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从不是愚蠢,其实愚蠢背后是聪明!

闪击波兰后的纳粹德国,一时志得意满,在吞并波兰后将兵力向西线集结。面对陈兵百万只待出发的德国大军。英法两国军队还在马奇诺防线之后,惬意悠哉的享受美食,坐看盟国覆灭的他们。从没想过自己将接受同样命运。德国可不是善茬,1940年5月,德国将早就准备好的「黄色方案」搬上台面,开始又一次闪击。

5月10日,利剑出鞘,以7个装甲师为先导的德军,开始新一轮闪击,正面佯攻侧翼突破,绕过德法边境,闪击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沦陷,之后德军直指法国,同年5月20日德军先头部队就已占领占领重地阿布维尔。5月24日,德军包围加莱,进抵格腊夫林。

就这样,无数惊慌失措的英比法联军,被三面围困在敦刻尔克这样一个狭小的三角区域。

四十万联军,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徒呼奈何。唯一希望就是海路撤离,可此时德军装甲军即将抵达敦刻尔克。

沿运河列阵的他们,早就摆好冲锋架势,只等最后围杀战开始。

哪知道在5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居然紧急下令,要求德军装甲集群在运河边待命停止追击,开战到现在势不可挡的德军闪击军团就这样面对著惊慌失措的敌军停下脚步。这道命令如救命稻草,看见稻草那有不抓的,停止进攻当晚,英国总动员。「发电机计划」启动。从英国本土动员的各类船只850余艘开拔而来。

这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仅用十天不到,40万联军就这样溜走35万,德军也一路呆滞,看联军跑路。

也因此,这事件成为二战未解之谜,如此多联军居然跑了,谁该负责?

当时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伦斯德将军和哈尔德姜坤对此是怒火中烧,他们将责任怪在希特勒身上,说希特勒命令打乱前线布置。

根据战后解密资料看,真相并不如此。

根据丘吉尔回忆录,其实这个命令出自伦斯德而不是希特勒。他引述德军司令部战争日志记载为证。5月24日早,希特勒曾来到伦斯德司令部,当时伦斯德对希特勒建议说。

「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装屮师应停止前进,等候步兵部队接应」,

希特勒认同建议,认为装甲部队应保留,以便进攻法国南部军团,并说盟军被包围区域地带太小,会防碍陆军活动,就在那天晚上希特勒以最高统帅部名义发出正式命令。

而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则把矛头指向戈林,他在日记中愤怒的说:

「统帅部发的命令莫名其妙,装甲部队因为元首命令,完全停下!消灭包围圈中的敌军,居然要留给空军干!」

由此可见,希特勒其实也是受到了空军司令戈林建议的影响。那么戈林到底说过什么?原来戈林也参与了希特勒的决断,他建议希特勒

「由空军单独消灭被包围敌军」!

如此聪明的希特勒为何会接受这样一个明显不理智的决定?

我认为这时希特勒考虑应该如下。

第一:军事上

(1)敦刻尔克地形,不利於坦克集群活动,如果让坦克集群作主攻,大量牺牲将在所难免,所以等待后续步兵增援是有必要的。

(2)敦刻尔克因狭小集结太多联军,但联军重型火力还成建制存在,大量军队驻扎下的敦刻尔克就如堡垒。这样的刺猬不如用空军去拔。

(3)法国南方集群正在集结,并在巴黎附近构筑防线在敦刻尔克停滞太久,会让德军锐气还有装备受损,不利占领法国的最终目标实现。

第二政治上

(1)希特勒最终作战目的并不单纯,在他看来占领法国没问题,但彻底打败英国难上加难,于是他想的是以战促和,和英国达成谅解,这和赫斯飞往英国谋求议和是遥相呼应的。

(2)希特勒内心不愿意这场胜利只有陆军参与,因为陆军的将领们与他们的元首处于不同阶层,而这也是后来党卫军越来越受到重用原因。德国国防军并不完全信服希特勒指挥。

(3)敦刻尔克地区有很多日耳曼人聚居区,居民多是纳粹支持者, 他们响应希特勒号召,准备把佛兰德斯变成纳粹王国与德意志遥相呼应,歼灭战如打响,这些日耳曼人聚居区将成焦土,这也是希特勒不愿看到的。

