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患者应慎用中药。乳母服用某些中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人新生儿体内,故须注意哪些中药能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儿。

这些中药可分为三类:一是影响最大的是乳汁中浓度高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二是乳汁中浓度与乳母血中浓度相似的药物;三是乳汁中浓度小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对乳汁中浓度大于乳母浓度的药物最好不用,或用量要小,即使不易进人母乳的药物也要加以选择应用。

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注意四点:一是选药慎重,权衡利弊。对弊大于利者应停药或选用其它药和治疗措施,对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必须用者要谨镇应用,疗程不要过长,剂量不要过大,留心观察不良反应。二是适时哺乳,防止蓄积。选择在乳母用药前,血药浓度较低时段哺喂婴儿,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小,偏性不大的中药治疗,以减小药物在婴儿体内蓄积的机会。三是非用不可,选好替代。

对哺乳期的患者必须用药时,则应选择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和影响小的药物替代。若乳母必须使用毒性或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疗,而此种药物对婴儿带来危害时,可考虑暂时人工喂养。

那么三者到底在哺乳期能不能用呢?其实在中药学中并没有写明这三个药物不能用于哺乳期,而且在合理的剂量之下,三味药物均较为安全,综合作者查阅的文献,三七在临床上有人用于治疗哺乳期的骨折并且发现哺乳期妇女使用三七时会促进乳汁分泌。西洋参药物较为安全,临床上也经常用于产后气虚的食疗保健,此外临床上也有使用丹参及其丹参制剂用于治疗乳汁积聚的案例,所以本人的意见是在医生合理科学的指导之下,可以使用这三味药。但是作为产后的日常保健,如果产妇没有产后瘀血的情况下,本人不建议使用丹参和三七,西洋参倒可以适当使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