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在进入正题之前,大家可以先花一点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健身生涯,你究竟为什么健身?

是因为最近工作压力大胡吃海塞长胖了?是为了减肥成功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男神/女神?是为了在某一项运动中能有更好的表现?我只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一点?我想拥有人鱼线/马甲线,自己会看著很舒服?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因和动力去开始健身这项爱好。但是,在开始健身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如下情景:

  1. 买了全套的专业健身装备,下定决心每天用各种APP打卡,每天去健身房做全套的训练。坚持了一个月了但是为什么看不见效果?
  2. 可能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健身房,久而久之也就荒废了,直到多年后的一天又会回到第一阶段。用我朋友的一句名言「你是怎么坚持每天都能去健身房的?我现在上健身房的心境跟上坟似的」。
  3. 我每天都有坚持去健身房啊,每天一个小时也算是很累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

以上只是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总结一句话就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见效果?」或者「去健身房真的好累啊,真的每次想到健身房就头痛,你是怎么坚持的?」

这张是我的朋友圈壁纸,每次刷手机往下拉的时候都会看见这个,然后就会想想自己真的没有比刷朋友圈更有趣的事情做了吗?

根据我多年混迹健身房的经验,不同的健身人群不同的健身心里。有的人只是觉得能和健身沾边让自己感觉很好:今天穿著新运动服新装备来健身房了,稍微活动一下掏出手机美美的自拍几张,发个朋友圈「最近又胖了,出出汗感觉真好」。再或者坐到器械区用低重量没做了两组就开始玩儿手机打电话,你要是这时候问他还有几组做完,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快了,还有两组,马上」。还有的人属于自我颁奖型的,可能活动量没有多少,或者负重没有多少,健完身之后就会对自己说,今天健身不错,累死我了,晚上咱们吃火锅去?当然,我最喜欢的并且必不可少的还是健身房默不作声的大佬们,每天都会默默打卡,从来都不摔器械,自己练完会用毛巾把汗渍擦掉,看见你最后力竭组会默默站到你旁边并且做出保护动作的准备,在这里向我遇到过的前辈榜样们致敬!

当然,说了很多这些现象不是为了批判这些「不努力」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健身态度和信条,也都应当被理解和尊重。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帮助那些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能在给自己身材一个蜕变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或者不知道如何下决心的人看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健身现状很满意,没毛病,现在就关上手机愉快撸铁去吧!但是对于那些苦于找不到健身方法或者缺乏维持长期健身动力的人,今天给大家分享我健身的一个心得:健身心流。


何谓心流?

所谓「心流」(mind flow)指的是当我们处于「区域内」时,注意力如此的集中,以至于其他东西都消失了。这也被定义为「一种我们感觉最好、表现也最好的最佳感知状态」。我们的行动与意识开始融合,渐渐感觉不到自我与时间,包括生理、心理在内的所有层次的表现都达到了高峰。在上述中,所有「其他东西」消失之后,所带来的就是四大特性:无自我性(selflessness)、无时间性(timelessness)、无刻意性(Effortlessness)、丰富性(Richness)。

说通俗一点,你想一想自己玩游戏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看小说的,逛街购物的时候,都会不知不觉的就好几个小时了,甚至根本不会注意到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反应过来才会觉得自己很久没喝水了,或者很累了,需要吃饭或者进行其他必要活动了,当然这些都是被动性的接受型心流。心流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型创造性心流,比如大家有没有曾经经历过学习或者工作效率爆表的时候?不管是为了赶作业的deadline还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感觉几个小时内就能完成自己曾经一天的工作?

这就是心流的威力,当你沉浸心流的时候,行动和意识会慢慢开始融合,从而提升自己生理加心理所有层次的表现。所以如果把心流和健身加以有机统一,你唯一需要担心只是如何不要再健身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这里讲讲我自身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我在课业不忙的时候每周稳定健身运动时间超过20小时。每周一到周五,每天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健身房,一周之内不固定早上起来空腹跑两到三次十公里,周六下午踢球。现在的状态就是,每天要是不运动或者锻炼真的是浑身难受,最近毕业季要忙很多论文的工作,真的是不锻炼就是随随便便刷夜通宵的节奏哇,转过头来睡一觉继续肝论文。

说回健身房,基本上我为了不在健身房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开始撸铁之前我会提前计划好每天的任务,并且定一个三个小时的倒计时(当然要是那天没别的事情就无所谓了)然后开始每天的健身。不管练哪个部位,都能找到很好的感觉,每一个动作的准确性,肌肉的控制和对热身好了上大重量之后感受肌肉的泵感。在健身房的每时每刻如果都能保证高专注性,不仅可以保证训练动作的到位和规范,也可以保证在做大重量训练的时候避免受伤(这个真的很重要,锻炼受伤真的很要命,没做好充足的准备千万别随遇挑战自己没有尝试过的大重量,哪怕动作不那么标准也别受伤)。