恰恰在这时戈林请缨,要求空军解决敦刻尔克盟军。希特勒看这样情势,综合考虑后,命令空军单独进攻联军。

这就不需要宝贵装甲部队冒险,对占领整个法国大战略有益,也可以让不断翘尾巴的陆军收敛言行,还能借助空军辉煌胜利,树立纳粹党与元首权威。

于是希特勒在戈林不断保证下。批准这一方案,可惜的是,那几天天气实在不好在加上皇家空军全力搏杀,戈林失败了。

预感联军大举撤退的希特勒,在26日夜晚,才发出继续追击命令,但为时已晚,稳阵脚的联军早就以逸待劳,德军装甲部队在敌人重兵集结,还有不利地形影响下,也没有过往威风,只能眼睁睁看著联军一点点撤退。

真实事情就是如此,那么敦刻尔克奇迹,谁有责任?戈林有,希特勒也有,但和完全占领法国大战略比,其实敦刻尔克失败,并非不可接受。而证明就是凡尔赛宫,那屈膝投降的法国人,还有那著名的车厢。

那么希特勒愚蠢吗?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德军的一不留神给英法军队以喘息之机,构建了较为有力的防线,同时,英国本土发动了惊人的营救行动,动员了大量船只搭救被围官兵,皇家空军也全力出动,遏制德空军对敦刻尔克守军的轰炸,有力地保证了港口的安全。

在战争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常说战机转瞬即逝,这句话用在敦刻尔克再合适不过,德军的一时走神,让英法两国保留了33万的骨干力量,正是这些人,成为后来倾覆纳粹的中坚力量。

德军为何停止进攻了,因为当时文件尚未解密,所以当前的一些观点大多是猜测,主要由三个因素:

1、德军认为英法军队大势已去,残余部队只是瓮中之鳖,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装甲部队业已十分疲惫,战斗力逐渐下降,亟待修正,德军希望让后续跟来的步兵消灭残敌,以节省宝贵的装甲部队。

2、戈林的空军向希特勒保证能够单凭空军之力消灭残余部队(有争功之嫌),这一保证让希特勒对局势判断更为乐观!

3、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意与英国达成协议,所以没有赶尽杀绝,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

大家以为如何呢?


首先,简单来说下有关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的几个说法:

二战初期,希特勒在敦刻尔克包围英法联军后,突然下令「停止进攻」,给予了英法联军有喘息的机会,为之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围绕著希特勒当年的这个指令,历史界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

有个说法是,希特勒之所以下令「停止进攻」,实际上是有意放英国远征军一条生路,以便于之后和英国展开谈判。也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希特勒被空军司令戈林给忽悠了,认为德国空军可以在没有地面部队支持的情况下,重创被围困的英法联军。

而更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当时德军元帅冯·伦德斯泰特向希特勒建议,认为当时装甲部队前进距离很远,速度过快,前线力量已大大减弱,需要停下来整顿,重新部署,以便对敌人进行最后的打击。

同时,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也对希特勒表示,德军装甲部队如果继续进攻,就将进入一个运河交错的地区,处境对部队很不利,可能要冒很大的危险。也就是说,当时的德军陆军的高层中,不少人都认为仅靠德军的空中力量,即能阻止英法联军从海路大规模撤退,珍贵的装甲部队犯不著冒险。

其实,真正促使希特勒下达这一指令的,可不是他的一时失误或是有意放过英法联军,而是因为畏惧英军强大的海空力量。

要知道,英国可是老牌军事强国,虽然其陆军和他们的法国猪盟友一同在德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打击下一败涂地。但要知道,英军的强项本来就不是陆军,而是海空军。在二战前,英国皇家海军可是世界三大舰队之一,水面舰队规模甚至超过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而同期的德国海军,还比不上他的猪队友义大利。而在整个敦刻尔克撤退行动中,英国海军更是一口气投入220多艘舰艇,极大的保证了行动的开展。

除了庞大的海军,英国还拥有一支卓越的空军力量。当时,英国空军为了掩护部队的撤退,累计出动战斗机2739架次,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为海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皇家空军的大规模出动,有力的阻击了德军空袭。

正是英国海空军强大的实力,给了丘吉尔发动「发电机」行动的底气,也让德军装甲部队忌惮不已。而这才是敦刻尔克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路,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直接原因是德国的最高统帅希特勒下令暂停进攻,德国陆军的各级将领没有人敢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希特勒适合玩政治但不适合做军事统帅,二战中后期希特勒完全就是瞎指挥,经常绕过德军总参谋部对战场上的德军将领下达命令。至于敦刻尔克希特勒为什么下令暂停进攻,咱们接下来仔细分析一下!

