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队里虽然第二队多了一人,但是单挑起来的话还是第一队占优势。

首先我们可以简化一下这个问题,凡是这两队里在《三国演义》里曾经长时间战平的先单独列出来,然后对比剩下的:

第一对是典韦对许褚。在曹操平定汝南、颍川黄巾军时,典韦和许褚曾经大战一番,两个人厮杀几近一天不分胜负,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所以可以先单独放一起。

第二对是黄忠对关羽。黄忠和关羽在长沙之战曾经大战一百多合胜败难分,战后关羽评价黄忠刀法「全无破绽」,觉得只有拖刀计可胜。不过黄忠也有压箱底的绝技箭术,两个人应该说也是棋逢对手,配成一对。

第三对是张飞对马超。葭萌关之战张飞和马超前后大战了二百二十多合未分胜负,也是实力相当的一对对手。

这样两队各去掉三人以后,就是赵云、吕布对颜良、太史慈、甘宁了。

赵云在刚出山第一战是曾经对战文丑,两个人厮杀了六七十合打平。文丑和颜良齐名,两个人对战徐晃的战绩也接近,而且在颜良死后文丑敢去为他报仇,综合来看,文丑的武艺起码不在颜良之下。所以如果赵云遇到颜良,两个人的实力也是非常接近的,难以分出胜负。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吕布对太史慈和甘宁谁更厉害了。在合肥之战时,太史慈曾经张辽七八十合战平,两个人武艺应该接近,大致相当于一流水平。

而甘宁的单挑记录较少,特别是缺乏和一流名将的战斗记录,因此不是很好界定,不过从他和曹洪之战结果看,曹洪二十多合诈败而走,显然短时间甘宁无法击败曹洪。而曹洪曾经败给和乐进战平的臧霸,其武艺只能算一般。而甘宁即使比曹洪强,也强的有限,所以其实力最多也就是一流。

吕布在濮阳之战时曾经迎战乐进和于禁二人,结果两人战了一会就败了下来。乐进也可以算一流武将,于禁则弱一点,只能算二流,显然一个一流武将和一个二流武将,面对吕布时是速败。

另外黄忠在汉水之战曾经一人对徐晃、张郃两个一流高手不败。徐晃和张郃在一流武将里也是名列前茅的,太史慈大约和张郃相当,甘宁则明显不如徐晃,而吕布比黄忠还要强上一截。

综合这两战结果来看,吕布对太史慈和甘宁明显优势较大,完全可以将两人击败,然后去帮助其他人,所以第一队完全可以战胜第二队。


赵云、典韦、张飞、吕布、黄忠一组,关羽、许褚、颜良、马超、太史慈、甘宁一组,两边对战,哪队能赢?

大题主的问题,有点意思啊!

题主故意把关张马黄赵分置在不同的阵营中,把典韦、许褚也各自分置在不同的阵营,估计是为了均衡其公平性吧;可以避免一些亲蜀汉,或者亲曹魏的朋友们,凭著个人对曹魏或者蜀汉的好感度,以主观臆断来评定两边的胜负;大题主这招非常高明;

同时,题主还把黄忠、太史慈两大箭术高手分置在不同的阵营,使得两边在箭术比拼上,也能够五五开;而且还把有争议的颜良、关羽分置在同一阵营;对此!我只说两个字,佩服!!

当然!闲话不能扯得太远,这边还有正事没做呢?以上两组对战,究竟是谁胜谁负呢?

首先,典韦、许褚两人可以放在一边,这两人正面单挑过,实力比较接近;毕竟从晨时战至黄昏都没有分出胜负;

马超、张飞两人,也可以算作对等,葭萌关前两百多合,打到天黑都没分出胜负,再打的话,只有两边各自累死;

然后,黄忠、太史慈,这两位无论是武艺,还是箭术,都有得一拼;太史慈有平张辽、孙策的记录,黄忠也有平关羽的记录;估计两人单挑的话,几百合之内,同样是很难分出胜负的;


撇开以上几对之后,剩下的,前组还有赵云、吕布两将,后组还有关羽、颜良、甘宁三将;

先说颜良,颜良三合斩宋宪,一合斩魏续,二十合击败名将徐晃,使得曹魏诸将栗然;以战绩而论,颜良的水平,肯定不在五虎之下,这点不得不承认;

再看赵云,赵云曾经与颜良的弟弟文丑单挑过一场,两人五六十合之内,并没有分出胜负;文丑的实力,公认的比颜良稍弱一点;但是,考虑到赵云当时初出茅庐,他的实力应该是稍强于文丑的;颜良稍强于文丑,赵云也稍强于文丑,两人单挑,估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最后!就只有吕布对战关羽、甘宁两人了;甘宁的实力不弱,能几十合内击败曹洪;但是,相比之下,他的实力应该在张飞之下;张飞、关羽两人合力,尚且只能与关羽打平,以甘宁换张飞的话,估计讨不了好;

个人认为!关羽加甘宁组合,最后应该会被吕布击败;

所以,以上两组,个人比较看好赵云、典韦、张飞、吕布、黄忠一组;

以上仅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感谢大家;


肯定是第一组赢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