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么问,应该是说汉水之战时赵云去救黄忠时,徐晃和张郃两人不敢迎战。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围攻樊城时,徐晃主动请战去敌关羽,所以认为徐晃怕赵云不怕关羽。这个说法其实有误,徐晃确实打不过关羽和赵云,但是也不至于不敢面对。

徐晃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勇将,他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应该说这个表现也是相当不错了。不过徐晃的武艺距离关羽、赵云来说,还是差距甚远的。

徐晃和关羽在樊城交过手,此时关羽右臂刮骨疗毒伤势未愈,右臂用不上力,结果还是战成平手,显然正常状态下徐晃远不是关羽对手。

徐晃也和赵云交过手,赤壁战败曹军溃逃时,在乌林小路曾经遭遇赵云,徐晃和张郃联手被赵云杀退。当然此时曹军正在溃败之际,徐晃和张郃心慌意乱,无心恋战,因此并不能算公平对决。

不过徐晃还曾经先后败给颜良和文丑,赵云刚出山在磐河之战就曾经打平过文丑,这么看来赵云武艺明显也是强于徐晃。

所以徐晃遇到关羽或者赵云不愿意上去打也正常,特别汉水之战赵云明显超水平发挥,徐晃、张郃又和黄忠打了半天,体力损耗不小他要是再去挑战赵云就是真的傻了。但是在有利的情况下他也愿意一搏。像汉水之战后徐晃就试图利用骑兵优势进攻过赵云和黄忠,只是再次被击败而已。

而樊城之战时曹操决定联合孙权,共讨关羽,此时前去并不需要和关羽拚命,而是等孙权得手以后再进兵,捞个便宜而已。此时曹营中许褚受伤,庞德被杀,排下来徐晃武艺最高,就算对上关羽即使不敌,也能打上一阵,自然要出来请战了。

实际上徐晃开始只在阳陵坡驻扎,也没敢去招惹关羽,直到曹操送信来说孙权已经偷袭荆州得手,他才放心进兵。

所以徐晃既怕赵云也怕关羽,但是并非怕的不敢面对,条件有利时他也愿意打一下。


为啥徐晃不怕关羽,却独独怕赵云?

这是因为,徐晃战场上遇到关羽、赵云时,大背景、作战条件不同,从而导致徐晃心态产生巨大变化。

按照时间顺序,先说徐晃单怕赵云。一是在长坂坡,徐晃亲眼目睹赵云勇猛果敢,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华容道第一道卡口,被赵云截住,曹操丞相指名让徐晃许褚双战赵云,虽有当时全军败退大背景,但赵云不畏曹营双猛,奋力搏杀,徐晃许褚略略过招,就赶紧自动放弃,加入逃跑大军;三是汉中战役时,徐晃张郃奉命围堵黄忠,赵云突破重围,勇救黄忠,又重返包围圈,救出张著,气得曹操亲自组队,追击赵云,又被赵云轻松化解,还射杀大批追兵,致使拥挤践踏落入汉水,伤亡甚大。

再看徐晃不怕关羽,这说的是襄樊战役后期,徐晃作为第二批支援梯队,奉命出兵援助驻守樊城的曹仁,出兵前,曹操亲自召见,面授机宜,其中最关键的,是告诉徐晃别怯战,因为曹操已经和孙权联通,孙权答应出兵荆州,从侧后夹击关羽,这时候的徐晃,就凭这颗定心丸,难道还需要再怕吗?如果还怕,恐怕这将军也就别当了,轻点退休养老,重点治罪入狱,作为吃这碗饭的,不算过分吧?还需要指出,徐晃和关羽是老乡、熟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再孬乐洋洋。徐晃和关羽虽为敌对方,但一个老乡就排除了恐惧、紧张,防范戒备自然就放开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年徐晃怕赵云,大多数情况下,曹军本身处于败退、或者不利局面,加上徐晃年轻,历练、经验、心理都不太成熟;而不怕关羽,这些因素全翻转过来,自然就没有了再怕的理由。在这些条件下,就是换成赵云,估计徐晃的「怕」症至少也会好多了。(012)


谢邀!

题主的问题,是没有看全《三国演义》吗?其实,喜欢赵云很正常。赵云的人品在正式历史就很好,加上小说的艺术美化,就更是完人。但是,「完人」就一定是天下第一吗?一定要这样吹嘘他吗?如果说小说美化了赵云的武艺,那是没有错,可在罗贯中笔下,赵云也是猛将之一而已。而且给他留的「尾巴」并不少,只是很多人都喜欢选择性忽视而已!

