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没有大作为?那么大汉也没有哪位将军有大作为了。

李广16岁结发从军,与弟李蔡率领数千陇西地方军,发动百姓,大破老上单于十四万大军,杀一王大有利。

汉文帝激动不已,虽然文帝的大将和几十万大军奈何不了匈奴军,李广的胜利也让皇家很没面子,但是文帝足够大气,一向节俭的文帝,居然同时破格火箭式提升李广李蔡兄弟为中郎,因为手头拮据,拿不出侯爵来奖励李广兄弟,文帝把仅有200石的中郎,工资翻倍又翻倍,足足800石,和列侯的收入相差无几,以此弥补李广兄弟。

文帝经此次大胜,雄心万丈,筹划大举进攻匈奴,此时,晁错上疏多份,其中《言兵事疏》写了李广大胜匈奴的可贵和经验,只有良将李广才是战胜匈奴的合适人选,提议良将李广带领陇西军和义渠骑兵,以骑兵对付匈奴骑兵。以后几年,李广带领李蔡,李息,公孙浑邪等不过万人的骑兵部队,神出鬼没,来去如风,驰骋边疆大漠,多次击败老上单于。到景帝继位,匈奴入侵大汉部队,从十四万锐减到6万,之后再也无力大举入侵,就算七国之乱,也不敢乘乱攻击大汉。

李广在文帝时,已经是2000石郡尉,直到汉武帝时,被卫青以莫须有迷路诬陷逼死,也还是2000石的官,景帝重用周亚夫而不是李广,因为天下太平,景帝要利用周亚夫拉拢高祖老臣一脉。武帝重用卫青而不是李广,导致汉军多损失三十万士马,单于夜遁逃,汉国力一空。武帝远不如文帝。

武帝虽不如文帝,但是对于李广的重要性也是认识的很清楚。事情是这样的,李广奇袭单于,由于卫青未能拖住同在上谷的左贤王,李广损失三成多部队,自己被俘,虽然逃脱,还是被定死罪,用钱赎罪后,罢官赋闲。李广与友人外出游玩夜归,经过霸陵亭,负责守护皇陵的霸陵尉,当值违规喝酒,罪当斩,霸陵尉喝高了,热啊,醉醺醺的到霸陵亭吹风,这霸陵尉是外戚系的,看到李广当然不爽,欺负李广是没有官职,拦住不放。这算是给他的主子出口气。没想到,汉军挡不住左贤王的进攻,没人能制服左贤王,武帝这才明白李广有多强,赶紧把李广复职,并且把霸陵尉送给李广执法,李广斩了霸陵尉,武帝专门写信表扬李广公正执法,杀的好!

景帝时,李广受梁王印,但没有接受梁王的赏赐。这个印不是战后给的,如果战后受印那是要杀头的。所以,这个印是梁王被困,周亚夫不发救兵时,梁王给李广的临时印,战后就收回了。梁王被吴王叛军打的快顶不住了,周亚夫又不肯出兵,梁王就让大家想办法,于是有人建议找李广帮忙,李广几千人就大败老上单于十几万,那是大大有名啊,而且为人正直,于是梁王就请李广统帅手下部队,果然李广太能打了,很快击败吴王部队,夺了吴王帅旗,周亚夫一看,再不打不但没功还有罪,赶快发兵。但是,就此周亚夫和李广水火不容。

景帝在平定七国后,很快给有功之臣封官,连李广手下的公孙浑邪(公孙贺的爹,公孙敖的爷爷)也加封2000石。但是李广和周亚夫,他必须做一个抉择,经过长时间考虑,景帝选择了拥有广泛人脉的周亚夫,把能征惯战的李广打发到边疆。

李广景帝时守卫边疆,武帝时为大汉训练骑兵部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卫青逼死后,天下百姓军人,都为李广哭泣。


李广难封,看似是对他不公,其实是性格使然!

李广爱兵如子、箭无虚发,他守土尽责、战功显赫,边境百姓对他爱戴有加。但他的性格存在一定缺陷,是个计较小事的小心眼儿。

比如,一次李广城外喝酒晚归,巡夜的霸陵尉按照宵禁规定禁止其通行,有人提示这是李广将军,但霸陵尉始终坚持原则。后来,李广使用手段将霸陵尉调至自己帐下,找了一个借口将其砍头了。可以看出,李广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另外,李广还是个不懂政治或者说不懂为官之道的人。他始终对卫青耿耿于怀,认为卫青故意刁难他,与卫青关系紧张。也是由于他对卫青的误会,才认为自己被算计和污辱而自杀。其实他如果按卫青的部署行事,不但可以打个大胜仗,甚至还可以亲手擒获单于,只可惜李广运气太差,因迷路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


