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等要求,同时也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升级,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展迅速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关键环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少:一是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专门性规划尚未出台,城市层面统筹规划的科学性亟需提升;二是智慧城市的创新和推动主要依赖政府,市场的优势和力量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缺乏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整合平台,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建设滞后。

为更好地发挥市场优势,快速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新四化」建设的广度、以人为本的深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尽快研究并做好加快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落地政策和方案,从而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具体领域、运作模式及评价标准。

二是围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国家积极支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市场优势和创新动力,实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合理匹配。重点是发挥企业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四个环节的积极作用,即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设的适用性、管理的效率和运行的规范。

三是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三方管理机构。首先,第三方管理机构构建行业整合平台,比如构建智慧社区平台,充分整合健康、养老、投资等各行业优势,实现交流互通和项目对接,兼顾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利益,提高社会化管理效率。其次,立足抢占智慧个人、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PPP闭环战略高地,打造个人小数据服务平台、企业社区服务门店大数据平台、「现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和物流合一」的城市云计算平台,实现社会自理和国家治理的完美结合。再次是挖掘商业价值,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培育各类创新业态。最后,根据城市建设实践和案例,研究和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关键是萃取并提炼一套系统的依据和标准。

(来源:中国安防网)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