一、敦刻尔克港口周围河道很多、土质又松软,这种地形不适合德军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再加上当时敦刻尔克的恶劣天气,导致路面泥泞不堪,本来土质就松软,更加不利于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推进。反观英法联军是防守一方,他们的坦克装甲车完全可以用做阵地战。而且英制坦克前面装甲很厚,德国的三四号坦克拿其没有什么办法。本身三四号坦克装备的数量也不多,真要下血本击败英法联军,德国装甲部队也会损失惨重,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给予考量,真正下令暂停德军进攻的首先是龙德施泰特,之后龙德施泰特极力劝说希特勒停止进攻

二、1940年5月10,希特勒下令陆军发起进攻。德军陆军在装甲部队3000多辆坦克的带动下136个步兵师绕过马奇诺防线对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发起进攻。德国装甲部队运用「闪击战」仅仅十多天就击穿法国,击溃英法联军,逼近英吉利海峡。四十多万英法联军在八万德军的进攻下,撤退到敦刻尔克港口附近。至此英法联军依托敦刻尔克的地形构筑防线。由于德军装甲部队连续作战十几天,推进速度迅猛,导致后勤补给跟不上,装甲部队缺油少弹,而且由于闪击战迅速,陆军的步兵师并没有跟上来。而敦刻尔克地形又不利于装甲作战。希特勒也考虑到这个原因。

三、赫尔曼-格林这个狂傲自大的大胖子拍著胸口对希特勒保证不需要陆军部队,只凭空军就能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赫尔曼-格林是希特勒的好友,更是希特勒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赫尔曼-格林在希特勒面前有很大的话语权,格林的一番话让希特勒也过于相信德国空军。

四、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著实有些许的暧昧。希特勒本意只是想迫使英国投降而不是占领英国,英国有广大的殖民地占领英国并不划算。希特勒还想进攻苏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所以也并不想对英军赶尽杀绝,避免两线作战。

可能是上述四种因素最终导致希特勒听取了龙德施泰特的意见,下令暂停进攻敦刻尔克,最终也贻误了战机,导致英法联军撤走了33万有生力量。

如果您觉的我的回答在理,请给我点个赞;如果对我的回答有不赞同之处,欢迎下方留言评论,让我们共同交流学习。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

关注我,每天都有精彩回答!


在宏大壮烈的二战史上,如果哪一刻能被称为惊心动魄的话,那就非敦刻尔克战役莫属了。当时,狂飙突进入法国境内的德军装甲部队从三面围上,将40万英法军队逼到了敦刻尔克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眼看就要送出最后一击。

然而也正是这个时刻,德陆军部队出人意料的停止了进攻,最终使得数以十万计的士兵成功逃回了英伦三岛,并为日后的反攻埋下了伏笔。而对此事发生的原因,后人曾做了不同的猜测,综合起来,大抵有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二战初期的德国装甲部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强,在经历了一系列进攻后,当时的德装甲部队其实已经有点后劲不足,如果再贸然突进,许多陆军指挥官会担心他们陷入泥沼,反而丢掉前期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优势。

其次,是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空军,在对消灭敦刻尔克一带的敌军上拥有很大的信心,空军与陆军一强一弱之下,德高层才接受了空军进攻、陆军暂停的这一决定,并希望以此来解决剩余的敌人。

最后,当时的德高层仍对英国抱有一丝希望,试图通过在敦刻尔克放水,以给这个摇摆的对手留下一丝善意,转而能够专心精力对付东边的苏联。毕竟对于苏联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一口吞下。

总之,综合以上因素以及其他一些误判,势在必得的德国军队最终放走英法士兵,并为日后的溃败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笔者也想在这基础上加一点,倘若当时德国陆军全力攻击,并非能够取得全胜,毕竟背水一战将激发士兵强大的战斗力,说不定还会出现反败为胜的结局。


