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塔斯马尼亚袋熊,是一种十分可爱的有袋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这种袋熊喜欢独居生活,相当有领地意识,擅长挖掘洞穴,地下隧道可长达20米。昼伏夜出,靠吃草为生。塔斯马尼亚袋熊一度是一种非常冷门的动物,但是它的屎,却使其一跃成为《国家地理》社交媒体一线明星——

  矮胖的身材和可爱的外表,使得它们越来越被人们喜爱,然而,这些可爱的有袋动物拥有一些你绝对想不到的“秘技”:塔斯马尼亚袋熊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产生立方体形状粪便的动物。

  塔斯马尼亚袋熊的粪便是立方体形状的,它们可以用来标记领土,不过没人知道这些粪便是如何变成立方体形状的。

  — Diana S. Fleischman (@sentientist)

  立方体粪便的形成

  这只是个假设:

  塔斯马尼亚袋熊产生立方体形状的粪便,是为了将其堆叠起来标记领土,避免粪便滚走。

  不对,不对

  我拉出的立方体才不是因为这个

  继续猜!

  这只是种可能性:

  大部分塔斯马尼亚袋熊生活的环境都很干燥,为了生活,它们必须挤出食物中的每一滴水。而生活在动物园里的袋熊,易于获取水源,所以它们的粪便也相对没有那么方正。

  恩~~~

  有点道理,但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那然后呢?

  正解:

  2018年年初,乔治亚理工学院专门研究体液的研究者Patricia Yang在一次会议上听说了塔斯马尼亚袋熊的粪便情况后,便立即着手研究这一课题。

  实际上,形成立方体粪便归根到底,是塔斯马尼亚袋熊的肠道延伸问题。当食物被吸收后,会在肠道中移动,来自肠道的压力会促进粪便成形,这就意味着肠道的形状将会影响粪便的形状。

  猪肠道的弹性相对均衡,这就解释了其粪便是圆形的原因。但是塔斯马尼亚袋熊的肠道形状非常不规则,有两个独特的形似沟壑的槽。除此之外,塔斯马尼亚袋熊的肠道也更具延展性。这些放在一起,有助于将粪便变成立方体的形状。

  截至目前, Yang的研究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有帮助的解释,但更多的关于有关形成机制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毕竟立方体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目前人类也只有两种方法可以制造立方体:要么通过柔软的材料塑性塑造立方体,要么从更坚硬的物体上切割出立方体。

  点击文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