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愤怒潜藏在每一个现代人的心中,但你并不会看到所有的人都表现得非常暴戾。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和蔼可亲,而有些人则性情火爆,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有些人能够平心静气,而有些人则会暴跳如雷,尽管他们的心中都感到非常愤怒,但外在表现却截然不同。一直以来,人们把这种差别归咎于人的教养和控制能力,其实这只是想当然,我们只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统计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统计数字会告诉你,人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它们的受教育程度并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这种差别从何而来呢?情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心理问题,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生理问题,人的生理状态会影响到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无论是忧虑、愤怒还是焦虑,在我们的身体中都存在着一种神经递质可以抑制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这种神经递质就叫做血清素。从生理的角度来讲,血清素是否能够足量分泌直接关系着人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导致血清素分泌不足或者停止分泌呢?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血糖。低血糖为何会导致血清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到人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呢?

这是因为在低血糖的时候,人的下丘脑会发生弯曲变形,而下丘脑是荷尔蒙生产的主要区域,所以下丘脑的弯曲变形会直接导致荷尔蒙紊乱,而荷尔蒙紊乱则会抑制血清素的生成,此时,人的外在表现就是情绪失控。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找到很多现实的证明。比如古代一些食物极度短缺的地方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就是情绪失控的一种极端表现。此外,古时候行军打仗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很多,在诸多的故事中,如果军粮缺乏,那么则极有可能会发生兵变。但如果只是水源的缺乏,通常军队只是会丧失战斗力,而不会诱发兵变。

而缺水所产生的痛苦其实是超越饥饿的,这充分说明了,饥饿会导致低血糖,而低血糖会进一步导致情绪的失控,所以饥饿的人更易怒。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是比比皆是,如果某一位同事正在减肥,那么你最好不要招惹他,饥饿会导致他的情绪控制能力急速丧失。另有一项统计表明,如果因为工作繁忙而中午未能进餐,那么在下午的时候发怒的频率会明显增多,更容易因工作上的意见相左而发生冲突。还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夫妻一方节食期间,夫妻发生争吵的频率会提高大约20%,这些都证明了血糖与情绪控制之间的关系。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罹患糖尿病之后,他的情绪控制能力会发生变化,而至于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认。以前我们总说吃甜食能够让人心情愉悦,我一直以为这句话是骗人的,没想到这其实是真的。所以,下一次当你感觉自己即将发火的时候,又或者你正要被老板叫去开会,那么在这之前你最好先含上一块糖,这可以有效的阻止你进行一次无谓的争吵和一次冲动的辞职。没错,糖这种东西对于健康有诸多的危害,但是对于控制你的情绪却有积极的效果,不信可以试一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