希特勒其实在当时只是暂停了两天而已,之后又继续了对被围英法军的进攻。而希特勒之所以让部队暂停,主要是以下的考虑。

等待后续部队。当时德军装甲部队推进速度过快,步兵部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敦刻尔克地区多为水网等这样的环境,缺乏步兵支持的装甲部队单独作战非常吃亏。而且此时后勤补给同样滞后,因此此时装甲部队等前沿部队战斗力不足,需要等待大部队基本赶到再继续作战。

保存实力。如果不等大部队赶到而贸然发动攻击的话,德军装甲部队这个希特勒的心头肉势必会损失惨重。在后续的作战计划中,装甲部队还要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无论如何希特勒都是要暂停进攻的。

最后就是戈林的保证了。当时德军推进过快,战功基本都给陆军拿走了,德国空军没有太大的战果。而如今几十万英法军聚集到了敦刻尔克,戈林称仅需德国空军就能彻底歼灭这支庞大的敌军,希特勒自然选择相信戈林,这任务先交给空军执行。

最终德军再次开始发动进攻时,面对英法军后备部队的防线,已经不能快速突破了,而在这宝贵的时间内,英法军队大部队成功撤离回英国本土。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关德军5月24-26日暂停进攻令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N次了,再重复就跟嚼过N次的口香糖一样毫无味道了,这里就说一个时间和范围的问题。

首先看图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线,第一张图是5月16日到21日的态势图,第二张是5月21日到6月4/5日撤退结束的态势图,我们知道暂停进攻命令是5月23日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下达,5月24日希特勒背书并且正式执行的,5月26日英军开始从敦刻尔克撤退,当天希特勒就取消了暂停进攻令,第二张图可以看出,5月26日当天英法联军还没有完全撤入敦刻尔克防线,要到5月28日,英法联军才完全收缩进敦刻尔克防线,此时距离撤销暂停进攻令已经两天了,也就是说,实际上英法联军是顶著德国陆军的进攻收缩进敦刻尔克防线的。

第二点,暂停进攻令只适用于左翼包抄的A集团军群克莱斯特装甲集群,而从北线正面进攻的B集团军群从未暂停过进攻,而A集团军群的步兵也一直在努力推进追赶装甲部队,所以根本不存在德军没有用陆军进攻的问题,而是除了装甲部队暂停了两天之外,德国陆军其他前线部队一直在努力进攻,只是收效甚微而已。

所以说,根本不存在德军把英法联军压缩在敦刻尔克而不用陆军直接进攻的问题,而是德军装甲部队暂停了两天,失去了乘虚行进间占领敦刻尔克的战机,给了英军48小时时间从北线抽调兵力构建敦刻尔克防线,并且B集团军群也未能施加足够的压力拖住英法联军,从而让英法联军能够有组织的逐次收缩进敦刻尔克防线,而一旦敦刻尔克防线完全成型,德国陆军就再也没有能力在英法联军完成海上撤退之前打破它而已。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A集团军群司令部接到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报告,不少于5个师的敌军在几百辆坦克的配合下向他反击(实际上是一个步兵营和一个坦克连的局部反击)。

其次此时德军由于装甲部队进展太快,步兵和坦克已经脱节,而且前线的16个师分别属于两个集团军群的四个集团军,指挥上也有点混乱。

所以在5月24日希特勒视察A集团军司令部时,指挥官伦斯德向希特勒提出让距离敦刻尔克不用的装甲部队暂时停止进攻,等待步兵上来。

希特勒表示了赞同,认为装甲部队应该保留下来,留待进攻索姆河以南的法军。所以希特勒最后下达了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的命令,但是同时他要求B集团军群继续对敦刻尔克进攻,空军也应当加强空袭力度,防止英军逃跑。

所以希特勒并不是放弃对敦刻尔克的进攻,而是根据前线的情况改变了攻击方式而已。

但是B集团军群并未能加紧进攻,而盟军的反击也被证明是乌龙事件,18集团军司令部也开始逐步理顺前线指挥顺序,统一指挥进攻部队,,所以5月26日希特勒就下令装甲部队恢复进攻。

但是此时盟军已经在敦刻尔克附近建立了一条比较稳固的防线,德军进攻速度并不顺利,包围圈内大部分部队顺利撤走。


德国陆军没有在敦刻尔克全歼了英法联军,其实就像德军没有在斯大林格勒取得最后胜利一样,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

首先,元首就在5月24日下达了停止命令,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当然要执行,而且兵种司令官必须要领会领袖的意图,战争并非单纯地消灭敌军,还有其他多种目的包含在里面。就算是哈尔德下令向敦刻尔克开进,然而一线军官都知道元首的命令,谁会理会一个小小的哈尔德呢?如果元首是大海,那么这个所谓的哈尔德就是尘埃,没有元首,他连一辆坦克都开不到法国境内,你信不?