《演义》中徐晃跟赵云的相遇只有三次;

第一次是赤壁之战;曹军在失魂落魄之际遇到赵云。曹操命「张郃、徐晃双敌赵云」,这个「双」字,就很清楚地说命,张郃徐晃仅有两人,而赵云的是「一彪军」。败逃中以两个人,抵敌赵云+他的一彪军,很难堪吗?如果你是徐晃,败逃中已经精疲力竭,碰上一个你打不赢的敌人,带著一彪军来追你,这一彪军尽量少算点,至少有三百人以上吧?你就一个同伴,要抵住赵云加上他的三百人,你敢上吗?徐晃、张郃上了,而且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

第二次是汉水之战;徐晃+张郃,从一大早,就与黄忠恶战,一直打到太阳偏西,也没拿下黄忠。这时赵云率三千生力军来了,徐晃、张郃用屁股想,也知道打了大半天,连黄忠都拿不下,何况要打败黄忠+赵云两个顶级武将?只是罗贯中实在爱赵云,让他耍了一把花枪而已!

第三次就是汉水之战没几天之后的事了;徐晃背水列阵,明挑黄忠+赵云。这是「徐晃惧赵云」吗?黄忠说:「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敌;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两路击之可也。」云然之。两大虎将,为什么要等一个「害怕赵云」的徐晃「兵疲」才动手?黄忠不是「一身是胆」,可赵云为什么就同意黄忠的说法呢?何况徐晃「兵疲」后,他二人并不是去战徐晃,而是分两路冲击徐晃正在撤退的军阵。

为何没有人问;「赵云、黄忠不惧许褚,却怕徐晃」?


最讨厌这种「谁谁不怕这个,却怕那个」的问题了。哪有什么怕不怕的?三国演义的武力,徐晃是一流,关羽、赵云都是超一流,相差很微弱。徐晃对关羽、赵云肯定都打不过,但应该能够支持几十个回合不败。

演义中,徐晃和赵云遭遇的次数并不多。汝南之战和当阳之战,徐晃都没能碰上赵云(但是和徐晃差不多的张郃则与赵云有交锋)。在火烧赤壁后,曹操兵败逃亡时,徐晃打过赵云:

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 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徐晃张郃双战赵云,有惊无险,未见高低,也未见徐晃怕赵云。

至于所谓的徐晃怕赵云,应该是在汉水之战时,赵云的高光时刻:

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 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 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这一段确实有写徐晃张郃害怕赵云,比在赤壁后表现差远了。但硬要说为何如此,因为这是赵云的高光时刻。别说徐晃怕,整个曹军都怕赵云。就跟前面白马坡徐晃二十回合输给颜良,关羽一刀斩了颜良一样。

而所谓徐晃不怕关羽,主要就是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徐晃在战场上和关羽战了八十回合。而为何徐晃有这个胆子呢?那是因为在之前徐晃已经从曹操那里,知道东吴会偷袭关羽后方;也从曹仁那里知道关羽中了毒箭,右臂武力。这种情况下,也不过是战平八十回合。再看看当初华容道前,徐晃一样对著关羽求饶,真没显得多不怕关羽。


张合与徐晃本就双战黄忠不下,再来一个生力军赵云,由二对一变成了二对二,换你是徐晃,还继续打不?老黄忠可不是吃素的。


小编提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徐晃算得上大小战役无数,与许褚战过,马超战过,庞德,颜良文丑战过,关羽劈颜良是如何劈的,他看得清清楚楚,颜良完全是措手不及,他怎么不敢战,虽然他看到赵云舞枪如遍身梨花瑞雪纷飞,心生寒意,同样他不是与张郃双战黄忠时间太长疲劳,也会和赵云一战,


这个问题很简单, 赵云会文,善于谋略,而关羽就有些过分依赖武力!


跟著刘备到处逃跑的人能力低下,鬼都不怕关羽,更何况徐晃能力足可以秒杀关羽父子。


首先,徐晃看到关羽有伤,再者,徐晃了解关羽忠义性格对他无防备,又是旧识,说说好听的话叙叙旧,等待援兵。一切准备妥当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了,再露出獠牙。而与赵云不同,战场上跟你没说的,直接开杀,不给你争取援兵的机会。只能说关羽看错了人,太相信徐晃了,导致了自己无法收拾的后果。成就了「走麦城」这个悲剧的成语。


换句话说:曹魏手下有哪个大将敢单挑关羽!二爷虽然有很多不胜战绩,但是对于曹魏那帮怂包吓都吓死了,演义中曹魏武将没有一个牛逼的,吕布、华雄、颜良、文丑、张飞、马超等基本都一个人吓退一帮,只有曹老板有性命之忧许褚才会拚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