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启动,百万德军扑向苏联领土,将百万苏军按在地上摩擦。

10月份,德国中央集团军75个师180多万人,启动夺取莫斯科的「台风计划」,军中配备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

经历早期的大溃败,苏军在各方面都明显不如德军,德军迅速推进。这时候,老天爷出来帮助苏联人,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提前降落,中央集团军整个战线陷入泥泞之中。这段时间,在俄语里有专门的名词,叫「泥季」。

尽管糟糕的天气,对德军产生重大影响,诸如装甲战车行动不便、后方补给变得困难……然而,希特勒坚持发动继续进攻,还没有喘过气的苏军依旧抵挡不住攻势。

10月15日苏联政府不得不未雨绸缪,为莫斯科的丢失做出应对,很快几乎所有机关干部、外国友人、苏军总参谋部人员,全部都后撤到萨马拉。

斯大林在莫斯科,斯大林在莫斯科,斯大林在莫斯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坚持留在莫斯科抗敌,他冒著极大的危险,给整个苏联军民打下一针战胜侵略者的鸡血。

题主提出「如果苏联丢了莫斯科,斯大林还能退到西伯利亚继续抵抗并反败为胜吗?」显然,不存在斯大林退到西伯利亚的可能,莫斯科失守意味著斯大林死亡,没有之一。

斯大林是政治强人,既然选择死守莫斯科就不会后退,要是后退的话,很可能要被内部搞下台。毕竟,斯大林要为战前苏军的大清洗、战争初期苏军的大溃退要负上责任,这也是斯大林犯险死守莫斯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要斯大林还在莫斯科,为整个国家守土抗敌,他还能号召苏联人民,还能掌控住国家权柄。因此,斯大林在莫斯科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战败而死,要么战胜而活。无论如何,他不可能退守西伯利亚。

如果苏联真的丢失莫斯科,鉴于苏联有广大的领土,苏联军队退守西伯利亚继续抵抗是肯定的,最后反败为胜也是有可能。不过,事实是斯大林守住莫斯科,并成功阻止反击,导致纳粹德军战争史上的第1次后撤。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势如破竹,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德军将领甚至已经能够通过望远镜看到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星。但德军最终还是兵败于莫斯科城下。那么,假如莫斯科被德军收入囊中,斯大林能否复制库图佐夫的军事传奇呢?或者说,斯大林还能反败为胜吗?

一.地理篇

且不论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我们单独聊聊苏联的主体成分俄罗斯。俄罗斯有四大工业区,分别位于圣彼得堡(苏联时称列宁格勒),莫斯科,乌拉尔山脉,新西伯利亚,同时也在伏尔加格勒(苏联时称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地区等地也有一些工业区。农业方面主要在顿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苏联人口大体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也就是欧洲部分。从地理上讲,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基本都在欧洲大陆上。题目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苏联失去莫斯科这个城市后,是否会对苏德战争局面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个人认为,从地理上来看,当苏联丢失莫斯科时,莫斯科工业区便意味著失去,同时也代表著顿河流域的丢失(莫斯科以南地区便是顿河流域)。这意味著苏联在遭遇失去乌克兰一个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后,又再次遭受了工业和农业上的打击。这对苏德战报来说,无疑是极其不利的。如果苏联再丢失了斯大林格勒(包括伏尔加流域)和列宁格勒地区,无疑将遭受战争的失败。

二.历史篇

苏联主体是俄罗斯,俄罗斯的过去是沙俄,沙俄的过去是莫斯科大公国。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莫斯科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时期,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以及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都是俄罗斯这片土地上重要的地方。圣彼得堡沟通海内外,伏尔加格勒地区联系顿河流域及伏尔加河流域,而莫斯科介于两个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起著沟通南北的作用。

可以说,圣彼得堡就像旧时的北京,伏尔加格勒就是江浙一带,莫斯科则是俄罗斯版「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上重要城市。所以笔者丢失了莫斯科便意味著打断了苏联的南北联系,使南北苏军难以形成有效的反击。不过有介于当时的国际形式,美国对外存在著租借法案,这份法案在二战中给苏联提供了较大的作用,使苏联有能力继续进行卫国战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物资在1943年才陆续到达苏联。

