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1月23日,西乡隆盛生于萨摩藩鹿儿岛甲突川东岸的下加治屋町,是贫困的下级武士西乡吉兵卫的长子。从小受到封建武士教育,修禅学,读儒家经典,并经过严格的剑术、弓术、马术、柔术、炮术、枪术等武士训练。这使西乡养成了尚武的习性,刚健的气质,并具有浓厚的忠孝仁义的封建道德观念。 正是由于他出身下层,并长期担任低级官吏,对下层人民有一定的了解和同情,对逐渐走向衰落的幕府不满,矢志维新。

为了维护下层人民的利益,西乡隆盛组织了「诚忠组」,向时任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上书阐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受到岛津齐彬的赏识。 之后,由于受到牵连,坐了几年牢。

从1866年起,西乡与大久保利通轮流回萨摩藩实行藩政改革,扩充陆海军实力,积极准备打倒幕府。次年,孝明天皇去世,年仅14岁的明治天皇继位的机会,西乡隆盛积极促进强藩联合讨幕,并使「萨土同盟」达成协议。两年后,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成功,成立了新政府。西乡、大久保等是新政府的实力派。

战绩显赫的西乡,被称为「庆应功臣」和「明治元勋」,与大久保、木户一起被誉为「维新三杰」。

西乡对新政府实施的「先内治,后外兵」政策不满而辞职。天皇允许他辞去参议、近卫都督之职,但保留正三位和陆军大将职衔。西乡回到鹿儿岛后,创办实为军事政治学校的「私学校」,宣扬忠于皇室和爱民思想。 1877年1月,政府准备将萨摩藩兵工厂迁到大阪,引起了鹿儿岛广大士族的反对。私学校的学生袭击并占领了草牟田火药库、造船厂和兵工厂。政府立即逮捕了私学校六十余名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激怒。 西乡被私学校的学生和「士族兄弟」们推崇为反政府的领袖,在众多「士族兄弟」的包围下,西乡决定和他们一起,走上了违背历史潮流的毁灭之路。

西乡军围困熊本城长达五十天,但它城墙坚固,易守难攻,西乡军大量伤亡。不久,政府军攻占了鹿儿岛,百姓逐渐知道西乡成为叛徒,倒向了政府军。八月,西乡退回到鹿儿岛,由部下介错砍下头颅,至此,日本最后一场内战宣告结束。


西乡隆盛其实是被参与造反的西南武士推举为首领,他原本只是同情这些下层武士,并自己花钱建立学校安顿这些下层武士。但是学校集合这么多失意者,反而成了暴乱的汇集点,学生们偷袭军火库,让他牵连其中。西乡隆盛与其说是造反,不如说他在追求武士的最后结局。根据亲随的阐述西乡隆盛并不是战争的指挥者,更多的时间在打猎,是刻意来求死的。最后带领手下发起孤注一掷的死亡冲锋,中弹后从容说:「可以了,到此为止吧!」然后向东京方向跪拜,剖腹自尽。

西乡隆盛作为明治维新的「三杰」之一,与全面西化的大久保利通和自负木户孝允不同,出身低级武士的西乡隆盛个人品德与对低级武士的同情心与其他两人是不可比的。西乡隆盛因为倒幕战争的功劳,受封最多,甚至超过萨摩藩的藩主,西乡隆盛认为会影响他「忠臣」的名声主动推辞。对待天皇的态度西乡隆盛也和其他几位维新人士不同,表面上看「明治维新」成功了,天皇的权威得到保障。实际上日本政府形成了藩阀政治,真正掌权的是长洲藩和萨摩藩的官员们,想想也正常天皇手里又没什么人,战争都是藩阀们打得。直到明治天皇的孙子昭和天皇利用全国的反藩阀、财阀运动,联合反对长洲藩阀的新兴军阀势力,才使天皇真正掌权。像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山县有朋等人对待天皇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恭敬,天皇在他们眼里也只不过是个傀儡。但是封建忠君思想严重的西乡隆盛对待天皇要比其他人恭敬的多。

日本之所以会发生西南战争,主要是因为「废刀令」和「废藩置县」运动。幕府时代武士只能从军,作为回报武士可以得到固定的田地收入得以谋生,幕府将军把土地分封给大名,大名再分给中层武士,中层武士再分给下级武士,一级管一级。而且武士还有很多特权,可以斩杀对自己无礼的农民,后代可以免费接受教育,武士还是日本唯一能参政议政的阶级。明治维新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通过了《废藩置县》政令,第一步是改革藩制「版籍奉还」,就是把藩里的土地和人口所有权划归中央政府,藩主还是有行政权,依然有征税和军令的权力。这一步是法理上解决藩主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接著就是废藩,全国设立三府、三百零二县,后来合并成三府、七十二县。各地藩主、藩知事全部搬到东京,其每年的俸禄和华族身份得到保证,各藩的年贡交给政府,债务也都由政府承担。在萨摩、长洲、土佐、肥前四大强藩联合执政下,各个大名虽然失去了权力,但是经济利益和贵族身份得到了保证,也没人敢不接受的,那么下层武士呢!

明治新政府的义务征兵制,使各阶级的庶民都要征兵入伍,从此武士失去当兵谋生的道路,平日里那些插花、下棋、剑道等教育,对此刻谋生毫无用处。政府1876年出台了两条法令,《废刀令》和《金禄公债证书条例》。废刀令废除了武士的特权,消除了武士与平民的身份差别。第二条法令更狠,简直就是抢劫,政府用公债购买武士的知行田,公债六年后抽签决定偿还顺序,三十年还清。由于公债贬值的厉害,原来规定的利率看似很高能够支撑武士生活,架不住通破膨胀。不透明的还款次序,产生了分配不公,华族通过关系把公债变成金融投资,成立所谓国立银行,大把圈钱。下级武士则要等十几年才能分配到早已贬值的公债,一时间武士纷纷破产,被逼入绝境。

义务征兵制、废藩置县都有西乡隆盛参与,这样做是为了国家西乡隆盛也非常清楚。出于对下层武士的同情,西乡隆盛提出「征韩论」,意图马上发动对朝鲜的战争来解决下层武士的出路问题,转嫁国内危机。(日本有此传统,丰臣秀吉在结束日本战国时代后,全国土地基本被德川、毛利等家族瓜分完了。跟随身边的石田三成、加藤正清等亲信将领却无地可分,所以丰臣秀吉立马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此时的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中国正是「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的高潮时期,中国到底会怎样,当时的日本高层还看不太清。大久保利通和山县有朋等人提出缓征,这让西乡隆盛非常愤怒,骂大久保利通是萨摩最胆小的人。木户孝允因病逐步退出政坛,萨摩藩有控制政府的机会,长洲藩阀山县有朋大力挑拨萨摩藩出身的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的关系,为长洲藩谋利。各种因素促进下,西乡隆盛带领几位参议辞职,萨、长、土、肥四大强藩联合执政瓦解,西乡隆盛回到家乡萨摩藩。

回到家乡的西乡隆盛为解决破产武士的生活问题,建立一所军事学校安置破产武士,也可以约束这些人。但是学校成了反对政府的集合点,而政府面对这样的学校怎能心安,自然是眼中钉,肉中刺,只是碍于西乡隆盛巨大的威望不敢给动手。为了防止万一,政府搬迁学校附近的军火库里的火药,得到消息的学生们认为是政府要动手了,开始抢夺军火库。此时的西乡隆盛正外出打猎,回来后被裹挟进叛军队伍,结局前面已经讲过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