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许多方面又多有创新。

数学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圆周率的推算又是古代数学发展最显著的成就。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和其他相关问题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演算法。刘徽所运用的初步的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非常可贵。祖冲之则更进一步精确推算了圆周率,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两个数值之间,并提出其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在世界科技史上竟千年无人超越。他还著有《缀术》,并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农学成就当首推《齐民要术》。自古以来,我国就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很发达。据《汉书·艺文志》记录,西汉以前共有九种农书。《胜之书》是西汉农书,但已散佚,就靠一些农政书籍尤其是《齐民要术》的引文,人们才能知其残句。《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贾思勰的这部著作集中、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学成就,尤其是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生产经验。贾思勰治学严谨,「采捃(jùn,摘取)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最终写成这部农学的科学著作。

地理学也是我国古代深得重视的学科。西汉时期,人们已能绘制精确的地图。东汉时,桑钦著《水经》。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裴秀、北魏郦道元都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地理学家。裴秀绘制了《禹贡地域图》,「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他对历史地理认真研究,方有此作。在《禹贡地域图·序》中,他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水经》记载了137条河流,《水经注》补入一千多条,文字也扩充了几十倍,内容涉及面更广,其内容远远超出了河道、水文,包括了河道流经地域的历史变迁、经济状况、自然景观等诸多方面,而且文笔生动流畅。


如果要问战乱纷争不休的中国南北朝时代,有哪一样辉煌,亮眼到超越历史的境界,那必须就是科技!诸如《水经注》《齐民要术》这样的不朽经典,也不过是这个科技井喷时代里,灿烂群星中的几颗!

而更多科技成果,也许知名度不及这两部典籍,但论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人类科技史的震撼影响,丝毫不输!

比如一个堪称中国医学史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正是南朝道士身份的医学界陶弘景的心血宝典:《神农本草集注》。

如果单看名字,这本宝典似乎没什么了不起,它只是一个「集注」,是对汉代药学宝典《神农本草经》的修订整理。难道这就好比写小说的翻写前人的经典?要这么想就错了,事实是,这是中医里的传统药学,一次无比重要的升级!

自汉代至中国南北朝这段历史,是传统的中医,遭受剧烈冲击的年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般,从东汉时期起,新型的草原瘟疫等各种疫病,就曾经在中华大地泛滥成灾,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新型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一直到南朝之前,这些医学的进步,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的阶段,并未有系统的理论整理。而汉代这个看上去是经典的《神农本草经》,对照南北朝时期的医疗要求,其实也严重过时!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位叫陶弘景的道士,担当起这样一个重大的升级工作:重新修订《神农本草》。为这个选择,他付出的是几乎穷尽一生的探索,足迹遍布中国的名山大川,除了探求整理一切药物,更向各种专业人士求教,不但有向当时名医们的学习成果,甚至更有山野老农的经验传承,内容十分丰富。

而这样的心血也没有白费,这部号称「集注」的宝典,内容其实远远超越了原著:原著只涉及365种药物,且只按照上中下三品来分类,可以说十分粗线条。而陶弘景却直接大手笔,一口气扩展到730种药物,且按照药物的学科门类,分成了细化的七类。而且把药性分成了「寒」「微寒」「大寒」「温」「平温」「微温」「大温」「大热」八种,这一理念一直延续到今日的中医治疗!

而对于普遍患者来说,这部宝典更做了一个堪称方便快捷的便利贡献:开列出八十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且语言通俗易懂,不单方便患者们买药抓药,更方便临床医生用药。如果说在这本书之前,医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高高的门槛,那么从这本书开始,就变得方便的多。

只要我们参考一下南北朝以前,中国大地瘟疫肆虐的状况,再看看南北朝以前,诸多中国名人的寿命,就知道这样一部奇书,对于解决国人最基本生活问题,有多大的贡献。只此一样,陶弘景道士就与华佗张仲景一样,当得起后世千年的景仰!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许多方面又多有创新。

数学: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圆周率的推算又是古代数学发展最显著的成就。刘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曹魏末年,他撰成《九章算术注》,为计算圆周率和其他相关问题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演算法。刘徽所运用的初步的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非常可贵。祖冲之则更进一步精确推算了圆周率,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两个数值之间,并提出其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在世界科技史上竟千年无人超越。他还著有《缀术》,并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农学:成就当首推《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贾思勰的这部著作集中、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学成就,尤其是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生产经验。

地理学:东汉时,桑钦著《水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水经》记载了137条河流,《水经注》补入一千多条,文字也扩充了几十倍,内容涉及面更广,其内容远远超出了河道、水文,包括了河道流经地域的历史变迁、经济状况、自然景观等诸多方面,而且文笔生动流畅。

医药学:东晋的葛洪著著有《肘后救卒方》,提出了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并最早对天花、恙虫病等传染病作了记载。

天文学:东晋的虞喜著《安天论》,观察到太阳从第一年冬至运行到第二年冬至是,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历法方面,有刘宋时期何承天制定《元嘉历》,祖冲之的《大明历》,使用了岁差的发现。


南朝祖冲之是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是 北朝(北魏和东魏)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是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著有 《水经注》一书, 是 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第七位;南北朝的灌钢法极大的提高了剑的柔韧度与强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