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三大批判之前要先简要讲一下康德的认识论,康德说人们在认识事物之前,就已经有了对事物的一个先天范畴,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先天范畴人是不可能认识事物的。这也算是解释我们所有人的思想何以可能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范畴,我们就都是瞎想乱想了。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大作。分别论述了他的认知论、伦理学和美学的见解。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标志著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康德之前,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实体或者是本体的研究,诸如斯宾诺莎等哲学大家。但在康德之后,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人们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知识的来源问题,是来自经验?还是先天具有知识,我们能否得到正确的知识。认识正确的知识何以可能,在认识知识之前要先对认识本身加以批判等,这些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约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就是解释我们能知道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体结构相同,但在划分的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常。这是由于两个批判的任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决定的。在这个第二批判中,康德主要讨论人的实践伦理的问题。比如,自由的问题,康德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可为,而不为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标志。举个例子,下雨了我应该躲雨,但人有「自由」,我可以自由的选择冒雨去扶起在雨中摔倒的小女孩。康德的认为这种才是,人的「自由」,而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

康德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它是前两个批判的桥梁,在这个两个批判之间建构一个反思批判。这种批判既带有知性性质又带有理性性质。这两种性质很好的沟通了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就完成康德的哲学体系。

《判断力批判》前半部分是关于审美学判断的论述,各种形式上的判断,肯定和否定,普通和特殊,必然和偶然,因和果,这四个方面做了对美的严格界定。后半部分是讲审美判断力从主管的审美判断力转向自然的客观判断力,讲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他的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详尽论述了他的哲学观点。

手机打字难免有打错字,出病句的时候请您谅解。如果觉得写的有道理请您关注我,点赞,转发或者评论!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我会多答一些题,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一定有态度,有料,有趣。谢谢


世界极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伊曼努尔生于 1724一1804年。是十八世纪后半期至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康德生前最主要著名的作品在"新康德主义"中参考有五夲: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1755年,康德在其著作用发展的观点叙述了所谓前批判时期所创立的太阳系起源的假说,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历史意义。恩格斯对这一点评价很高:″康德用自己的理论在否认发展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康德书名的三大批判著作有: 《纯粹理性批判》一1781年。 《实践理性批判》一1788年。 《判断力批判》一1790年。

五本巨篇著作还有一篇《绪论》一1783年。

康德在三大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是他的认识论,他使认识与宗教调和起来,,他的认识论是限制理性的职权,而在认识范围以外给神留一个位置。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写道:″我应该…限制知识而给信仰以地位…"。他在其伦理说中断言:要维持道德,就必须承认神的存在和灵魂不死。」

所康德是孔子唯心主义哲学在西方的代表人物之一,康德在其社会政治学中谈到公民自由,这是老天不可能给的,真是孔子二千年后灵魂再现。


我只看过《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认为,在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中一定伴随著某种我们尚不知道的「格式」(康德用了几种不同的词表达这个意思),这种格式反应在我们的先验知识与感觉材料的结合与分配上。未来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格式,发展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也就是他所谓的「科学的形而上学」。那本书很厚,写得也很乱,要想看明白这本书的中心意思不是很容易。不过,在他为这本书写的《导论》还是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的。应该说,对于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对这部书的理解,一是根据该书的导论一再强调的内容,再就是根据罗素对他的批判,正因为我不认同罗素在《哲学问题》中的观点才看了康德的书,于是才有了上述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理解。


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阐释了康德的认识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到物自身。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主要阐释了康德的道德伦理学,关健词是道德律以及自律。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阐释了人的主观的审美的合目的性和自然的客观的合目的性,作为沟通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的中介。康德的东西太难了,本人正在努力学习,以上所说是自己的一些感觉,很有可能不对,见谅!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基本思想。纯粹理性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自在自为的存在,不依赖于经验的先验的理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首提自在之物。我认为自在之物的意识贯穿三个批判中,是康德的哲学的内在核心。其实康德的主要思想是唯物的,他承认自在自为的客观规律。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想解释人的实践行为的根本法则所在。他提出实践的理性由道德法则操作。连坏人都不得不敬佩的道德法则,那就是对乐于助人的佩服。但康德解释这个人所敬服的道德法则时,离开了他的自在之物,离开了他的客观规律。他认为这个道德法则只有在上帝中才能建立起来。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了绝对必然判断与偶然判断。他认为人的意志以外的纯自然有它必然的规律,因此在无意识的自然中所有一切都是绝对必然的,那是绝对必然的判断。而在有意识参与的实践中,「可能」这个概念一直贯穿其中,于是其中的判断都是偶然判断。还有在《判断力批判》里,康德研究了「自由」这个东西,认为为所欲为不可能得到自由,人们必须学会应对各种阻力,也就是自律,在积极应对阻力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自由。


康德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看到了重于微观、实证、理性、反应、机械的西方思维特质和方法论之不足,一定程度上兼容了东方哲学(以道学为主)的重于宏观、感性、先验、主观、联系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若能将他的宇宙起源之星云说与老子的本体论联系起来参悟,将十分受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