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种题目,我不由得想:现代人是不是把史料都当作大便呢?

若是史料是大便,那么就没必要讨论历史了,大家来YY就行了。

若是史料不是大便,那么咱们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夏朝的历史,史记写在那里,竹书纪年写在那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文献,包括诸子百家,诗经,尚书,楚辞等等,资料多得数不胜数,现在都被当作一坨大便了。

如果大家不嫌臭,我就引用某些人眼中的「大便」资料,回答这个问题。我甚至可以把商汤的每一场战争,都罗列出来。孟子说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总共有十一次的征战,《竹书纪年》则记为「九征」。我收罗史料,把商汤指挥的十一次战役如下:

(1)灭葛之战;(2)灭有洛氏之战;(3)征荆之役;(4)灭温之战;(5)伐韦之战;(6)伐顾之战;(7)征昆吾之战;(8)有姒之战;(9)鸣条之战;(10)三朡之战;(11)郕之战。

这十一次战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汤讨伐诸侯、扩张势力的战争,包括灭葛、灭有洛氏、征荆三次战役;第二个阶段是讨伐昆吾氏及其小喽啰,包括灭温、伐韦、伐顾、征昆吾四役;第三个阶段是讨伐夏桀,包括四次战役。

那么《竹书纪年》为什么记为「九征」呢?这是把有姒之战与鸣条之战合并为一次,两次战役其实是一个整体,可称为「伐桀之战」;同样,三朡之战与郕之战也可以合并为一个战例,可称为「擒桀之战」。

中国古代史料记载得如此完整,偏偏有人视而不见,奇哉怪也。

再来看看更原始的资料。

《尚书》的《汤誓》,这是商汤讨伐夏桀前的檄文,大意如下:

「你们大家都仔细听好了:不是我小子敢胆犯上作乱,只是夏帝犯下罪行,惩罚他乃是上天的旨意。你们可能会说:『我们的首领也太不体恤我们了,为什么让我们荒废农活去讨伐夏室呢?』我已经听到你们的话,但我告诉你们,夏帝确实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惩罚他。现在你们会问:『夏帝犯了什么罪呢?』他耗尽民力,在都城为非作歹,民众都倦怠了,不想拥护他。他们都这样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愿与你一起灭亡。』这就是夏帝的德性,所以我决心要征伐。我希望大家帮助我,实施上帝对夏的惩罚,我将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食言的。但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就要惩罚你们,还要把你们孩子一起惩罚,或沦为奴隶,或处以死刑,绝不宽恕。」

《汤浩》,是商汤灭掉夏朝后的一篇重要讲话,大意如下:

「上天护佑民众,罪人夏桀终于被放逐。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它让人类像草木一样得以繁衍,又让我得以安邦定国。只是我实在不知道有没有得罪天地神灵的地方,我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凡是在我帝国统治的范围内,不能没有法度,不可傲慢放纵,你们要各自遵守你们的典章律法,这样才能接受上天的恩赐。你们要是做了善事,我不敢掩盖隐瞒;要是我犯了过错,我也不敢宽赦自己。这一切上帝都会看得清清楚楚的。要是诸侯们犯了过错,那就是我一人的过错;要是我一个人犯了过错,绝不会推卸责任给各诸侯。呜呼!如果能做到至诚,大概可以善始善终吧。」

这么多史料,还有疑问?


「武丁灭夏」这种说法理论上不能排除其可能性。但作者提出来的一系列「证据」都是有问题或有事实性错误。

首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土方」为夏或夏的后人。这纯粹是一种猜测。

从卜辞中我们只能了解到土方是武丁时期一较强大的敌对力量,商王曾多次对其进行战争,其中有命令属国进行的也有商王亲征,后来土方在卜辞中消失,可以认为是被消灭或逃遁。土方的方位被推测为来自西北方向,但这也是一种猜测,没有任何与殷墟同期的考古遗存可以直接与土方挂钩。因此我们并不能将土方与任何历史时期的文本中任何一个族群挂勾。

其次,作者对于殷墟小屯与之前的几个考古遗存的考古成果有基本的事实错误。比如偃师城、郑州城、洹北城和小屯的城垣或大型建筑朝向都是北偏东若干度。小屯虽然没有城墙,单其核心区的主要宫殿,西北岗王陵区内的绝大多数四墓道大墓(一般认为四墓道大墓为王陵)朝向都是北偏东,因此小屯的营建朝向与之前的几个「商城」是一致的。而小屯核心宫殿区挖掘出来的建筑基址分为甲乙丙三组,可能是最早的甲组靠近洹河河边,门的朝向的确为东,但这一组基址规模小,体例不同,一般认为性质与乙丙两组不同,可能是府库一类建筑,并不是具有礼仪和政治作用的宫殿或宗庙。

(小屯核心区三组建筑遗址,来自李济《安阳》,侵删)

郑州城发现了大规模的骨器作坊,其原料大部分为人骨,偃师城的祭祀遗迹中也发现使用人殉的很多证据,这些都是被小屯继承的。

小屯没有城墙不能说明其文化水准低,中原地区第一个广域国家的遗址二里头遗址也同样没有城墙,西周王都也没有城墙。没有城墙可能恰恰说明但是王权强大,没有修建城墙作为防御的必要。而且小屯的面积要远远大于洹北城墙。壕沟内区域仅相当于王城,小屯的全部面积应在3200万平方米,而洹北城面积仅有470万平方米,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作者要提出武丁灭夏,可以的,但是基本事实要搞清楚了先。

最后,我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营造特征、遗址分布等等这些,并不能作为王朝更替的直接证据。二里头遗址朝向北偏东,偃师/郑州/洹北/小屯朝向改为北偏西,完全可能是古地磁方向发生的变化,而当时人们可能已经有了某种检测地磁方向的方法,并以此安排营建朝向。再说,朝向变化背后的观念变化在同一个朝代内也可以发生,如宗教观念的变化,或其它任何我们目前不能确知的原因。把营建朝向与王朝更替挂钩,这只能说是一种猜测而已。不存在明确的逻辑链条和证据链。

反过来,我也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武丁灭夏,但同样也没有证据能够证否土方就一定不是夏。因此我并不完全否认武丁灭夏这种假说的可能性,二里岗文化为夏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甚至洹北为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我们现在能够确知的是小屯肯定是商,它之前的任何遗址,与传世文献中的族群都可能存在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期待类似甲骨文这样的出土文献发现。

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新媒体投票工具!共享投票,一个完全免费的投票创建平台,在共享投票平台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跨平台投票(PC端+手机端),或者是仅微信参与的投票。共享投票平台的投票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面向组织机构的公益投票、面向公司群体的大众投票、面向内部人员开放的「指定用户」投票、面向特定人群的「邀请码」投票,还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口令投票」。


伊洛竭而夏亡。商邑最为华夏大城几易其主,最初是少昊挚都城,后来颛顼,契,大禹,都经营过此地,最后的封主是夏朝帝相之子相土,所以商汤也是夏人子孙。在商汤的心目中,他们建立的王朝也是夏朝,他们不承认自己灭了夏朝。而是因为气候变迁,夏朝和商邑的人迁徙了,迁徙的主体是商人。


根本就没有夏朝这个朝代,之所以大家认为有夏朝,是建国后某些人认为央央大国怎么可以只有3500年的历史,就搞了一个断代史研究,活生生的把神话传说搞成了一个朝代,到选在也没有找到一件实物或遗址证明夏朝的存在,也不可能找到,因为本来就没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