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91.jpg

「妈妈(爸爸),我怕怕」

每当孩子对你说出这句话时,你会如何回应他呢?

是会觉得他是在撒娇,还是觉得孩子不够勇敢?

 

其实在成长过程中,对某些特定事物感到恐惧是正常发展的一部份,孩子们会出现害怕的反应多半是因为对于事物的不了解或无法控制。而随著年纪的增长,孩子对周遭的环境愈来愈了解后,害怕的事情也会随之改变。以下将列出孩子在各阶段可能害怕的事物,以及家长该如何从旁协助,让孩子度过这段害怕期。

 

 

 

tim-bish-171738-unsplash.jpg

1~2岁

*害怕陌生人

*害怕陌生的环境

 

建议爸妈可以把喜欢跟不喜欢的事情放在一起,让孩子对他害怕的东西形成良性的反射。举例来说,如果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以引导他去看新奇的事物,激发他的好奇心,转移他的注意力。

 

3~4岁

*害怕坐马桶

*害怕自己睡

*害怕剪头发

*害怕黑暗的环境

*害怕大声

 

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开始接触一些大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可是却还没办法完全适应。其中最多数的孩子都会害怕坐马桶,觉得坐在上面会不会掉下去?这时候,爸妈别一味的强迫孩子去习惯,或许可以尝试在马桶上放一颗球,教导孩子这是安全的。

 

20181118_181123_0017.jpg

5~7岁

*害怕黑暗的环境

*害怕坏人

*害怕自己睡觉

*害怕昆虫动物

*害怕上台表演

 

180285.jpg

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往外探索世界,对外面充满著好奇心,也会有许多的幻想。同时,因为开始进入学校生活,会接触到大量的人群,可能会开始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或表演。

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去上一些自我训练的课程,例如学习魔术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借由魔术表演,培养勇于表达,展现自我的魅力,因为学魔术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能够上台演出,大方秀出自己。

 

8岁以上

*害怕一个人

*害怕没有朋友

 

这阶段的孩子已经进入成长的过渡期,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婴儿,也逐渐明白许多道理。这时候,同侪就变得非常重要,可以教导孩子如何做沟通,让他们在往后的阶段更容易地与人相处。

 

 

 

180287.jpg

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事情,就算成了大人也是一样。而身为家长,我们不能总以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心情。与其对孩子百般恐吓或嘲讽,不如试著理解孩子的恐惧,陪伴他一起正向的度过这段日子,让孩子有个快乐的「儿童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