从面相学角度分析,哈尔德面相不善,不温和,都没有戈培尔那种忠诚,这样的指挥官,元首要你何用?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必须听从上级的命令,每个人都会有战役战略的判断,但是不可能让一名下士左右了上校的判断,哈尔德相对于元首也是一样。其他的盟军五百门反坦克炮、750门高射炮和1200门大炮我都不考虑。我就说你哈尔德的地位问题。

第二,从战术角度分析,装甲部队尽管机动能力好,但是当时的装甲兵必须是步坦协同,坦克的速度其实要关照步兵的速度,德军上千辆坦克要机动到海滩,时间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第三,德军的情报工作并不好,高层指挥官并不知道欧洲战场上的英法联军部署情况,万一在敦刻尔克东部某地,还有其他兵力伏击怎么办?所以我设计当时的元首也有这个顾虑。

第四,德国已经通过闪电战战术拿下了波兰、阿登高地等地,陆军的地位很高,其他军种并不希望陆军继续抢功,这可能是敦刻尔克法军生存的另一大原因。敌人内部的矛盾,往往都是我方值得利用的,这是金一南老师的观点,用在敦刻尔克同样适用。

因此,看待敦刻尔克也不能使用单纯军事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在中国总被批判,是因为它真的不好使,在任何年代都不好使。我们分析外军战例,当然必须要克服这种观点,从而致敬伟人。


敦刻尔克: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

敦刻尔克陷入德军重围的盟军

似乎逃不掉了!1940年5月24日,40多万英法盟军被逼退到法国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佛兰德斯海岸。希特勒的坦克先遣部队只在10里之外,两军之间几乎毫无屏障。然而,被围困的部队终究获救了。到了仅仅12天之后的6月4日,超过33.8万名官兵在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拯救行动中,安全撤回到了英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之一。敦刻尔克大撤退纪念碑

敦刻尔克,将永远作为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而被铭刻在勇气与不屈服的纪念碑上,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临危不惧、随机应变、克服逆境的能力。敦刻尔克,唯有奇迹,才能改变历史;能存活下来,才是胜利!影片《敦刻尔克》中的撤退场景

在2017年,有两部以敦刻尔克为背景的影片《敦刻尔克》、《至暗时刻》,分别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奖项。

而英国名演员加里.奥德曼更凭《至暗时刻》中扮演的温斯顿.丘吉尔首相角色,获得当年奥斯卡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演奖。一切,就如他在《至暗时刻》中所说:「如果英国悠久的历史必将终结的话,那就让历史随著前赴后继的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彻底终结吧。」「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是坚持前进的勇气。」敦刻尔克战役地图

敦刻尔克战役

敦刻尔克战役,又称敦刻尔克大撤退,是1940年5月26日—6月4日,盟军在欧洲大陆所作的一次战略性撤退。纳粹德国军队在瓦解法国马奇诺防线后快速包抄英法盟军,盟军撤至敦刻尔克(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的港口)一线,为避免被德军围歼,执行了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名为「发电机」行动。

此役,德军投入兵力约80万人、盟军约40万人。盟军总计68,000人伤亡、俘虏或失踪,其中34,000人被俘、6艘驱逐舰及200艘以上小船沉没。在撤退过程中,英国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了激烈的空战,177架飞机被击落(106架战机、60名飞行员阵亡)。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德军方面有10,252人阵亡、42,000人受伤、8,467人失踪。德国虽获得压倒性胜利,但最终英国仍得以动员各种大小船只,将近40万名盟军士兵传奇般的撤离欧陆。

