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工程的,算是对校史比较了解。哈工程的实力就相当于哈军工的六分之一,题主居然还故意这么提问题。

财产分割

哈军工解体后主体分为军工六校:国防科大、哈工程、南理工、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已并入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防化指挥学院。

还有部分院系并入其他大学:当年的1系空军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组成西工大的三航。部分小院系专业并入海军工程大学和空军工程大学。

当年2013年的60年校庆是军工六校一起举办的校庆。

这是西工大立的「溯源石」,11号楼门前,当年的1系空军工程系。

这是南理工大学立的「溯源石」,21号楼门前,当年的2系炮兵工程系。

这是31号楼,算是哈工程的来源,当年的3系海军工程系。

这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立的「溯源石」,41号楼门前,4系装甲兵工程系。

这是工程兵工程学院立的「溯源石」,51号楼门前,5系工程兵工程系。

哈工程

我们学校就是当年的3系-海军工程系为主体在哈军工的一部分校址上组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还有哈军工的原子系整体归入哈船舶,(当年原子系差点被哈工大合并了!),这才造就现在的「三海一核」。

现在的哈工程校园也只是当年哈军工校园面积的三分之一,现在的51号楼都该被省军区占领者。

其实哈军工解体更符合国家的发展,当年哈军工也是「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按照陈庚大将的说法是,培养成熟一个院系就往全国分出去一个,就像炮兵工程系分出去变成了现在的南理工。

从哈军工走出了约300位将军,37名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人才。哈军工虽然消失了,但他分出去的高校依然在为中国国防作出重要的贡献。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说,哈军工厉害,如果哈军工能留到现在,不说其军校属性,应该是和清北一个级别的。说一说哈军工。

哈军工由来

哈军工的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为位于哈尔滨,所以大家都称为哈军工。1952年筹建,1953年开工建设。同年开始招生。陈庚大将为首任院长。

哈军工有多厉害

当年的哈军工建设是全国重点支持的,就如同现在的清华北大,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由于保密原因,很多实力不能对外公布,只说说校友里的顶尖人才。将军级300余位,院士40余人,省部级200人以上,企业高管千人以上,著名高校领导20余人。这种校友级别,对于只存在不到三十年的高校,你怎么看?

哈军工的拆分

1970年,哈军工拆分十个系分拆:分别成为下列院校:

空军系:西北工业大学

炮兵系:南京理工大学

海军系:哈尔滨工程大学

装甲兵系: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程兵系:工程兵工程学院

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

原子系:哈尔滨工程大学

导弹系: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大

计算机系:国防科大

电子系:国防科大

随后在原址上建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军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无论多强,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精神永存。
  1. 哈军工,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至1955年,已经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空军系、炮兵系、海军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计算机系、电子系。 目前在原校址建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
  2. 哈工程,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系哈军工留存的一部分。文革初期,在1966年,哈军工从部队编制裁撤,划为地方大学,改称:哈尔滨工程大学。1969年,由于中苏关系日益紧张,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原子系全建制、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形成了当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航天」的办学特色),空军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等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文革中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未能南迁的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归第六机械工业部(舰船部)领导。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1月8月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通过国家「211工程」高校之一。

  3. 哈工程是哈军工的众多儿子之一。
  4. 哈军工从1960年开始分建与扩建:将炮兵、装甲兵、工兵、防化兵工程系调出,扩建为单独的兵种工程技术学院,成为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一部分)和防化兵指挥工程学院;将空军工程系中的机场建筑、航空气象2专业和海军工程系中的舰炮、舰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5专业与空军、海军的学校合并,成为更完整更高级的工程技术院校,成为后来的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把空军工程系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
  5. 由此可见,今日的哈工程与当年的哈军工无论从办学规模,还是科研实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主体南迁,舰船工程系计划迁武汉,因在武汉没有找到合适的校址,赖在原址,组建了「武汉船舶工程学院」,严格地说,是「武汉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校区)」,1975年,六机部才下文件,更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这才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真正的历史!

注:1966年,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体制,空军工程系改称航空工程系,海军工程系改称舰船工程系,导弹工程系改称火箭工程系。因而,1970年解体时,根本不存在「海军工程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