所以,想到达到对于健身上瘾的程度,真的需要很好的计划性和实效性。首先就是计划性,对我个人来说,每周每天都会练一个部位,分别是:胸,腿,背(三个大肌群),手臂,肩膀。顺序不那么重要,根据自己感觉可以随时调整。每个部位3-5个动作左右,每个动作一共8组:包括两组热身组(每组10rep),三组普通组(每组10-12)还有三组超级组(最多3-5rep)。明确了每次去健身房的任务,就不会有那种「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嘛」的想法了,算上健身前后的热身拉伸什么的,两到三个小时完成这么多也算不少了。

接下来就是实效性,也是为什么达到心流是健身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每一组的训练中,无时不刻的高度注意力集中才可以强化每一个动作的肌肉记忆、感受肌肉的intention, 从而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就好像你在打游戏的时候全神贯注的时刻扫面著游戏中任何一个细节,在健身的时候就会变成,你的意识完全的集中在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每一束肌纤维的伸缩。

健身小帖士:你可以把重物想像成等重量的草原羊肉,然后需要你搬到火上去烤,亲测在超级组的时候真的能多做两个

在具备一定健身基础的情况下(有自己相对详尽的健身计划,知道一些动作要领,包括人体运动的基本常识等等),就要开始体会释放自己的野性,同时加以和心流的要领相融合,release the best inside。 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分享一下帮助达到心流的一些小心得和小技巧。


如何达到心流?

首先就是对于自己状态的「转换」 (The Switch)。对于我来说,从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装转换到高强度的健身训练中不是一件可以瞬间达到的事情。同样,如果不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准备,很容易就产生明明自己的状态还停留在学习工作模式,此时却要马上进行运动模式,难免会造成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不适应(就好像你睡著正香的时候,有人把你拉起来跑百米),所以才会产生「去健身房=很痛苦」的感觉,久而久之肯定甚至一想到去健身房就会有心理上的厌恶感,健身又怎么能长久呢?

对于身心两个方面的转换,身体上就不用多说了,做任何运动前都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拉伸等,一是确保自己的身体慢慢切换到运动状态,二是舒展肌肉筋骨避免运动中受伤。重点说说心理上的转换,第一就是去健身房的心理,每次去健身房前,都要拷问一下自己究竟为什么去健身?这个理由觉得是坚持健身长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比如说有人去健身房只是为了消化最近胡吃海塞的肥肉,那很有可能当你自认为吃的没那么油腻的时候就不会再有动力去健身房了。再比如说有人觉得去健身房要练肌肉,腹肌人鱼线马甲线,可能练了一个月,并没有的到自己想要的健身结果,想想也就算了。

健身从来不是一个实效性的项目,不像学习考试,临时抱佛脚也有可能考出好成绩。要是真的想有看得见的成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除了健身房以外要从饮食休息同步注意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这些技巧或多或少因人而异能帮助你们更快的进入心流的状态:

1. 培养一种「仪式感」:

就像任何一种宗教,每个活动都有一种仪式,一起唱诗,静心祷告,将动物杀死献祭给山神等等。从这些具有「精神力」的意识中,人们的意识会逐渐变得清晰和统一。同理,大家也可以在健身中建立自己的仪式感,从内心深处建立一个健身是一个自己非常情愿去做的神圣活动,而不是一种累赘或者负担。

就我自己来说,每次到了健身房的时间,首先都会再去健身房的路上重复同一首歌(对于我自己来说就是Take me out - Franz Ferdinand, 当然歌曲根据自己喜好来,能让自己真正的振作起来或者兴奋起来的都可以),然后就是在更衣室里面换好衣服之后不著急马上开始运动,花个几分钟坐下来调整一下呼吸,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完全抛开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取而代之的是唤醒自己心里面沉睡的那只野兽,就好像古代人们会虔诚的相信神明会赐予人力量,只不过在健身房,你需要的力量只能自己给。

有了仪式感,每次健身前完成好的自己的「转换」,让自己进入那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沉浸在当下的每一环节的健身里。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光你的健身质量会明显提高,同时你对健身的态度会发生极大的转变,而这个对于健身态度转变才是能长久坚持健身的关键。

2. 试著找一个靠谱的健身「肌友」:

可以尝试著找一个跟你有相同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肌友,每天相互监督。一来可以在健身模式上有一个比较好的循环(A做的时候,B可以休息并且提供保护,如此循环),二来就是一旦这种模式稳定下来,更加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去健身房了。很骄傲并且遗憾的说,我并没有自己的肌友,因为都没我能坚持,但是摸著良心说有的时候自己也会因为各种事情不断的给自己找理由不去健身房或者心猿意马。

