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从他本人编写《汉书》中就可以看出。《汉书》有专门的《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同时《司马迁传》中写到了司马迁的生平,包括了《论六家之要指》《报任安书》两篇文章。但是也抄袭了《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内容,还把《史记》的目录完整地抄了下来。可见其对《史记》的肯定。当然也不全是赞扬班固对司马迁的批评主要有三点:1先黄老后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传》中引入了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一文,其核心即「先黄老而后六经」,这是班固认为不当的。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黄老和六经是什么。黄老就是道家的老子,六经就是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儒家和道家的先后顺序的争论。

2序游侠退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班固对司马迁褒扬郭解一类「以侠犯禁」触犯封建统治秩序的「奸雄」的态度提出批评。这里我们应该也很好理解,毕竟班固是「在职人员」要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3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个人,凭著自己的智能,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创业致富,本身的行为没有甚么不对。尚未发财的人应该力争上游;已经发财的人,可以尽情享受,即使生活奢侈,达到王侯一般的水准,也没有什么不对。班固认为应当学习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且说这些发财的人,生活奢侈,侯服玉食,是败俗伤化的事。我觉得这是班固唯一批评对的地方,但只对了一小半。谁不希望自己是个富豪,锦衣玉食享受生活。所以说司马迁的前半句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是不要在富有后尽情享受铺张浪费就行了。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说:以迁之博洽,不能以智自全。可见,班固认为司马迁学问品格都好,但是没有吸取历史教训,保全自身。但是,戏剧话的是,班固看到了司马迁「不能以智自全」,自己同样也是不能自全;更出奇的是,范晔在后汉书中同样,更是叹息班固,明明看到了司马迁的下场,自己却在同一个地方又跌倒了;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范晔后来也是同样的问题上有跌倒了。。。无语了,读史书时,经常感叹我们这三位大史学家的明知之而不能自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