首先个人认为,说李广没有大作为,是不太合理的,在卫青没有崛起之前,汉室抵御匈奴的主要将领就是李广,还有一位程不识,所以说,李广算得上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将领。

至于「李广难封」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项:

1.作为一个传统的将领,由于环境的原因,李广虽被称为「飞将军」,其实并不特别擅长骑兵作战,尤其是统帅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这也是为什么卫青能够崛起的原因,因为卫青正是一位天才的骑兵统帅,收复河套平原一战,其统帅能力展露无遗。随著汉室对匈奴的战略转为进攻,李广可发挥的余地太少。

2.从有记载的数次李广迷路来看,李广可能方向感不强,在草原作战,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这也是武帝一朝,多次对匈奴战争,李广都没有什么表现的原因。

3.李广本人性格原因,李广虽然爱兵如子,在军队有很高的威望,但也导致了其部下军纪有些散漫,同时,李广爱计较,和同僚关系都谈不上好,无人帮衬,自然也就失去了很多机会。

综合上述三点原因,李广在武帝朝功绩不显,先天又不足,又无人帮衬,导致了「李广难封」的悲剧。


一介武夫

李广太相信自己的武力,太相信自己的箭术了

所以就太过自信,想通过自己的武力来征服匈奴,打仗从来靠的就是战略战术,靠的是将领的计谋,哪里是将领的武力!

靠武力来获胜的,只不过是一位将军,永远做不了帅才!

韩信的武力不行,但是他的战术,战略实在是厉害!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是靠的很多没有怎么训练的新兵蛋子,就打了一次次胜仗,这要有多牛逼!

李广呢:

李广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用弓箭吧射进了石头里面这也是个人的武力!

李广也不会管理士兵,军队如散兵游勇一般!虽然也能胆大心细,但是多次都是险些丧命!

李广每次和匈奴对战都要足够的与匈奴接近,要求有必胜的把握,才下令出击,而不是用战术,哪有这么多那么靠近匈奴的机会让他打!

李广守边那么多年,屡次有小胜,但是真的没有什么优秀的战例战术的例子!

这足以说明,李广只是一个将军之才,不是帅才!不是智将!


谢谢邀请,笔者尽力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个很有名的成语叫「李广难封」,说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一生命运多牟,虽然立功无数却得不到重用。那么为何历史上的李广会得到这样的结局呢?我们先回顾下李广将军的生涯。

李广,西汉名将。太史公司马迁对他评价很高,李广对抵御匈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军营里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威信很高,李广一生没有被封爵,年老时参加漠北之战,因迷路而愤愧自杀,属实可惜。

李广真的如提问者所言没有大作为么?非也。虽然李广没有被封爵,但他的资历绝对是够资格的。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平定七王之乱有功,在汉武帝时期李广也是汉朝抵御匈奴的名将。只是笔者认为是李广不明白领导的意思,得罪或者没有hold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心,使得自己虽然立下赫赫战功但却不受领导的重视。

仔细分析确实是如此,汉景帝时期他平定战乱却接受了梁孝王的赏赐,这让汉景帝十分生气,李广如果情商高的话应该看出汉景帝和梁孝王之间微妙的关系。这俩人是不对眼的,而且你接受梁孝王一个地方领导的赏赐你让作为一国之君的汉景帝怎么看。

漠北之战李广也犯了忌讳,强行要去,明明岁数很大了,汉武帝是不希望他去的,所以硬要去打仗也是很犯忌。李广迷路也是卫青安排的路线就是这样,这往深思考就是汉武帝的意思。

所以老话讲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许李广的伟大是不能用封爵来看的,他还是那个飞将军,那个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望采纳,谢谢!


李广的人生没有大作为?他没有大作为,历史上的名气能那么大吗??几千年后我们还在研究他,他的作为还小吗?描写他的文化作品几千年就没有断过说明什么?


有情怀没纪律,还有就是,生不逢时。名气所累。


没有按时到达要怪统帅?奇葩理论,那是军事决战,作为一路军队不能按时赶到,对其它几路部队意味著什么?有点军事尝试的人都知道,更何况是战略决战?一汉敌五胡是卫青霍去病指挥下打出来的,历史上可以做到这样的名将也是屈指可数,贬低统帅抬高一个将领过了,不过是一些所谓郁郁不得志的酸腐文人论调,李广的起点与机会远远超过卫青霍去病,与其是卫青是凭借卫子夫得以平步青云,不如说是卫子夫凭借卫青得以母仪天下,卫青死后发生的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能力不足,比如说,你年年参加高考,每次都只考了250.。你还想上清华北大,可能吗?战功不足想封侯,怎么可能


军中威信太高,太受军士拥戴,造忌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