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一事持续发酵,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4月16日晚,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W女士(化名)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整个过程似乎让人们得出结论,面对纠纷只能当“泼妇”不能当“淑女”。这也让我们联想到房地产纠纷,如果买房也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否也去哭闹一场?

购房与奔驰女车主遭遇的那些相似套路

从整个事件中,人们发现,奔驰女车主在西安“利之星”遇到的那些套路,跟购房者在很多开发商那儿发生的似曾相识?我们就此来理一理。

一、买房纠纷投诉无门

奔驰女车主见识了很多顾客者都普遍经历的过程,在她购车前后,销售方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很多购房客户的遭遇也是如此。一进入售楼部,销售人员纷纷围过来,如吹春风一样用各种美言温暖着你,“哥哥,来过我们楼盘没有?”“姐姐是怎么知道我们楼盘的?”

接着,跟你套各种近乎,恨不得和你成为拜把子兄弟姐妹。带你跑上跑下看样板房,还说要帮你争取优惠。

有购房者很容易心太软,“卖房子那个置业顾问太热情了,搞得你不买他的房子都觉得不好意思。”

当你掏了钱买了房,终于盼到接房的那一天。因为建筑质量差、环境糟糕、配套不到位,等各种不满意找到开发商时,对方就完全换了副嘴脸。这时,他们态度恶劣,用各种借口“甩锅”存在的问题,不是故意拖延就是置之不理。

今年以来,重庆出现了一批小区业主因为各种问题进行维权的事件,有的小区建筑质量成问题,有的小区名校配套未能兑现,有的小区配置货不对版。开始购房者简单交涉,开发商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致使问题不断恶化。

二、卖房过程收取“茶水费”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中,女车主将“被迫缴纳1.5万元金融服务费”这一乱象曝光,把人们无法言明的“潜规则”黑洞公开。

其实,在重庆房地产界也一度出现向购房者收取所谓的“茶水费”事件。 有购房者投诉,有的楼盘购房者在售楼部买不到房,有的给了中介数千元,有的最高交了15万“茶水费”就能买到。

去年5月政府相关部门集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开发企业和房地产中介的违法违规行为。其中重点整治违规收取所谓的“茶水费”、“指标费”事件,以及预留“关系房源”、“内部房源”等行为。

据了解,两江新区相关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对两名中介人员收取“茶水费”的行为进行了处理,并集中通报了一批违规中介。

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如购房者发现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在销售商品房的过程中,有收取“茶水费”“指标费”、预留关系房源和内部房源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可及时录音、录像,留存微信、短信等聊天记录和纸质资料,固定合同协议、转账凭证、收据或发票等有效证据,并有关部门投诉、举证和举报,相关部门将进行严处。

三、危机公关十分垃圾

奔驰女车主事件如果在最开始妥善处理好, 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然而,代理商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极差,以致于把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极大损害了奔驰品牌,这是花多少钱广告业挣不回来的。

很多房企在处理危机公关时也是如此。一些房企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店大欺人,凌驾一切。面对弱势的购房者,不是主动把矛盾消除在萌发阶段,有的拖延解决,有的“不解决问题先解决人”。

在重庆就曾出现过,开发商跟纠纷群众谈判,将对方代表打伤的事件,这不是解决矛盾,而是激化矛盾。

应当依照契约合法履行交易承诺,充分重视购房者纠纷诉求,出现危机要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化解危机。记得龙湖在早期发展中,曾遇到购房者投诉,吴亚军就亲自召集工商、消协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媒体,商量协调解决方案,把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专家建议: 市场秩序建立有赖于法制健全、政府加强监管

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大量纠纷事件,重庆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钟瑶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法制不健全,企业不诚实。”

她说,我们经历了长期的短缺经济,商品由极为短缺到十分丰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历经了上百年的发展,销售方普遍要去讨好顾客。只有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买东西要去找关系、勾兑卖方。

在中国,很多企业的心态还处在短缺经济时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货不愁卖、店大欺客,遇到纠纷,缺乏主动危机公关意识,应付或干脆忽悠客户。

另一方面,个别政府部门官僚衙门作风,监管不到位,使得一些企业无所顾忌,市场纠纷不断。而一旦遇到群体事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同时,法律并未树立起应有的权威,人们一遇到事,不是想去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先是考虑找关系找熟人,没有就去闹。正是因为法治不健全,才逼得“良民变刁民”。

钟瑶奇认为,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推进商品极大丰富,并非是什么烂房子都能卖掉,竞争激烈逼迫开发商改善服务,否则只有输给竞争者。她说,“中国房地产逐渐走向买方市场,这会逼迫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走向成熟。”

其次是政府要加强监管,逼迫企业诚信经营。目前很多地方政府更看重市场培育,只考虑就业、税收,但更要加强市场监管,对市场领域的违规不诚信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从而维护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法学专家刘发成认为,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出现问题,双方首先应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约定,进行友好协商。开发商不应店大欺客,应本着合同约定,实事求是。应本着诚实信用、契约精神的原则,来解决纠纷,尽量避免事态的扩大。

他说,近些年之所以合同纠纷较多,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完善,各方的契约精神、诚实信用都有待提高。培养人们的法治理念、契约精神、诚实信用,是现代法律制度完善的基础。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责任,严格执法,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另外,遇到矛盾纠纷要及时解决,不要到矛盾激化、形成巨大损失之时才来解决。

刘发成建议尽早改变或取消预售制。他说,房产预售下,由于消费者购房时见不到房屋成品,其消费权益相对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未来预售制度有必要改革,政府应在房地产预售管理方面更加严格,楼房在竣工验收之后方可销售,这样就会减少更多社会纠纷和矛盾。

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 亦木

搜狐焦点重庆站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