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问题的描述逻辑其实有一点错误,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虽然与钱塘江有一点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更多是长江所含泥沙冲击形成,而与钱塘江的冲击并没有直接关系,一定程度上杭州湾对三角洲还有侵蚀作用。

长江三角洲主要是长江泥沙形成

当前大部分人所理解的长江入海口,就是在江苏启东与上海之间,其实古长江的入海口在今天的南京镇江扬州这一区域,当时来自东海的大潮甚至在江西九江都能够感受到,而当前来自东海的潮汐,向西最远只能到达安徽的芜湖。

这可以看出长江已经向前推进了很长一段距离,而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由6300公里长的长江所含的泥沙,从最初南京开始逐渐形成当前规模,太湖历史上都是海洋一部分。

钱塘江的泥沙基本形不成冲积平原

而反观钱塘江,钱塘江的发源地是在安徽省休宁县,有很多小型支流向下主要有富春江,钱塘江等,最终在杭州湾入海。

而杭州湾的形成并不是因为钱塘江所含泥沙,杭州湾是本身就存在的,且钱塘江所在干流,两岸植被茂盛,泥沙含量非常之小,即便进入杭州湾也会被杭州湾的潮水给吞噬掉。

杭州湾南岸当前所增加的小型冲击平原,更多是历史上海水潮汐冲击杭州湾北岸侵蚀的泥沙,回旋作用力下在南岸堆积,后期沿岸建设了海塘,逐渐稳固。

长江三角洲也有航道经济概念

另外,长江三角洲的含义,并不仅仅是指长江泥沙所冲击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另一方面也指长江经济带。长江水道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是钱塘江所能比较的。

长江自西部的重庆一直经过武汉,江西,安徽,最终在上海入海。这之间的航道船运十分发达,所形成的经济影响力非常重要,所以以长江三角洲来命名最合适不过,总之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关系不大。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自古从西藏高原的水源发源地形成的两大河系,其他内河除去部分地下河以及来源于其他国水源的河路,基本上都是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的子孙!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养育了华夏无数人类也滋润无数的动植物,可以说两条大河景象壮观绵绵流长!问长江之水哪里来,长流不息入东海!有答长江之水天上来!可见古人对长江的尊崇之情!黄河是人类始祖发源之地,黄帝和黄河有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系!我们国人历来视黄河为高贵之河!这样的历史氛围就不难理解为何上海经济区称呼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而早以前上海极其周边地区我国地理名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长江三角洲虽是由长江和钱塘江共同冲击而成,但是: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由于沿途冲刷,挟带的泥沙也多。而钱塘江和长江不在同一等级,挟带的泥沙也少,所以,长江三角洲是以长江为主体,由它搬运沉积的泥沙形成的,所以命名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主体是太湖平原,在江苏省境内,所以叫长江三角洲。

钱塘江不仅挟带泥沙少,且江口海岸下降,湖差相对较大,不仅使携带的泥沙不大可能在江口堆积,而且还会使河口因冲刷加深与展宽。所以,你看地图就知道,钱塘江口是呈喇叭式的,在它自已江口形不成沉积,只在它的北部有部份沉积与太湖平原相连。所以,不能称为江浙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


一句话,长三角地理上是苏沪皖,经济上是苏浙沪,浙江是因为钱被拉进去的


「三角洲」的命名,是地学上的问题,要根据地学的命名原则,而不是通过政治解说或文学措辞。因此@江都史话的回答比较靠谱。


我不是专家,但从字面看长江口每年在造陆,杭州湾缺是个海湾,间接证明钱塘江对三角洲形成无太大作用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