三.政治篇

众所周知,斯大林是个铁腕人物。即使是德军兵临城下,打响莫斯科保卫战时,斯大林也没有离开莫斯科撤往后方。因为斯大林明白,如果撤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便会受到冲击。一旦兵败,自己只能是自尽,或者死在前线战场上。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莫斯科对苏联来说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区,而且还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谁都担待不起丢失首都的责任,就算是流尽斯拉夫人的血,莫斯科也必须能够在苏联的掌控之中,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

况且,莫斯科这个首都一旦丢失,那么民心必然会大乱(毕竟算是毛子近千年来的首都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仅凭斯大林和契卡是肯定无法稳下当前局势的。所以从政治上讲,如果苏联丢失了莫斯科,斯大林就算能继续抵抗,也难以有抵抗的资本了。

其实从整个苏德战争来讲,莫斯科一直是个重要的地方,不仅仅是沟通南北,而且莫斯科失守也意味著苏军没有能力能够抵挡德军的进攻。历史上从列宁格勒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来看,苏联高层对这些战略意义重大的城市据点非常重视,即使苏军代价惨重,也不愿丢失这些城市。所以,莫斯科就算是丢失了,德军也会付出不亚于苏军攻陷柏林的代价。而至于斯大林是否能继续抵抗下去,复制当年库图佐夫打败拿破仑的奇迹,恐怕也只是未知数了。


许多人都是预言家,天天预言著苏联或俄罗斯垮台。可实际上呢?除了阴谋家忽悠部分250自己搞垮苏联外,当继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醒悟过来后,基本上就没西方什么事。也让有些预言家预言失灵。

好了,现在来说莫斯科失守的问题。真的说莫斯科失守,离失败还早著呢?

在当时,乌拉尔的工业区没受什么损失,在整个战争期间,乌拉尔充当了苏维埃兵工厂的作用。苏联的政治动员能力很强,在莫斯科反攻时,曾动员了120万人的庞大力量。这部分人员与乌拉尔的武器一结合,就是新的战斗力。再加上苏联传统的骑兵,滑雪兵很厉害。

在1941年冬天,至迟在1942年1月,苏联人会转入反攻。那个时候,德国人会在哪里?莫斯科抱团取暖!苏联人会怎么进攻呢?从东南与东北两面发动进攻。他们不会直接进攻莫斯科,而是绕过莫斯科进攻德国人的后方补给线。苏联人的T34型坦克,骑兵与滑雪兵形成特殊的突击力量。一旦德国人被包围,那么他们自己的后勤就会出现危机。上百万军队吃什么喝什么?只有神才知道!有人说上百万德军也不是烧火棒,他们没有战斗力吗?众所周知,俄罗斯的严冬把他们冻成了冰棒!也许他们在莫斯科城里还没回过神来,就得面临新的战斗!

要知道,实际上苏军是1941年12月6日发动反攻的。如果莫斯科丢失后,斯大林也不会给希特勒那么长时间恢复元气。反攻会很快进行的。

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拿破仑从坟墓里爬出来,把希特勒叫走。这样一来,卫国战争就不用打四年了!


俄罗斯不是第一次丢弃首都。莫斯科丢了,不代表斯大林要退到西伯利亚,俄罗斯很大,不只有莫斯科和西伯利亚。

如果德军占领莫斯科,当年拿破仑法军的结局就极有可能重演,德国人并不会因此解决冬天的问题,苏联的坚壁清野,漫长的战线和补及线,活跃的游击队,会让德国人面临拿破仑当年同样的困境。

战前,苏联工业的三分之一,就建在了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即亚欧分界线的亚洲一侧。战前,苏联还向西扩张了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德国在战争初期很大一部分的胜利,除了造成军队的损失之外,对苏联战争实力的打击,并没有德国、西方盟国和苏俄承认的那么惨重,还为苏联位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工业基地搬迁到亚洲部分,争取了宝贵时间。

苏军隐形师的把戏还欺骗了所有人,它并没有为苏军扩充实力有多大帮助,相反,却欺骗了德国,令其高估了苏军的损失,把消灭苏军的一个师,当两个师(隐形师只是架子货,有编制,却没有人,苏联的动员能力很强,但决没有那么快,其通讯、交通条件,根本不具备那么快的动员速度,是德军在乌克兰、列宁格勒的担误,为苏联扩军准备了时间),错判苏军实力,导致最终失败。

