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台湾经济发展之我思(上):工业革命与其后的未来想像

1. 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发展
2. 从台湾的经济困境,延伸思考
3. 现在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正常的吗?
4. 人类产业演进:创业取代就业,成为人类经济常态
5. 人类未来经济文明的想像

全球与台湾经济发展之我思(下):从产业实践中探寻台湾未来

6. 台湾面临的产业困境
7. 台湾产业转型之瓶颈,以资讯网路产业为例
8. 台湾应该走出的创业模式
9. 台湾创业圈欠缺的因素:技术商品化
10. 台湾,海洋中国,华人文明领导世界的实验特区


 

上篇提到了自己对人类未来经济文明的想像,接下来,是自己对台湾未来的思考。

6. 台湾面临的产业困境

从人类整体发展之层级探讨并提出方法之后,场景拉回台湾,专注于台湾目前的发展困境。那我们就不能不提两岸之间的竞合关系。台湾与中国这两个经济体对比,从我自己开发市场的经验来看,我最常联想到的就是突尼西亚跟阿尔及利亚,这两个西北非国家。此两国比邻而居,亦是同文同种。感觉台湾跟中国两地的各项差距缩小几十倍,包括领土、资源、经济规模、文明发展进程…等,就会约略等同于这两个国家的差异。

相较于两岸之间的悬殊关系,即便是差距不大的西北非两国,就市场现实面,我们仍会率先集中投资在阿国,而非突国。因为,阿国的资源、市场潜力,都远远超越突国。因此突国人才就算再优秀,也还是得出外发展。突国物价水平高涨,薪资却低迷不已。阿国相对庞大的内需,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因为先天各项资源上的匮乏及弱势,突国也真的没多少可依靠的,所以经济陷入无尽的困境。

台湾正如同突国一样,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但我们面临的更是数十倍的困境。台湾绝不可能只靠内需市场跟大陆或其他经济体对干。台湾过去仰赖的是资讯产品制造,但产业本身变化及薪资水准差异造成的工厂外移,都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妄然以道德相逼,真的没有意义。

或许突尼西亚可以跟台湾过去发展历史借鉴的是,一定要学会征战海外。这是小国发展的宿命。如果台湾没办法在未来找到适合自己做的外销产业,台湾产业没办法找到新的方向,政府又只会炒房拼虚假经济泡沫,而不是群策群力地发挥政府的公共价值及功能,现况只会越来越糟。

 

7. 台湾产业转型之瓶颈,以资讯网路产业为例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选项中,很常听到的是资讯网路产业。国内甚至国际上这几年来,跟著美国矽谷的创业趋势,一直也都在尝试这个新兴产业,但却很少有成功的案例。其实,全世界目前也只有美国跟中国比较容易做的起来,原因就在于其足够庞大的网路使用人口所拱起来的内需市场。假设有两组创业团队,同时针对美国及台湾的市场开发一款一模一样的产品,耗费一样的研发成本,但最后的曝光量,还有不知是曝光量几千分之一的销售量("Freemium",是网路业常见的获利模式),当然还是只有在网路使用人口基数大的地方,也就是美国或中国,才有办法能存活并迈向成功。以色列也做的不错,仰赖的却也不是内需市场。

以上关于内需市场大小之认定,在不同产业自然有不同标准。即便是同个台湾市场,食品加工业就能靠内需养活黑松、小美等品牌(随便举例),但却不太能靠台湾养活一个华硕。那是因为每个人吃过喝过的东西,必然多于他使用过的电脑。所以不同产业所需要的市场大小,是浮动的。我上面提到内需市场不足的是「网路业」,就算台湾在某些产业能名列20大市场,但全世界的内需型网路业,只有美国跟中国做的大。其他国家如英法德日等,基本上都无多少表现。

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基督教与儒教之文化差异而导致在教育上之差距。有人则认为是文明发展上的差异。美国教育出来教育出来的人格特质,偏重于塑造个人特质,强调自主自立。华人或曰儒教的教育却可能较难有这样的人格养成。台湾大学生因此在个性上仍稚气未脱,较难有大破大立之举,固然可以去改善教育体制,却缓不济急。

对青年来说,很容易被网路业的低门槛吸引而投入网路创业。也因此各国均仿效美国矽谷,鼓励学生创业。美国也的确多有大学生发挥创意而能够成功网路创业的例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广大内需市场可供操练,二方面则是美国教育型塑较早熟的人格,三方面则是后天优势,创投育成环境相对成熟。但反观台湾,台湾内需市场太小,教育体制并未能够培育足够独立之人才;导致台湾的大学生创业家或者汲汲营营于自身狭小市场而不敢迈出国门,或者就是被迫得直接去海外竞争。

 

8. 台湾应该走出的创业模式

所以,我认为创业对台湾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生创业,不苛求获利,而是以职涯教育为目的。这种创业可以台湾内需市场作为练兵之地,培养自己熟悉组织经营的各项know-how,尔后,再挑战第二种创业:这种多半是青壮年的创业,必需要能够一开始就能求获利,更期望能创造下波台湾经济动力。动力从何而来?既然台湾不能仅靠内需市场发展,则「外销」又必然再次成为蕞尔台岛的首要选项。征战海外,永远是台湾人的宿命。

