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明朝时越南朝鲜曾经提出内附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我们以现代汉语的语法,加上迥异于古代的现代国间政治影响,觉得「内附」一词大概就是波多黎各归附美国一样简单。但是在古代,这个词完全不是这样的意思。

「内附」这个词,包括史书上又类似表意的辞汇,所代表的含义,多为在某种协议框架之下的自治。就如同近代的」东北易帜「,兵权财权治权该在谁手里仍然是在谁手里。仅仅是对外宣称一统的一种外交声明。

所谓「内附」的实质原因,断然不是全国自上而下都有争做天朝公民的渴望。而是以外交声明作为资本,其本质一般都是要钱。

那个王昭君的老公,第一个亲自来归附的呼韩邪单于,因为自家内斗被哥哥揍了,气不过求助死敌,这可是单于本人亲自来归附。怎么样呢?宣帝给人家一万六千骑兵,又送给人家三万四千斛粮食,又赔了一个公主,助人家干掉仇敌,算是史上最成功的对「内附」问题的处理,也不过仅仅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当然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单于夫妇一死,两边关系逐渐冷漠,利益冲突确是实打实的,之前「内附」的协议也就渐渐流于破产了。

番邦外国的统治者们又不是傻子,凡是遣使来表达各种形式的「内附」的,要么是惧怕被帝国吞并,要么就是有求于宗主国。要么是说哪个邻国打我了,天朝上邦救命啊,要么是江山马上坐不住了,快来扶植我当傀儡啊。要钱,要粮,要利益条约,仅此而已。天朝的皇帝要是说,你既然内附了,你的官员军队得我给你派遣,你废除边境关卡,我们的人得自由通行。信不信那些番邦的使臣有多远就能跑多远。

所以为啥没有同意呢?不划算。给你钱粮,我军队的兵饷没了,我没法赈灾了,我的戏楼子花园子没了,你的国土又不送给我,该自治还是自治;不给你钱粮,就算不同意你内附,你的土地换了主人,依旧臣服我天朝上邦,于我没有损失,我干嘛要同意。

当然,这是暗地里的利益计算,当然外交辞令哪能如此直白,所以记录在正史上的绝对不会是上面那一系列的利益权衡,而会是下面两段外交记录。

——「大哥,小弟我混不下去了,放著我来内附......顺便支援小弟点钱吧。小弟给你磕一个。」

——「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一向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与国之间发展关系的最基本原则。中方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搞扩张,不称霸......「

——」...我去年买了个表...「

我们后人看史书,看到这段辞令,而疏忽了对其本质的分析,就要骂娘了,「哎呦,真TM软蛋,送你的你不要。」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子事儿。

—————————————————————————————————————

作为一个最普遍的民族国家,若是真要一心取得哪片土地,方法只有大批迁入本民族人民。和平友善一点的诸如之于东北平原辽东半岛,一次超大流量的闯关东永久性解决了侵扰中原千年之久的东北边患;暴力一些的就像六十四屯,屠尽原住民,迁入本族人,土地久而久之也就坐下来了。

当然,如果你是灯塔国,就完全不用像上面那样了。只要兜里大把的票子,什么民族不民族的也就不在乎这点事儿了。

朝鲜从没有申请成为明或清领土的一部分,万历年间抗日援朝的粮食都是从本土运送过去的,因为朝鲜上层生怕明军在这种完地就不走了。

安南倒是在明朝主动并入明一段时间1407年到1427年,因为明采取移风易俗的管理和推行儒学教化的教育所以不久之后就叛乱了。现越南人民一直以反抗北面的大国数千年而自豪所以现越南政府的表述是第四次北属时期。

清朝中期汉人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并请求向清进贡,但是清不承认兰芳共和国,所以一直没能纳入清的朝贡体系。后在1886年成立107年的兰芳共和国被荷兰人灭国

万历朝鲜抗倭战争年间的朝鲜李氏王国。

与其死于贼手,毋宁死于父母之国。

主要是因为前期日军太能打而朝鲜太不能打,国王自觉收不回失地(其实如果不是万历出兵,真的收不回了。)

国王请求内附而万历不许,事实也是一旦内附,朝鲜就永远失去了收复领土的能力,明军也没有了介入朝鲜战争的借口。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苏禄苏丹 当时是乾隆皇帝时期 当时的苏禄苏丹正面临外敌西班牙入侵 想依靠清朝的力量抵御侵略 不过中国没有同意 因为太远了又闭关锁国 以上是我在马来西亚LCCT机场跟人聊天时听说的
乾隆时候中亚诸国请求内附,似乎也是没同意

开发成本太大 ,参考好像是明清时的土司


「内附」也就是挂个名而已;对于小国来说实质上指望大树底下好乘凉,找个靠山省得被人欺负;对于大国来说山高皇帝远,控制力不足,一旦出事干预不到处理不好反而丢面子,不如眼不见为净,一推了事。
人家又不是脑抽,拜你当老大,当然是想让你做点什么的。有时候是付出的成本太高,有时候和自身理念冲突,总之都是「入不敷出」,不接受是理所当然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