)。

看完了解读,这个温柔而刚的老太太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可以关注一下,亲自去感受一下路易斯·布尔乔亚从富有诗意的画作到房间大小的装置艺术,去感受她将自身的恐惧具像化从而驱除的过程。

路易斯·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Louise Bourgeois: The Eternal Thread

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3日 – 2019年2月24日

展览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 10:00 - 17:30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