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外战胜利不少,但要论将明朝一棍子打醒的,当属与葡萄牙的海战。确切说,是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八月至九月间,明朝水师血战葡萄牙舰队的屯门海战与西草湾大战!

而在讲到此战英雄事迹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事实:这场战斗爆发时,正是明朝海军衰弱的年头。一百多年来,东南沿海承平日久,除了偶尔来窜的倭寇小船外基本没强敌。海防也就被一再削减。到了16世纪初叶时,明朝东南水师战船,缺编常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广东福建水师,更基本没大船。

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寻求海外殖民地,他们于正德六年(1511年)控制了马来西亚,获得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然后葡萄牙开始西进,侵占了中国广东的屯门(现在的深圳、香港一带),他们抓捕当地百姓作奴隶,修建了城堡,妄图以此为据点侵占大明所有领土。葡萄牙在当地烧杀抢掠,明朝下文将他们驱离,但是葡萄牙认为自己船坚炮利,想据险固守。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朝与葡萄牙爆发了屯门海战,明朝将领是广东海道副使汪𬭎,葡萄牙首领是阿尔瓦雷斯。明军最先攻击葡萄牙的军事据点,遭到对方武装反抗,明军败阵而归;之后汪𬭎采用小火船焚烧葡萄牙战船同时派人入水凿漏葡萄牙战船,再以4000军队、50艘战船正面掩杀,最终以众击寡打败了葡萄牙人,而葡萄牙只有三艘战舰逃脱。两年后葡萄牙人又带6艘最先进的大战舰来攻打明朝,明朝水师在西草湾(今广东新会县)派出96艘战舰围歼了葡萄牙舰队。此战中缴获了葡萄牙先进的火炮12门,以及数台弗朗机(类似于今天的重机枪),之后明军研究了葡萄牙的火器,发展了自己的热武器。

葡萄牙两次军事进攻都败在了明朝水师手中,最终他们通过贿赂广东的宦官,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取得了在澳门的居留权。他们租借澳门后还有过因为拖欠了几天租金,被名将俞大猷带着“升级版福船”堵在澳门门口,吓得连滚带爬赔钱告饶的囧事。葡萄牙利用澳门作为中转站,将中国的商品输往欧洲,又将欧洲的产品销向中国,赚了不少的银子。同时葡萄牙还向中国传输天主教宗教思想,最终在中国发展了部分天主教教民。明朝除了在这两次海战中获得了先进的火器外,并没有在意外面的世界,仍把葡萄牙人当成蛮夷看待,也就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的机会!

毫无疑问,这次险胜使明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虽然夺回了屯门岛,但也是空城一座罢了。好在屯门之战使明朝清醒一些,认识到西方火器的厉害,决定大力引进并研发。明军的军事革新在几经周折后终于有所成就,研发出了重型火炮、轻型火炮以及连发火炮等,并给骑兵专门量身定做了骑兵专用火炮。从此火器成为了明军最主要的军事装备,在后来的对倭战争中大放光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