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来深五个春秋了,终于筹齐首付,开始关注置业事宜,直至买好历时一个月。特此记录,仅供参考和交流,多数信息和想法可能不太成熟,欢迎指导。(内容来源:家在深圳@perfly)

  地区选择:

  我和爱人都在南山上班,且因预算有限,可选项不多,只能选择偏远区新或者中心区旧。中心区旧房只能买小的,考虑到置换代价,年轻人首套房最好还是不要想着先买小的过渡(多位同事表示后悔)。所以考虑偏远区新89平三房,有两个方向:东或西。

  个人认为粤港澳湾区概念的格局是高于深圳东进策略的,加上南山上班,因此只考虑西部。而西部的话只有沙井福永和光明区,一个是大空港概念,一个是新区科学城概念。

  踩盘:

  确定地区之后开始了周末踩盘之旅,依次去了华强城-万科星城-光明1号-正大城-玖龙台-星河天地-天汇城。

  楼盘周边也看了看,实地感受一下现状,每个楼盘的户型和报价都拿到手,回来统一整理再结合网上查询资料做数据对比,主要对比了下列信息:

  备案价:开发商按照这个价格卖房,按照建筑面积单价。

  得房率 :((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赠送面积)/建筑面积,通常阳台赠送一半,飘窗全赠送

  实际价格:备案价/得房率,因此对比价格不要光按照备案价,要按照实际价格。

  地铁:个人认为800m左右内才能算地铁物业,否则名不副实。

  商业:考虑2公里内商业,现有的,或者规划的。

  学区 :学区通常指中小学,划分学校的市排名或区排名,有些楼盘会自带学位,因刚结婚没小孩所以学区没有占很大权重(但有小孩话学区很重要)。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简单理解低就好,低的话说明户均小区空间多。

  车位比:需要超过1,否则每户都有车就需要抢车位了。

  另外还有小区大小和绿化率,看个人喜好。个人认为交通影响较大,因此过滤掉非地铁物业。最后就根据个人喜好,在预算内选择。一定要学会取舍,一个楼盘某一方面突出,肯定有另一方面缺陷,结合自己情况作出取舍。

  以上数据对比来自贝壳网和深圳房地产信息网,下面两组是自己爬的数据对比图:

  户型选择:

  楼层:不考虑个人喜好的话,只要不是最上面几层,基本是楼层越高越好,因此也越来越贵(分析了房地产信息网备案价格数据),尤其是南边有高楼且楼间距小低层光照会差。

  朝向:光照和风向。光照要看楼盘相对北回归线的位置。深圳几乎在北回归线上,冬天太阳早中晚的相对于房子的位置是东南-正南-西南,夏天东南-正上-西北;风向的话按照我国地貌,由于海和陆地温差,夏天海上高压形成东南风,反之冬天形成西北风。因此综合光照和风向,依次东南、南、西南朝向较好。如东南朝向:夏天上午光照,下午背阳不热,且正面迎东南风凉爽,冬天全天光照暖和,且西北风只能吹背面。(根据深圳气象局数据,夏天也有东风,西南风,但整体参考上述情况即可)。,光照和朝向只是自己查看资料总结的一些信息,经不起细节拷问。

  户型布局:南北通透。个人理解是所有的门窗都打开,风吹进来能有地方顺流出去,直线最好,拐个小弯也行。比如,阳台-客厅-餐厅-厨房线性布局。

  贷款:

  确认支持哪些银行,上浮利率多少,优先直接组合贷,如果销售说做不了,貌似可以打电话到公积金中心投诉。否则要商贷,等拿证后半年才能转公积金贷款。另外预售交房时间越早越好,对比楼盘的时候如果某个楼盘比另一个晚一年,晚交付的楼盘单价再加上约5%(按一年定期理财)去对比才公平(衡量资金除了数量,还要考虑时间维度),另外贷款审批越慢越好,交房时间不变,越晚开始还贷越划得来,这样可以挣到资金的时间维度价值。

  写这个帖子初衷是记录一下自己的买房思路和总结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同时可以给小白一些参考。肯定有很多想法不成熟甚至有误区,如果老司机发现问题,欢迎批评指导。

  网友热评

  @马踏实地:竟然自己爬数据,是程序员没错了。

  @我只想吐槽:为啥第一次买房就感觉思路清晰了,我们第一次买房啥不懂,你这水平都达到老练中介的了。

  @最佳奥斯卡:说得很对!一定要学会取舍,一个楼盘某一方面突出,肯定有另一方面缺陷,结合自己情况作出取舍。

  @jiazaishenzhen0755:刚需不冲着学位去,考虑不周,孩子才是我们的未来,并不只是传宗接代那么简单。

  @Leoyang27:光明新区最好的位置应该是挨在高铁站的茶林村和凤凰村,以后高铁站有2条地铁经过,还要建光明外国语学校,但就是不知道旧改什么时候可以建起来?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一定会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