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排名不分先后。

正山小种,世界红茶鼻祖

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武夷山桐木村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历史上该茶以武夷星村为集散地,并通过厦门口岸出口到海外,主要是欧洲。

所谓机缘是因茶青存储不当导致发酵过度(此前茶青用于制作绿茶),茶农将错就错使用松木烟熏将其制成干茶。新茶在香味、口感上与绿茶差异非常大,初未在当地获得认可。茶农怀著忐忑的心情将其委托给星村茶庄代售。茶农见干茶色泽乌黑,于是称为「乌茶」。「乌」、「黑」同义,当地语言中未使用「黑」,用「乌」表示黑。

这批茶辗转来到英国,出乎意料的是英国人尤其喜爱这种烟熏发酵茶。于是「乌茶Black Tea」便随著英国人的扩张脚步开始风靡全球。

大红袍,称为「茶王之王」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两则摘要体现一下大红袍的王者风范。

1、国礼大红袍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赠送他四两的大红袍母株茶叶。由于尼克松不知大红袍母株产量少而极为珍贵。周恩来后来为此对尼克松解释,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把大红袍由来告知,闻说尼克松听后对此肃然起敬。

2、国家博物馆收藏大红袍

2007年10月10日,「乌龙之祖 国茶巅峰——— 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举行,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中国茶叶享誉世界,大红袍先是作为国礼赠送尼克松总统,后又视作文物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足以证明其名不虚传。

==============================

欢迎关注【丹岳茶社】,这里记录茶与生活,分享茶的故事。


大红袍最出名


最出名,肯定是大红袍。但其实大红袍只是1000多种武夷岩茶之一

而且买大红袍为伴手礼的时候也要注意,像香槟一样,武夷岩茶也是有「原产地保护认证」的:只有在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区里(生长),按照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的,才能被称为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区 由两大块区域构成:

1、武夷岩茶名岩产区:特指 武夷山风景区内 面积70平方公里,东至崇阳溪 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 北至黄柏溪的区域

2、武夷岩茶丹岩产区:武夷山市行政区域范围的其他地区

而茶人们 对 武夷岩茶的原产地保护区也是有偏(等)好(级)的:产于名岩产区 特别是正岩产区的茶 岩韵正,离得越远 岩韵递减,距离再远点。。。抱歉。。。,没「岩」了 就别找「韵」了。。。

岩韵的「岩」特指武夷岩茶名岩产区,正岩和岩茶产区的 岩:武夷山脉群峰相连 峡谷纵横,8000万年前形成的火山岩 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通气(水)性好,全山流淌的山泉水,与堪称一绝的丹霞地貌,不负 「碧水丹山」 的美誉,也是 「岩骨花香」 的 「岩骨」 的根本,也赋予了武夷岩茶每一泡都千变万化的「骨」与」气「。

而武夷山景区的 原始自然生态和风貌,不仅 赢得了「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美誉,更为成长于其中各种动植物,当然也包括 茶,提供了较为自然的成长生态环境:在 正岩或岩茶产区里,是看不到广告片里连绵的茶园和茶山的:茶树间或的 「插」在悬崖峭壁之间(此处曰「石座作法」),终年与参天古树和丛林野花野草为伴,增加了采摘的困难(多数采用人工采摘,将茶青背下山),却少了些施肥和除虫的烦恼(基本上少肥,少农药),而这样的环境熏陶与长成,对 「岩骨花香」 的「花香」是有很大贡献的,也赋予了武夷岩茶更深层次的千种风味。

不止如此,武夷岩茶的「讲究」,在于其命名 到了 「山场名」 + 「品种名」的程度。

与其他中国的主流大类茶以大致的地理产区分类(如:信阳毛尖,西湖龙井),或以工艺制法分类(如祁红金针,祁红香螺)不同,武夷岩茶的命名,则细分到了 「山场名」+「品种名」,如:

- 慧苑坑水仙,慧苑坑是山场,水仙是品种;

- 马头岩肉桂(俗称「马肉」),马头岩是山场,肉桂是品种;

- 莲花峰水仙,莲花峰是山场,水仙是品种。

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其实来源于武夷岩茶生长的特殊地质环境「山场」。

在武夷岩茶的山场环境中,以土壤条件最为重要。陆羽的《茶经》中有「(茶)上者生烂石」的说法,即,上等的茶是生长在烂石土壤中的。而武夷岩茶正是生于烂石中。这也造就了武夷岩茶的独特命名体系,与「山场」说法与概念的由来。

通过对比正岩山场(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区核心产区的简称)土质与外山土壤的比对发现:作为茶树正常生长的必须营养物质(氮、磷、锰和有机质)含量,两者差异并不大;而PH值,钾、锌、镁等营养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两者差异十分显著。显然,这正式导致正岩茶与外山茶品质差异的直接原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说的没错。根据对种植在正岩山场与外山山场想同的茶树品种的比较分析,两种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儿茶素总量的差异不大,但水浸出物的差异显著(茶汤的风味与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的轻重)这几个指标的差异极显著。这是造成正岩茶与外山茶在香气、滋味、口感、韵味、耐泡度等多方面的表现不同,这不但造就了正岩茶与外山茶的根本差别,也成就了即使同为正岩茶,因为其所处的山场不同,其风味也大大不同。

以肉桂为例,同为核心产区的正岩肉桂,武夷鸡公岩肉桂与莲花峰肉桂,因为所处山场的不同,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味与特色:

- 鸡公岩肉桂,相当」霸道「,开杯入鼻桂皮香气卓越,辛锐持久;

- 莲花峰肉桂,则相对柔和,桂皮香气之外,更显著的是花果香和清爽的草木香。

武夷岩茶的」山场「和「岩韵」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山场「不同,」岩韵「不同。喝懂了山场,你就能真正理解「岩韵」;理解了「岩韵」,也就明白了山场。


武夷山最出名的茶肯定是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茶经》亦指出,石砾地才能出优质茶!

桐木关正山小种,武夷大红袍,武夷红茶,金骏眉也是不错的武夷山名优茶。


武夷山的 大红袍 最出名。

当然,贡品大红袍不是普通大众能喝得到的,所以市场上大红袍品质参差不齐,贵的几千一斤,便宜的几百甚至几十 1斤不等。

大红袍的口感比较厚重、浓烈,适合冬天喝。个人觉得,夏天或者女士,还是正山小种比较温和适宜。


那一定是有故事的印象「大红袍」。

2018年11月2日美国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在纽瓦克隆重举办

受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政府邀请参加北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养一方百姓】栏目纽瓦克报道 【养一方百姓】栏目全程跟踪报道

受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政府邀请;参加美国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福建茶叶代表团由中国福建长乐机场起飞;经停香港机场;从香港国际机场直飞美国纽瓦克国际机场。


当然是大红袍,肉桂,水仙


来武夷山请你喝大红袍吧,各种口味都试试,错不了,以后出去不会买到次的。


武夷山著名茶叶有两种:大红袍金骏眉


水仙,肉桂,纯种大红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