如果台湾仍旧要继续发展外销,却又应该要发展哪些产业,或者就产业转型、升级上来看,又该怎么做呢?我认为知名科技人黄绍麟,他的部落格「数位之墙」中的系列文章:「台湾的未来:要做东方的瑞士」,点出了一个方向:「台湾要发朝向东方的瑞士这个定位前进,绝对有足够条件。忘记过去制造业的辉煌,在这个定位下发展观光旅游,医疗美容,文化创意三大高附加价值产业 ,把资讯通讯科技投入这三大产业促成高效率的运作以及全球接轨。」

长期来看,我认为台湾能发展的并不局限于他认定的三大产业,但短期来看,我认同他的看法。另一方面,忘记过去制造业的辉煌,我认为不是指要完全忽视制造业;但我认为应该是不要追求纯粹的制造技术,而该是把企业发展的精力放在研发端,朝高附加价值,或者说朝著能做出差异化的利基市场迈进。也就是所谓的「隐形冠军」。

另一方面,我对文创产业的定义也有更全面性的诠释。文化其实就是生活,就是食衣住行育乐,就是传统产业。文化输出不一定是发展影视产业等,才能发挥文化影响力;而是可以透过输出食衣住行育乐等各项产品。换句话说,文创产业,可以就是传统产业追求高附加价值的历程,也就是传统产业转型的方向。从台湾已经对全世界输出珍珠奶茶的风潮,抑或是台湾食品在大陆的畅销,我想这已经成效卓著,足堪佳例。

而要把资讯通讯科技投入这三个产业,甚至是人类生活的各个产业,从我自己的产业实践中学习到的是,不能妄想从外部改变各产业,而是从内部加入变革的历程。因 为各个产品都有著自己的使用情境、使用习惯、还有市场通路,这些各个产业的insight、know-how,绝对不是在产业外面就能够通晓而予以打破的。所以,一个纯粹是以纯粹硬体思维出发的企业,如果没办法引进新的知识领域,绝对无法适应全新的市场竞争。这除了是软体取代硬体成为资通讯产业引领主流的原因,也是台湾大厂们沉沦的主因。

 

9. 台湾创业圈欠缺的因素:技术商品化

台湾其实拥有极为强大的工程师文化,这是过去产业发展的余绪。但是,在台湾的创业圈中,甚至是一般企业发展均是如此,最缺乏的,往往是销售、品牌行销与通路开发、与市场对话的技能;延伸来看,就是事业开发(BD,Business Development)、或者说是「技术商品化」的技能。

现在既有资通讯产业各个以硬体制造为主的大公司来看,一方面他们看不出来现今表面以软体为主、实则是以各不同产业know-how为主的产业/市场变革,所以举步维艰,不良于行;二方面,他们因为是以代工起家,只求把东西便宜卖给别人,没有经营品牌及通路的经验,也因此不具备跟市场直接沟通的能力,所以更畏惧接触市场。

而现在台湾的创业圈,因为工程师文化影响,多数团队都是偏重于技术,而缺乏有「技术商品化」的BD人才。所以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品牌通路之国外业务人才投入新创公司,虽然必然会有一些磨合,但必然能够相辅相成,成功拓展台湾商品至全世界,也能够再创台湾经济之动力。

 

10. 台湾,海洋中国,华人文明领导世界的实验特区

台湾过去的那段「经济奇迹」,是因其特定时空因素,才能塑造。要能将五湖四海这种高异质性且素质亦高的大陆迁台人士同聚一堂,是何等难促成之事?这是大时代的变易导致各地精英齐聚台湾,而打造出的成就。甚者,我认为大陆十余年前的改革开放,其实也部份受到台湾的影响。如果说「深圳」等城市是大陆的「经济特区」;台湾或许就能说是华人的「政治特区」,或者是「现代化实验特区」。台湾一向引领华人世界风气之先,从前清即为如此,知名报人余英称台湾为「海洋中国」,亦即现代中国之代表,名实相符。

而在台湾民主化之后,台湾的经济表现已不再出类拔翠,而回归平淡。虽然那个经济腾飞的年代已然远去,但我觉得台湾在这些年闹哄哄地,乱糟糟的政经局势中,各方面却也都开始沈淀积累。这次公民1985活动,结束看不到纸屑,见微知著,也可以看到公民素质这种最深沈的改变。而且,无论是政治、经济,闹了这么久(自李就总统职以来,已然十余年),人心思变已久,必然是在等待一个改变的契机。吾等小辈,出社会未满十年,却也逐渐累积沈淀。这些眼前已久的逆境,还有更宝贵的危机感(这点九零后感触更深),都是我们未来终生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的无价宝藏。

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对青年来说,初出社会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就是内部的挑战;而全球化之外部挑战,也正如火如荼上演,方兴未艾。但我们这一辈,也正是开始被网路影响的一辈。我们总会找到法子的。事实上我认为,这会是人类文明型态改变的契机。未来盲目追求量产的制造业、大公司型态或将退居次位;人人都须具备创业的心态,但相较于现在的豪强林立,或许将来会更接近小国寡民的状态。 亦即,每个人都以网路与世界连结,每人都有自己的小事业。上班,或许会成为历史名词也说不定。而台湾的未来该怎么做,我仍在从不断的事业实践与历史学习中,力图摸索出更明确的方向。

(全文完,而思考仍未完。感谢您的指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