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亲子微时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每次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有一些妈妈和我们抱怨,养孩子怎么这么累,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其实,因为孩子的个性不同,父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巨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生来就安全感十足,有的则像个焦虑的炸弹。

  不过有3种难带的孩子,长大之后却会变得特别孝顺贴心。看看有没有你家的娃吧!

  爱哭的孩子

  爱哭的孩子天生敏感,有更强的情绪感知能力和共情能力。

  侄女从小是个特别爱哭的娃,每次上幼儿园都和生离死别一样,一点点小事就能哭得惊天动地。哥哥一开始认为女儿太过脆弱,总是哭哭啼啼,个性不好,觉得自己太娇惯孩子了。

  可是嫂子却温柔地劝说老公对女儿多一点耐心和鼓励,她说:“虽然孩子现在看起来不够勇敢,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她疏导自己的情绪。”

  慢慢地,侄女遇到困难不再第一时间大哭,反而去认真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她敏感的个性,也带来细心认真的优点。现在无论学习或是生活,她都无需父母操心,敏锐的她还能及时发现父母的小情绪,从小哭包变成了父母的开心果。

  如果家中的娃也是个哭声不断的孩子,请对他多一点耐心的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制止他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敏感的孩子找到倾泻情绪的合理方法,他将变得温柔又有力量,对父母也会更加体谅。

  爱问问题的孩子

  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到晚嘴动个不停,实际上他们乐于交流,与父母的关系更紧密。

  皮皮班上就有个爱问问题的小“话痨”,有一次我和他妈妈接娃放学,一路上这孩子问个不停。一会儿问“为什么只有北方四季分明”,一会儿又问“为什么有的行人乱穿马路”,他妈妈一路上都在不断倾听和解答,我和皮皮几乎插不上几句话,耳朵倒像是起了茧子。

  后来,皮皮告诉我,他特别羡慕小“话痨”,小“话痨”总是和爸爸妈妈不断交流,爸爸妈妈也不断解答他的疑惑,小“话痨”和父母的关系就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

  仔细想一想,虽然孩子的多问和多说,对于父母来讲是一种负担,但是愿意耐心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多半都会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也会和孩子更亲密。

  爱问问题的孩子,虽然养起来心累,他们时刻保持着交流的热情,永远不会对父母冷漠。

  小气的孩子

  小气的孩子,往往勤于保管自己的东西,也乐于守护自己的家庭。

  表姐从小就是个极其不大方的孩子。别的姐妹动了她的东西,她就吵闹个不停,一点也不许弄坏。连姥姥都曾经拿表姐开玩笑:“这么小气的娃娃,以后肯定一口饭都舍不得给姥姥吃。”

  舅舅舅妈也觉得表姐过于爱惜自己的东西,不过怎么劝也没能改了表姐小气的个性。现在大家还时常拿出表姐小气的趣事,逗一逗已经嫁人生子的表姐。

  不过谁都没想到,当姥姥生病的时候,表姐却拿出自己婚后攒的几万块钱来孝敬姥姥,让我们对她的印象一改从前。表姐笑一笑,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解释:“从小就爱惜东西,更爱惜这个家,每个亲人都要好好的,不准散了。”

  小气的孩子,有一种恋物癖,等到长大成熟之后,对自己的东西的执拗,会慢慢演变成对家庭的守护和坚持。

  若是孩子过于护着自己的东西,不妨给他一点成长的空间。爱惜东西的小人,最终会变成家的守护者。

  再难带的孩子,终归会有长大的一天。在孩子年幼时十分倾注更多的精力和陪伴,胜过在自己老年时对孩子无限地操心和担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像银行,唯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存储足够的爱,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收获孩子爱的回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