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沃尔杯由费德勒、拉沃尔、澳洲网协以及巴西富豪这样既有全世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又具备丰富赛事举办经验、以及雄厚资本发起的网球表演赛,毫无疑问是男子网坛的全明星表演赛。

在2017年首届的比赛中,既有费纳这样顶尖现役球员,又有兹维列夫、沙波瓦洛夫、克耶高斯等新生代球员,还有比约-博格、麦肯罗这样的退役巨星坐镇,可谓看点满满。

举办拉沃尔杯最大的意义在于承上启下,传承网球文化,更好地推广网球。因此比赛以曾经的网坛第一人,两次全年度全满贯获得者拉沃尔命名,从出发点上看,拉沃尔杯就比其他的表演赛要高规格与有意义。

而拉沃尔杯与其他表演赛所根本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不靠巨额的出场费来邀请明星,因为靠出场费来请明星的表演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长久。而拉沃尔杯显然是具有野心与想法的,参加这项表演赛的明星没有出场费,而是只有获胜的团队每人拥有25万美元的奖金,25万美金对于纳达尔等人来说远低于他们的出场费,但为什么纳达尔等人会踊跃地报名参赛?正是因为看中拉沃尔杯的影响力与曝光度。

尽管第一届比赛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看过比赛的球迷应该都会发现,拉沃尔杯无论是从场地颜色的创新,还是赛程以及赛制规则的制定上都充满新意。除了费纳两人的双打组合引爆全场之外,其他比赛的对阵气氛也是极其热烈,尤其是欧洲队的年轻球员的各种耍宝与庆祝动作成为球场之上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不缺资金,不缺影响力与号召力,但拉沃尔杯还是逃脱不了表演赛的性质。首先,没有积分就会使得球员们的投入度并不会是百分之百,其次时间安排在美网结束之后,经过9个月的征战,大多数球员已经处于疲惫的状态,就像今年,德约科维奇、穆雷、瓦林卡等巨头的缺阵令比赛的阵容打了一定的折扣。

当然今年只是第一届,相信在未来拉沃尔杯会举办得越来越好。


拉沃尔杯由费德勒发起,旨在向上世纪60年代的伟大网球选手——澳大利亚名宿罗德·拉沃尔致敬。凭借瑞士天王的「人脉」,必然是一呼百应。首届拉沃尔杯,结果在意料之中,欧洲队15比9痛击世界队。其实,若不是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因伤缺席,欧洲队赢球的进程会更快。但没有人在意这个结果,过程才是球员和球迷更享受的。

首届拉沃尔杯的名单堪称豪华,费德勒、纳达尔、西里奇、伯蒂奇、兹维列夫、蒂姆和奎雷伊等人悉数在列。今年最后一项大满贯——美网男单前16号种子有10人参赛,这也印证了费德勒在网坛的超好人缘。

明星带来的效应显然是不可估量的,为期3天的比赛接收到了全球超过200家媒体、25小时的转播需求,以满足全球9亿多观众的观赛。而现场的门票,在开票数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制造和炒作话题是拉沃尔杯「促销」的最大成功。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双打,这场「活久见」的比赛足够让媒体和球迷期待。「费纳」同时站在网球场,但不是隔网相对,而是强强联合,如果能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对于网球迷来说简直可以「吹一辈子」的事儿。最终,「费纳」联手以6比4、1比6和10比5击败奎雷伊/索克。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称:「为了观看这场81分钟的特殊男双比赛,整个世界似乎都静止了。」

再看赛事的包装,布拉格的场地不是黄色、也不是蓝色,而是被涂成史无前例的黑色,球员穿著白色球衣出战,黑白对比带来的冲击俨然成了一场视觉盛宴。

拉沃尔杯的转播也有独到之处,主办方在球网处增加一个摄像机位,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呈现在球迷面前。

总之,球星、话题、包装样样「齐全」的拉沃尔杯绝对称得上众多巡回赛里的一股清流。


拉沃尔杯是由费德勒发起,目的在于向上世纪著名的网坛名将罗德.拉沃尔致敬。这是一项全新的赛事,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球员来说更是如此。

我个人是十分看好拉沃尔杯的。网球比赛是一项个人赛事,他不想足球那样,容易产生团队感,所以网球运动员通常在奔赴各个比赛中略显孤独。而拉沃尔杯是一项网球团体赛事,可以让网球运动员也体验到团体作战的温暖,在本届拉沃尔杯可以看到,球员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尤其是世界队,各个队员尽显鬼马本色,用较为搞笑的方式给队员加油,让队员在紧张比赛的同时,感到放松。资历较深的球员则在一旁给予年轻一代经验与技术指导。网球运动员赛事密集,很难有顶尖高手友谊切磋的机会,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互相成长,且更增加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而对于观众而言,不仅可以欣赏到高手对高手的顶尖对决,还可以和诸多网坛高手共同体验比赛的荡气回肠,可谓是场场高性价比的比赛了。本届比赛,观众更是可以大饱眼福,欣赏费纳由隔网相对变成了并肩作战。由于是表演赛,所以不同与其他比赛的紧张刻板,连裁判都全程笑脸,可谓是紧张的同时欢乐多多。球员们也变得更加nice,更乐于与观众互动签名等。连球员小场休息的音乐都很欢快活泼。

拉沃尔杯还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比赛,相信在以后拉沃尔杯会越来越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