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动手做的机会 ★ 

   孩子透过一次次的练习,「学习」做好每一件事,如果了剥夺他的学习机会,成长路上将充满更多挫折,让他失去信心;反之,给他机会,孩子的表现会比你想得更好!

   现代父母生得少,往往把孩子捧在手心上,处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若是孩子不小心跌倒了,父母可能会紧张兮兮,赶快把他扶起;当他吃不下饭,父母大伤脑筋,想尽办法要孩子多吃一点;碰到不会做的事情,父母立刻帮他做好…….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是每天在家中上演。 

★ 给机会学习面对挫败

父母因为爱孩子,怕孩子跌倒、受伤,怕他营养不良,担心来担心去,却不知道这些行为,无形中剥夺了他们成长的磨练机会,原本以为这是爱孩子、对孩子好的表现,不知道其实却害了孩子。因为现在的孩子被照顾得太好了,开口就有饭吃,还怪父母给他吃太多;想要什么,只要开口,立即得到满足。但是,这种现象却让孩子失去学习发展生活技巧的机会。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平安、快乐长大,在他羽翼未丰之前,究竟该继续担心他飞不好,而处处严加保护与干涉;还是该学习放手,给他机会练习,学习面对生活中的挫败,以对抗生命中的逆境呢?樟新托儿所黄琬玲所长表示,人类的学习模式是经由接收外在讯息之后,大脑会加以整理,然后表现出外在的行为。孩子身处在社会中,社会上的价值观以及幼托政策……在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思考,父母若是不放手,就会一直帮他们做选择,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只能压抑自己迎合父母,父母怎么说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所教养出来的孩子,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 过度焦虑而不敢放手

黄婉玲提到,造成父母不敢放手的原因不少,主要有3点: 

1. 过度焦虑:

为什么父母会过度焦虑?不外乎是父母看见大环境变迁太快,深感焦虑,例如:父母本身对于电脑不是那么了解,所以,当他们看到孩子在玩电脑时,会加以制止,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因沉迷于电玩而荒废学业。这些父母被原先的思想框架所引导,所以他们会希望能教出符合自己理想的孩子,但往往这类型的孩子不一定会适合这个社会。 

2. 弥补童年缺憾:

现在不少父母出生时的社会不像现在这么繁荣、发达,甚至许多父母还有过吃苦的童年经验,因此,当他们现在有能力了,就会想尽办法给孩子最好的,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在这种爸妈伺候过了头的情形下,孩子只会依赖父母,根本无法独立自主、普遍有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产生,更糟糕的是,养成孩子任性骄纵的个性,成了自私、不负责任、霸道的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3. 满足自己梦想:

教改至今只有10年,但现在的父母大都是在一纲一本的教育制度下就学、完成学业,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就是只有念书、考试,根本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其他才艺,因此当自己养了孩子,就安排他们去上钢琴课、英文课、学小提琴、珠算……对孩子的期望中,其实隐藏著对自己童年遗憾的补偿。这种父母可能会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安排各种学习课程,希望他能在自己的理想下长大成人。 

黄婉玲表示,虽然父母有种种不敢放手的原因,但是,随著孩子年龄渐渐长大,教养方式应该转换成民主模式,以渐进式的方式,让孩子有决定权,在孩子进入国小之前,就学会负责的态度和能力。有智慧的爸妈,应该学会适时放手,让他有学习的机会,而你该负责的是适时做孩子的支撑。 

★ 放手非放任‧做他的精神支柱

做父母的总是会担心孩子,但父母只是一味的担心,不肯放手让孩子去试试看,他将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放手是一种出于信心的爱,虽然对父母而言,放手很难,但却是教养孩子很有用的方法。父母放手并不等于放任,有智慧的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因为这是成长的必要阶段。黄婉玲强调,爸妈放手对孩子很重要,因为若是父母能放手,孩子就能比较主动,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反之,孩子比较被动,因为他一切只要听从父母的指挥就可以了。再者,父母如果能放手,孩子就会懂得如何选择,如何自己做决定。所以,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放手,让孩子有解决困难的机会,学习适应社会的技巧,这样一来,长大了后才会懂得如何照顾自己。 

★ 让孩子从做中学习

现在的父母孩子生得少,常会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因此家中所有事情一手包办,舍不得让孩子做,其实,这正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因此,父母要了解「放手」,才能让孩子有机会成长。黄婉玲指出,爸妈若能放手,对孩子将有莫大的助益: 

◎ 累积经验‧建立信心:

孩子凡事自己来,他会从错误中累积经验,同时也累积自己的信心,所以会表现出较有自信的态度,自信心足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就不会事事依赖父母。 

◎ 享受快乐:

孩子能享受成长的快乐,因为他们能自己去选择自己所要的,成长过程充满喜悦。 

◎ 学习负责:

 孩子较有责任感,因为他会了解负责任是什么,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适应力强:

孩子进入团体生活后,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文章出处2007年9月号bobo小天才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