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他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觉得「不无自得」好可爱啊,就想问一问啊。


东晋元帝四十多岁得了皇子。大臣们都上表祝贺。

大臣殷羡在贺表里写道:「皇子降世,普天同庆。臣无功受禄,非常惭愧。」(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赍)

晋元帝看完,笑著说「这事哪能让你有功?」(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南唐某位皇帝,儿子满月了,大臣也上表庆贺并称自己「深愧无功」,皇帝就也说了和晋元帝一样的话。

苏轼在《贺人洗儿词》中还引用到了这件事——「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深愧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

明孝宗非常在意大臣对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孝宗觉得画师吴伟画技高超,下令赐给吴画师一些绸缎,并且嘱咐他:「急持去,勿使酸子知道。」(拿完就快走,不要让那些腐儒知道我赐你东西)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天成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挈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哼!我只是一个穷苦的百姓,是你们硬要拉著我当皇帝的!

—— 大萌太祖朱八八


大魏文帝和黄权。

子桓也是熊孩子啊!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雍正


顺治并非一直都是苦情人设,他其实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

下图来自杨碧云的论文《吴伟业仕清心态考论》。

这段轶事被谈迁记载在《北游录》里,谈迁老先生以呕心沥血修《国榷》闻名,不过苦大仇深之余也非常喜欢记录清朝皇帝的八卦,从买水果买皮草花了多少钱,到皇帝前世是僧人的传言(这个传言实际上在顺治信佛之前就存在了),简直事无巨细。

顺治和那些明朝遗留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否出仕)的关系也是很微妙且复杂,这个问题要挖掘起来就是个大工程了。
木匠皇帝朱由校啊,他派太监拿作品到市面上去卖,市人都以重金购买。

朱元璋腰带往下一推。


玄武门之变之后,,,,,

李世民跑去见李渊。。。。。

李渊因为死了儿子心里很不舒服。。。。

李世民为了让李渊高兴起来。。。。

跪在地上嘬李渊的第三个乳头。。。。。

=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