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出家前

1、弘一法师,早期出家之前,主要学习魏碑,他的早期书法受龙门造像和《张猛龙碑》的影响比较大。他的起笔多用方笔,笔画打开大合,很有气势。

2、这幅作品可以看出他受张猛龙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字都是直接从张猛龙碑里取的原字,看来他对张猛龙的学习还是比较深入的。

3、这幅作品的方笔就更多了,还出现了类似于赵之谦的的钩画和撇画,此时受龙门二十品的影响比较大。第二,出家后

1、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书法用笔里方笔逐渐减少,很多作品甚至很少见到方笔,他的起笔收笔没有太多的刻意,大多任其自然,楷书里还增加了行书的笔意。

2、结构上少了横向的开张,变成了竖长,少了左右开弓的气势,多了一些稳定站立的平静。3、章法上由原来的紧密型,变成了现在的疏朗型。

弘一法师真是人书合一的典型代表。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谢谢提问。我是千千千里马。李叔同是民国初的大教育家,和美术家,佛学大师。

李叔同早年最求革命,积极进取,加入过同盟会。但是,民国刚刚开始,他就退出了社会改革的激流,进入佛门修行传法。

李叔同是一个天才书法家和美术家。早年在天津学习篆书、篆刻、魏碑《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给他的书法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李叔同还是一位比较罕见的天才书法学子。

据说他学习书法,过目而成,也就说说,临摹一两次,就可以「毕业」了。这是极其罕见的天才。

所以我们看,他的魏碑,篆书都是十分有灵性的,而且笔法精美。

能够懂,就已经了不起,李叔同的书法天才还贵在「通」。他的有些魏碑书法作品,居然引入行书笔法,妙趣天成。

晚年的书法收敛了开张之势,冷逸萧疏,更多出尘禅悟之味。

字体的结体,比较疏寂禅定,笔画没有太粗的,点画相安,竖画较长,用笔如屋漏痕,墨色淡雅。

他完全进入一种空灵寂寞的心灵深处。不过,据弘一法师对弟子说,他的书法,完全是按照西洋画的绘画法则写字的,他把书法当做是一幅图案的绘画作品来完成的。

这也许是他在书法以外,留给我们的书法遗产。

有人评价李叔同早年的书法,有入世的痛快,晚年书法有出世的干净纯粹。这是比较恰当的。我们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可以把早年和晚年,判若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说书法,不论早年晚年,艺术成就均在很高的层次,尤其晚年书法,有独树一帜的高标之雅。可与八大山人的绘画媲美。


李叔同的书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笔法不一样,作品因而透露出不同的美感。

出家前,其作品受北朝碑版的影响,点画抑扬顿挫,结构笔锋锐利,八面开张,英华外露。其结合魏碑自创的楷书,笔画饱满厚重,结体略长,兼融隶意。

出家后,在往昔书风基础上,跳出北碑影响,用笔由方而圆,融钟繇楷书,持恭敬之心,探寻写经书法风格,结体由矮肥变为正方,力在骨中,与世无争。

晚期,结体更加简静、恬淡、圆融、瘦峭,笔法上圆浑和润、流转通融,多圆笔,呈现出超脱淡逸,不食人间烟火的禅意。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李叔同生于1880年(光绪六年),卒于1942年。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名广侯,字叔同,以字行,号漱筒,别署甚多,可查的有70多个。他早年同情戊戌变法。19岁到上海,即与上海书画名家任伯年、朱梦庐、高邕之等人发起上海书画公会。1905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发起春柳社,演出话剧。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削发出家,法号弘一。抗日战争期间,保持民族气节,在福建等地传经。1942年10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幼年在天津时就致力于书法研究。初从天津书法家唐静岩习篆书和治印。唐静岩曾为他写过许多钟鼎篆隶的范本,李叔同出家以前多写北魏龙门一派的书体。他鸡鸣而起,碑帖过眼便能神似。习《张猛龙碑》笔法尤具锋芒,落笔重在神趣,不求工整。他早年出版有《李息翁临古法书》影印本,就是临摹的碑帖。马一浮评李叔同的书法说:「大师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碑》。」他出家后的书法渐渐脱去模拟的形迹,自己独创一格。马一浮评道:「晚岁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李叔同晚年评自己书法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摒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视之,斯可矣。不惟写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于图案法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有大进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又无论写字刻印等,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是全才,精通诗书画印,音乐,戏剧。我就非常喜欢大师的《送别》。

李叔同出家前书法以碑体为主,笔画硬朗,开张灵动。出家后作品则面貌大变,自成一体,笔画平淡质朴,超凡脱俗,使观者入悟佛法,顿生宁静。

后人有学其字,但看著总觉得怪怪的,总觉得缺点什么,也许是没有大师大心境,大舍得,大自在吧。


谢邀!

李叔同(1880~1942),1918年前曾号息翁,1918年后法名演音、号弘一。

1、我们在谈1918年前李叔同书法特点时,先明确两点:

其一,李叔同出生在清末,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不可避免受的是四书五经应试科举教育,习的是晋唐馆阁小楷一脉;其二,清末推崇引进西方科技进行改革的同时亦提倡临摹研习经典金石之风,例如赵之谦、吴昌硕之辈;综上以上两点推出,1918年以前的a,李叔同留学过日本;b,书法以楷书为骨,魏碑为血脉呈现的特点;

2、1918年以后,弘一大师突然选择出家,今天咱们不在此嚼舌八卦,仅稍作推理,1918年中国处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学无法致用,出于迷茫,寄希望于神佛救苦救难,希望通过自身深研佛法,带来新的方向,解除更多人困苦心境,八大山人心境与此时弘一大师心境有些许相近,意重于藏锋、守拙,形重于线条、筋骨。

3、弘一大师最后圆寂时,所书「悲欣交集」,作为绝笔,已有多位先贤大能进行解读,我仅代表我个人且在尊重宗教信仰的前提下作出以下两方面个人表述:表述一,先说好的——可能是丰子恺先生作为弘一大师的弟子,而弘一大师从丰子恺先生在解除百姓疾苦所做的宣传努力,让其感到欣慰;

表述二,悲的就是大师藏锋、守拙的书法特点,甘愿于圆寂之际,重学稚童。(参悟周恩来周总理书写,其本人从未称其书写为书法,藏锋、守拙兼有同时,更选择出世,涨墨创新并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