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21.JPG

【新观点.布根地年份特色】


随著2015年的酒陆陆续续释出,不知大家在看到报价那一刻,是否和我一样心揪了好几下...

在理性思考为最高指导原则及年初在香港品饮多个15年酒庄的经验下,认真的研究了该年份特色。发现在多数文章中提及15为绝佳年份,若状况允许是必定要收藏的。真的这样吗

在日常葡萄酒刊物Real Wine Guide 2017 summer一期中,针对布根地『年份』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自02年创刊来长期深入并关注此产区及与多位酿酒师们的对话中,对15年的年份特色有了不一样的注解。

(RWG每年约访问布根地100家生产者,品饮约1000支酒款)

由总编辑 德丸真人撰写文中开头所提到~"对于优秀的生产者而言,讨论所谓的好年份及坏年份已属过去式,现今所看重的是年份特色。以前至今所了解的常识、概念、价值观,在现今布根地世界已不适用。因此,必须将那些抛却,改变的时代来临了。

此段话与我心有戚戚焉,对我而言,年份的好坏没有绝对。优秀的酿酒师会成为葡萄酒与人对话的完美艺术家,让人能在杯中了解terroir的特色,不论是年份、地块或是人的风格。了解自己喜爱的年份特色及酿酒师风格是很重要的,知道自我的喜好还能享受挖宝的乐趣。若是稍微关注汉娜的品饮纪录会发现我很喜欢07,口感偏好高酸度的我,在Armand Rousseau、 Georges Roumier的酒款中找到我喜爱的玫瑰果香气。10年的均衡优雅在Jacques-Frederic-Mugnier表现更为动人,Perrot-Minot于Gevrey村的表现会让你忘记该有的强健线条感,意外地增添了几分的柔软。

文中德丸先生对15年总体特色在产区试饮及访问后整理出(以下我摘录几段有趣的,翻译为中文)~

丰富的果味具凝缩感,酒液浓厚且强劲。酸度偏低具甜润感(sweetness),倾向于中至下等级。大致应是美国人会喜欢的风格。说好听些是很丰富,说难听些可说是很单调,这是与生产者直接对话时他们所传达给的。对于真正优良的酒而言,15年是非常单调的。

以上是总论,不代表任何单一生产者!在此年份,具甜润感、酸度低的酒款,优点便是能早饮。在许多酒款中发现酸度低、酒体浓厚强壮,加上缺少矿石感,这是较致命的一击。

然而,成功的生产者能将凝缩感与丰富性及矿石感漂亮的融合,加上若能将酸度与酒相容,形成极佳的调和感,便是非常优秀的酒。而这样的生产者可说是15年的超一品。

酿造出成功酒款非常关键的便是采收日,这完全决定酒的命运。10年开始,天候年年不佳,到14年为止,选果是每年必须要做的。然而,选果在15年几乎是不必要的,许多生产者的葡萄都是健全的,加上15年产量减少。健全的葡萄在夏天猛烈的阳光下,水分不足,颗粒小,产量减少(也因此酸度低具凝缩感)。

 

15年是伟大年份吗?

文末提到,15年一般提到与09年相近,但09年具有调和感也有酸度。依据作者在产地亲身品饮与国内多位爱好者及wine shop owners的品饮经验来说,他们认为15相较09来的单调且多些甜润感。对于所谓great vintage这说法,他们并不认同。

对于有些生产者在品饮时所欠缺的部分,使用些暧昧不明的言词归咎于年份特色上,作者认为这不仅说不通且很滑稽。布根地葡萄酒的差异性第一是人,第二是年份vintage,第三是风土terroir。差异性最大的便是人,试想同一地块,不同人酿造风格肯定不同。Terroir的差异造就AC分级制度的地块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慎选生产者是非常重要的。

与大家分享此期论点,依德丸先生所言,汉娜年初在香港试到15年的期酒中

  • Alain Hudelot-Noellat
  • Domaine Francois Lamarche
  • Fourrier
  • Domaine Bizot
  • Domaine de Montille

这几家印象深刻~可早饮亦可陈放。

尤其是Fourrier,从村庄级荖藤至 1er Combes aux Moines 及1er Clos Saint-Jacques ,酸度漂亮,酒体相较其他下Gevrey村生产者,更显雅致些。这两块一级园正好位在背斜谷Combe Lavaux下方,受到凉爽北风的影响,在炎热的气候下得以舒缓暑气。

Jean-Marie在接受RWG团队采访中提到~干燥的气候无法造就大颗的葡萄果粒并产量减少,却带来自然的凝缩感。为了健康优质的葡萄状况,选果是有必要的之外,酿造过程中渐少采皮pigeage的次数。在15年,如何保有优雅及清新的特点,将是这年份的一大挑战。此外,我的地块位在山坡阴凉面的特点,让我在这年份仍能保有清新的香气。

  • Domaine Sylvain Cathiard & Fils
  • Domaine Amiot-Servelle
  • Domaine Denis Berthaut

这三家完全无法早饮,必须陈年。现在喝会很伤心...尤其是Sylvain Cathiard的Malconsorts!

最新2017 autumn秋季号中,刊出访问Cecile Tremblay对15年的看法。提到~这是个看著葡萄采收,便可酿造出好酒的年份。不管是常熟型或是早饮型,最后所呈现出的是仍自己想酿造出的风格。15与05有些接近,15有丰富清新的果实味,完美的葡萄园状态让人很开心,但不免有些担心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最后对tank中的葡萄什么也没做,根据分析结果及自己的信念酿造!

(汉娜OS~说了半天,跟没说一样嘛!意思就是,你喝就对了!)

回归到最初的新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熟知各年份特色及terroir,选择你喜欢的!

小记

在尾韵时明显的甜润感,那时与Ryen及Erica还在会场讨论到这是15年的特色吗?

根据某位低调不具名的同好者于15年亲访夜丘多家酒庄经验,酸度偏低的酒庄共通点,便是在911日后开始采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