大英帝国通过这次史诗性的撤退行动成功挽救了大量身经百战的兵力,他们成为4年后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根本。但盟军所有的重型装备都遗留在敦刻尔克海岸,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严重不足。由于许多地勤人员无法及时备战,亦导致不列颠空战初期的失利。德军进攻波兰

战役背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借「闪电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柏林宣战,但英法联军主要守在马其诺防线后,除了萨尔攻势外,没有积极出兵支援波兰。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沦陷,此时英法两国只是空洞的谴责德国。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出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悄然绕过马其诺防线,分成A、B两个集团军群大举进攻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西欧低地国家和法国。

德军的主攻,由左翼A集团军群麾下强大的装甲力量担负,它们迅速穿越之前被视为坦克无法通过的阿登森林山区,朝马其诺防线北端猛攻,这大出正向比利时进军准备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盟军所料。

仅10多天时间,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腹地,直击英吉利海峡岸边,部署于法国北部的盟军被围困在佛兰德斯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名英法盟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方向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此时成为盟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希特勒与德军将帅

希特勒命令德军装甲师「停止前进」

当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朝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合围,德军装甲师最近的坦克距离港口仅10英里之际,5月24日,势头正猛的德军虎狼之师却接到了元首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

这道命令后来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二战战史学者认为这是希特勒在二战时期不该犯下的战略性错误之一。但从德军统帅部角度而言,希特勒的「停止前进」命令也不无道理。

首先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已遭较大消耗的装甲部队实力。德军统帅部曾计划由B集团军完成最后包围,盟军反击的战果虽不大,但足以加重保守的德军最高层将领对部队损耗的担心,而且快速突进的装甲师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希特勒在视察A集团军司令部后,得出有必要令突前的装甲师停止前进,阻挡敌军突围。

其次,纳粹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元帅夸口只凭空军足以消灭包围圈中的盟军。

还有,可能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是,元首担心德军会困于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地带陷入阵地战,从而无法快速阻截英法主力部队的撤退。

最后,一种推断是希特勒有政治上的盘算,他有意放让一部分英军撤回本土,创造与英国议和的条件。

但是不管怎样,元首的命令受到了前线德军装甲师指挥官的反对,他们坚信应该继续前进。

结果,英法盟军在德军B集团军的压迫下被迫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欲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尽管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完成包抄。

当时,盟军正为生存苦战,于是大力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带的防御阵地。到5月27日,德军为阻止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有组织的顽强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盟军得以迟滞德军攻势,并且为主力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敦刻尔克海滩上等待撤退的的盟军

敦刻尔克大撤退过程

1940年5月20日,德军切断了法国北部英法盟军与南部法军的联系,盟军3个集团军约40个师被分割包围在法、比边境的佛兰德斯地区。随后,德军抵近英吉利海峡沿岸,盟军被压缩在宽50公里的敦刻尔克周边滨海地区。

其实早在5月20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子爵(John Vereker, 6th Viscount Gort)就提出撤退,希望每天撤退10,000人。5月26日,皇家海军下令启动撤退行动。

但是英军的撤退计划面临著严峻复杂的难题。德国空军在敦刻尔克港区内击沉许多船只,威胁进出水道的安全;在附近海域出没的德军潜艇也大幅威胁水面船只的安全;敦刻尔克西面的沙滩区水深不足,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和运输舰只能停泊在滩头1英里之外的海面;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英国能够动用的船只数量实在太少。影片《敦刻尔克》撤退场景

盟军的撤退计划由驻节多佛的皇家海军伯特伦.拉姆齐中将指挥执行。他的第一个军令是调动车辆,将食物和医疗设备送往多佛,策应不日撤回的大批军队;接著,加紧建立通讯网,以维持海上行动的顺利。

5月27日,戈林元帅的空军猛烈轰炸敦刻尔克,将港口炸成一片废墟,盟军撤退艰难。英国海军军舰又因吃水深,无法靠近海滩,撤退速度较慢,第一天只撤出了7,000多人。

此刻,危局正如影片《敦刻尔克》中两位皇家海军军官的一段对话:「丘吉尔想带回多少人?丘吉尔想带回三万人,拉姆齐想带回四万人。可这片海滩上有四十五万人,我们尽力而为吧。」

伦敦当局最乐观的估计是,能够将45,000名部队于德军占领海滩区前安全撤出。然而以第一天的作业效率来看,至少要40天才能将所有人员撤离。影片《敦刻尔克》中赶来救援的英国民间小快艇

