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塔斯馬尼亞袋熊,是一種十分可愛的有袋動物,分佈於澳大利亞的東南部。這種袋熊喜歡獨居生活,相當有領地意識,擅長挖掘洞穴,地下隧道可長達20米。晝伏夜出,靠吃草爲生。塔斯馬尼亞袋熊一度是一種非常冷門的動物,但是它的屎,卻使其一躍成爲《國家地理》社交媒體一線明星——

  矮胖的身材和可愛的外表,使得它們越來越被人們喜愛,然而,這些可愛的有袋動物擁有一些你絕對想不到的“祕技”:塔斯馬尼亞袋熊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產生立方體形狀糞便的動物。

  塔斯馬尼亞袋熊的糞便是立方體形狀的,它們可以用來標記領土,不過沒人知道這些糞便是如何變成立方體形狀的。

  — Diana S. Fleischman (@sentientist)

  立方體糞便的形成

  這只是個假設:

  塔斯馬尼亞袋熊產生立方體形狀的糞便,是爲了將其堆疊起來標記領土,避免糞便滾走。

  不對,不對

  我拉出的立方體纔不是因爲這個

  繼續猜!

  這只是種可能性:

  大部分塔斯馬尼亞袋熊生活的環境都很乾燥,爲了生活,它們必須擠出食物中的每一滴水。而生活在動物園裏的袋熊,易於獲取水源,所以它們的糞便也相對沒有那麼方正。

  恩~~~

  有點道理,但其實也不是這樣的

  那然後呢?

  正解:

  2018年年初,喬治亞理工學院專門研究體液的研究者Patricia Yang在一次會議上聽說了塔斯馬尼亞袋熊的糞便情況後,便立即着手研究這一課題。

  實際上,形成立方體糞便歸根到底,是塔斯馬尼亞袋熊的腸道延伸問題。當食物被吸收後,會在腸道中移動,來自腸道的壓力會促進糞便成形,這就意味着腸道的形狀將會影響糞便的形狀。

  豬腸道的彈性相對均衡,這就解釋了其糞便是圓形的原因。但是塔斯馬尼亞袋熊的腸道形狀非常不規則,有兩個獨特的形似溝壑的槽。除此之外,塔斯馬尼亞袋熊的腸道也更具延展性。這些放在一起,有助於將糞便變成立方體的形狀。

  截至目前, Yang的研究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有幫助的解釋,但更多的關於有關形成機制的解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畢竟立方體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見,目前人類也只有兩種方法可以製造立方體:要麼通過柔軟的材料塑性塑造立方體,要麼從更堅硬的物體上切割出立方體。

  點擊文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