总之如果你找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那就不要浪费了,每天相互监督和共同进步吧。当然如果要是你的小伙伴跟你说练完了吃火锅去的时候,记得明确拒绝。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图片源自网路,侵删

3. 养成习惯,而不是把每天去健身房当成一个成就:

有很多人都会把去健身房当成一个很骄傲的事情,能坚持的话肯定值得表扬,但是,自己从心里应该把去健身房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家多少都会见过在健身房随便练练然后拍照朋友圈走人的情景,能抽出时间走进健身房固然很好,但是倘若自己从心里觉得来了健身房是一种荣誉,反而更难以坚持。当你把一件事情看清荣誉或者一个高标准的时候,往往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普遍性。

假如你坚持了很久健身,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些事情没能去健身房。如果你把去健身房看成一个成就来说,你可能会觉得,我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了,很不容易,再加上今天确实有什么什么事情,开个例外好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往往这种事情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然后某天又发奋图强洗心革面的「周期性健身」的现象。

我现在已经把健身当作是吃饭睡觉呼吸一样的事情了,去健身房是工作日必备的活动之一,偶尔因为一些事情实在去不了真的会浑身难受。我觉得让我更加受益的是因为我把健身运动几乎当做我每天的必备活动之一,所以有一些生活习惯也不断的为之改变,比如说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对于做事情的坚持和高度专注,我个人也觉得这些也才算是健身的精华,能带给人内心精神和生活质量层面上质的飞跃,而不仅仅只停留在肉体上的改变。

图片源自网路,侵删

4. 适当的激励机制:

不管是在刚开始还是健身了一段时间遇到了瓶颈期,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可以帮只大家度过瓶颈期的。 比如说对于刚开始健身的人(尤其是平时基本不运动的人)来说健身真的很不习惯,健身可能有一段时间在谈不上愉悦的同时甚至让人觉得枯燥,无聊,浪费时间。 如果合理的制定计划和激励机制,在能激励自己的坚持的同时,还会给自身产生愉悦的感觉(毕竟尝到了甜头嘛)。

不过关于奖励的具体设置必须要强调一下不是奖励自己美其名曰的「欺骗餐」,有很多人都会认为每周几次的欺骗餐在健身中可以促进健身动力。相信我,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使用欺骗餐这个激励机制。记住,为什么叫它欺骗餐,因为你吃到最后才会发现,你真正在欺骗的只是你自己。

首先来说,如果你规律饮食已经成型(每天的蛋白,蔬菜,碳水化物,新鲜水果,脂肪等),突然胡吃海塞的去吃自己平时想吃不敢吃的东西,身体对于突如其来的改变反而会不适应,对肠胃也不是很好。其次,你自己会清楚的告诉自己这个只是用来「欺骗」自己胃的欺骗餐,所以你会无休止的吃,导致你不光吃了超过你当天需要摄入的热量,还会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健身在你的世界里是「魔鬼」的形象(尤其假如你是个吃货)。还有,别小看每一顿欺骗餐,它就是你健身了许久之后看不到成效的罪魁祸首!!!过度摄入的食物会被转化成脂肪,哪怕你一个星期吃一次,健身的成效都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但是看不到效果,这个是非常打击自己的积极性的。

那我自己来说,每次面对五花肉薯片烧烤火锅的诱惑时,我都会摸摸自己的腹肌人鱼线,然后让自己做一个选择,是想要毫无疑义的吃一顿,还是想保住自己的劳动成果?当你看到自己的身材、生活、精神世界都因为健身而变得更好的时候,吃什么,真的那么重要么?

嗯,作为一个直男,我都想说,腹肌和人鱼线真的摸起来好舒服哇

写在最后的话

再次强调这篇文章是给想要获得更好健身成果但是觉得很难坚持下来的人看的,如果你已经很满意自己的健身方式请无视这篇文章,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对,哪怕你不健身,开心就好)。

小结一下,健身本来就是一项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效果并且体验到健身乐趣的项目,不要盲目的追求单一目的,从最开始如何热身开始学习,到人体肌肉组织结构,还有正确的锻炼动作,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并且调整好自己健身的状态,配合以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完美的身材肯定手到擒来。

是的,这就是我将近十个月系统性健身的变化。我知道你来你也行,还可能比我做的更好,有本事,你也来呀(皮)

最后推荐一本有关讲心流的书叫做《盗火》,这篇文章中所提到过的所有关于心流的概念和定义也都是均出于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下。肯定对你的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真心的爱上健身这项活动,当然不爱也没关系,爱生活就好了,祝大家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