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2018年10月04日讯】(雪花新闻记者郭曜荣台北报导)美中贸易摩擦升温,中国产品遭美国高关税封锁,外界担心陆货绕道台湾改标后输销美国,影响台湾声誉。对此,交通部4日表示,对于自贸区的管制,有严格、严谨的配套措施。

行政院通过《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第29条修正草案,将储存及简易加工等免税行为修正为采购、输入、储存或运送,免税范围由销售国外100%、国内10%,修正为国内、外销售100%均可免。

另外,简易加工免税优惠虽被删除,但其中3项包括贴标、包装、区分级别,因属储存、运送及交付一环,认定属储存范畴而继续享有免税,且大陆地区营利事业也适用。

外界关切在美中贸易战期间,是否会有陆货绕道台湾“改标”再销往美国,以规避关税制裁;事实上在2015年,自贸港区就曾发生大陆太阳能产品在转运时,伪造“MIT”标章,规避反倾销税,引起欧盟关切的事件。

对此,交通部航政司司长陈进生表示,过去确实发生过大陆制造的脚踏车零件,透过台湾自贸港区输销到欧盟国家,但在产地证明部分被对方认为是大陆透过该机制涉及倾销的嫌疑,事后我方有去跟欧盟解释,财政部关务署、经济部国贸局和交通部航港司随即就做瞭管制处理。

交通部次长王国材则表示,自由贸易港区的设置精神是引进外资来台投资,违规的事件并非常态,事实上财政部管理严格,有接到自贸区厂商跟财政部抗议管得太严。他强调,设置“六海一空”自贸区是为瞭提升国家竞争力,让各国把台湾当成物流中心,当然过去违规的部分,会特别痛定思痛去做改进。◇

责任编辑:尚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