苏俄从长远战略的考虑,也有必要隐藏自己的实力,夸大自己的损失,因为它的敌人并不只有德国,还有那些战时的西方盟友,苏联不仅仅是要考虑打败德国,还必须考虑在打败德国之后,使西方盟国不敢挑起新的战争,使苏联仍保持与西方盟国抗衡的实力。通过索要西方盟国的援助,苏联可以节约更多本国资源,而不是靠援助打败德国。击败德国后,苏联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使战后出现冷战,西方不敢挑起新的针对苏联的战争。近些年,俄罗斯人的解密也不可全信,俄罗斯最大的敌人依然存在,战斗民族还没那么傻的没有保留。考虑长远的斯大林,甚至在二战中,就为50年中美在朝鲜半岛的对抗挖好了坑,成功促成中美对抗,将不「听话」的中国拉入了他的阵营,破坏了中国企图保持中立的战略设想。

战略家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眼前,如同下围棋,落子之前,一定要算好落子之后的几步,甚至十几步。而德国人更多想的是眼前,走一步是一步,以赌博的心态,赌上去,赢了,就得意忘行,最后输的干干净净。德国在二战中,没有战略家,只有赌徒、政客、战术专家(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之流)。

最后,要感谢赫鲁晓夫同志!


基本没有可能!

自古兵家就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后勤是一场战争的最根本保障;而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更加依赖后勤保障,因此也有人说:现代化战争其本质上就是后勤的较量。

如果按照题主所假设的「苏军退守进入西伯利亚」,也就意味著沿伏尔加河一线的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大主要城市将会集体失守,这样的情况对于苏联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

其实不光是苏联时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其主要的城市和工业基地都较为集中的分布在伏尔加河以西的东欧平原;比如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煤矿、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顿巴斯煤矿、巴库油田以及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等等。

苏军一旦在伏尔加河以西失守,那也就意味著这些支撑苏联进行战争的后勤设施将会落入德国之手,这不仅会让苏军瞬间变得一穷二白,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德军的战争支持。

反观伏尔加河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似乎除了库兹涅茨克钢铁厂以外鲜有重工业基地,而且这一地区从西向东依次分布著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等在内的多种地形;坦白而言,复杂地形对于苏军有利亦有弊。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一旦被德军攻陷势必会极大的挫败苏军作战的士气,从而导致的损失将很难弥补;所以说,外界才会把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称作是「二战转折的基础」(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谢邀。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了,需要一些假设条件。

第一,斯大林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第二,西伯利亚地区有没有兵工厂和生活条件;

第三,会不会学习游击战。

所以,如果莫斯科丢了,说明苏联军队和人民遭受的创伤更加无法估量;军心民心会出现涣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有可能出现汪精卫那样的人,对斯大林造成内外夹攻;甚至有加盟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的危险。而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恶劣,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难以支撑苏联军队的后勤需要。另外,必须学会游击战,否则,一时很难撼动德国军队。

当然,长期来说,德国仍然是要失败的。


如果苏联丢掉莫斯科那么斯大林绝对没有退到西伯利亚坚持反攻的可能。

虽然西伯利亚面积广阔但同样人口稀少,没有人口就不能征召军队,也不能提供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再者斯大林守住莫斯科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全国,一旦失去莫斯科就很有可能失去对部分国人的号召力。这一点可以看看蒋介石退守重庆的例子,老蒋退守成都,日本人立马就可以在南京扶植汪伪政权。国民党立刻大范围的加入伪军行列。但是我们云贵川人口并不在少数,还可以坚持抗战。再加上大量的国际援助可以通过滇缅公路进入我国。但是如果苏联退守西伯利亚,首先没有人口支撑,其次没有可以进入的陆路通道,海上运输更是不可能。其结果只能是坐地等死。


能。首先,日本南下战略已解苏军后顾之忧。数十万精锐之师随时可以实施战略调动或对德军进行反攻。其次,苏联极端严酷的寒冬是德军的最大杀手,飞机坦克汽车枪炮等武器均成摆设,冻死者远大于战死者。就算莫斯科失守,辽阔的苏联疆域,有组织的层层抵抗与坚壁清野,必将耗死德军,再次上演拿破仑入侵俄罗斯的败局。


不可能了,没有那个实力了,只有投降了,国土虽大,已无路可退,主要军队战败,失去战斗力,残余势很弱小!


苏联要是被德军赶到西伯利亚,德军根本不用进攻了,苏联就会被饿死冻死。西伯利亚环境恶劣,而且基础设施和工业极其落后。当时苏联将士的口号就是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