情急之下,拉姆齐中将紧急呼吁英国平民火速提供船只,加入到海上营救行列。一夜之间,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应召而来,他们驾著超过850艘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四家游艇、内河船只等,冒著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炮火打击,穿梭于风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峡之间,将一批批盟军官兵送回英伦三岛。

同时,丘吉尔首相命令英军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持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

5月28日,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近17,000人撤离。德军发觉盟军开始撤退后,立即加强地面攻势,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

在影片《至暗时刻》里,见证这惨烈一幕的是丘吉尔首相从伦敦白厅作战室给前方发去的一道冷酷的电令:「致尼科尔森准将及三十旅全体将士,你们每存活在世界上一小时,都是对敦刻尔克我军的最大支持,很遗憾,你们不能撤退。我重申,你们绝不能撤退。」拚死阻击德军重兵的英国士兵

英军竭尽全力地坚守其东、西侧战线,以保持向海峡沿岸撤退的通道,并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各式各样的小船充当摆渡,还将卡车沉入海中,作为海滩延伸入海的登船栈桥。德军投掷的炸弹在海边沙滩上爆炸威力大减。

5月29日,撤出了47,000人,每小时有2,000名官兵被送离法国海岸。

5月30日,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再次阻止了德军突袭,盟军撤出近50,000多人。

5月31日,撤退人数达到68,000人。登上军舰准备撤回本土的英军官兵

德军沿著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在逐步缩小,却无力遏止盟军加快从海上撤走部队。英国皇家空军为掩护地面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展开空中掩护,强有力的反击了德军空袭。德军空军的攻击虽造成惨重损失,6月1日,仍有60,000多人撤出。

因为德军持续空袭和日见逼近敦刻尔克海滩的炮火,6月2日起,撤退转而利用夜间发起。其后3天,盟军利用黑夜的掩护每天将26,000人撤往英国。

6月4日,德军总攻敦刻尔克,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退的40,000名法军不幸被俘。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历时9天共有338,226人从法国撤至英国。其中英军约215,000人、法军约95,000人、比利时军约33,000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联合动用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各种舰船861艘,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大家舍生忘死,短短10天就把近34万大军从危急存亡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精锐战力。涉过海滩艰难走向救援战舰的盟军

在撤退中,英法盟军将重装备全部丢弃,撤回本土的部队手中只剩步枪和数百挺机枪等轻武器。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盟军共丢弃了近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000辆汽车、75,000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000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及50万吨军需物资。

英法联军有40,000余人被俘,还有28,000余人死伤。在撤退中,一艘被征用的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遭德军炸沉,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死亡,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遇难人数还多。英国老百姓走上街头欢迎死里逃生的子弟兵

在影片《敦刻尔克》里,这些惊心动魄的历险被高度浓缩成两段对话。一次是一名英国陆军军官和海军军官在敦刻尔克海岸边,「丘吉尔得到了他的三万人,还要加上一些,三十多万人。还不止,我要留下来帮助法国人。」另一次是死里逃生回到英伦三岛的士兵和欢迎他们的英国老百姓之间,「士兵们干得不错,辛苦了。我们只不过是逃了生而已,这就不错了。」发誓孤军奋战到底的丘吉尔首相

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1940年6月4日,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下议院发表了名垂史册的《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演讲。谈到敦刻尔克的历史意义时,他说:「但是我们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次援救却孕育著胜利。」影片《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

在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的国家沦为纳粹占领区的至暗时刻,丘吉尔以慷慨激昂的战士姿态,向自己的人民、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和全世界,雄辩的表达了大英帝国将独自奋战的不屈决心。他说:「即使是欧洲的大片土地和许多文明古国已或即将沦于盖世太保及一切可憎的纳粹机构之手,我们也不会气馁,也不会屈服,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在法国国土上作战,要在各个海洋上作战。」

对即将迎来的不列颠战役,丘吉尔发誓:「我们的空军将越战越强,越战越有信心,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捍卫我国本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作战,在田野、在山上,在街头作战,我们在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们饥寒交迫,我们所有由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直到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到了,新大陆将挺身而出,以其全部力量支援旧世界,解放旧世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