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名人颜之推,大部分人都会一愣,小部分人则会说:“写《颜氏家训》的那位大文豪吗?”没错,说的就是他。颜之推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撰写出了一部旷世名著——《颜氏家训》,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在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大家都知道颜之推是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竟是一个经历了四次亡国之痛的人,一生命运坎坷,经历了许多难以言表的磨难。这里说明一下,大家普遍认为颜之推经历三次亡国,就连他自己都这么说。可要是真正细究起来,他还少说了一次,咱们不妨一个一个地捋一捋。

经历四次改朝换代的大文豪,以其盖世才华,接连为几任君主所器重

颜之推经历的第一次亡国,是在南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宇宙大将军侯景连废二帝,后又自立为帝。侯景攻陷郢州时,颜之推第一次被虏,侯景有好几次想杀掉他,幸亏行台郎中王则钦佩他的才华,屡次出手相救,这才使他幸免于难。侯景虽然没杀他,却一直把他囚禁在建康城。直到侯景之乱被平定,颜之推才得以回到江陵。梁元帝继位后,颜之推被封为散骑侍郎。

颜之推经历的第二次亡国,是在梁元帝承圣三年,西魏大军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颜之推第二次被俘。当时西魏的大将军叫李显庆,非常看重颜之推的才能,就派他到弘农,负责管理平阳公李远的书院。颜之推数次想逃走,却苦于没有机会和条件。但是他却不放弃,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两年后的夏季,正值伏天,连降大雨,黄河水暴涨。一天夜里,颜之推携妻带子,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倾盆大雨,不顾黄河风急浪大,乘船逃到了北齐,想从北齐借道归国。

经历四次改朝换代的大文豪,以其盖世才华,接连为几任君主所器重

不料归途中被北齐文宣帝得知了行踪,文宣帝欣赏颜之推的忠诚和勇敢,把他召进宫中当做自己的侍从。第二年,陈霸先废梁自立,颜之推没有了退路,只好接受了官职,留居在北齐。齐后主高纬因为喜欢书法和诗文,又素知颜之推的才华,就将他调入京城,令他与李德林共同主持文林馆的工作,在此期间,颜之推主持编撰了《修文殿御览》。

颜之推经历的第三次亡国,是在北齐幼主承光元年,这一年北周灭掉北齐,颜之推第三次被俘。北周静帝在大象二年,任命颜之推为御史上士。

颜之推经历的第四次亡国,是在北周静帝大象二年,此年隋文帝篡周称帝,这次颜之推没有被俘,而是直接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颜氏家训》就是成书在这个时期。

经历四次改朝换代的大文豪,以其盖世才华,接连为几任君主所器重

颜之推之所以能够在南北两朝,以及隋朝都被宠信和重用,完全得益于他的勤奋与博学。他出生在士族官僚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他还信仰佛教,这些对他后来的诗词文赋的思想与格调影响深远。颜之推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所写的文章和诗赋文辞并茂,情理互见,多为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根据自己的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为学等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颜氏家训》更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极大。

经历四次改朝换代的大文豪,以其盖世才华,接连为几任君主所器重

颜之推在批判当时教育腐朽没落、脱离实际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难能可贵地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求进”和“利世”,即教育和培养能够胜任社会各方面任务的人才,“治国有方,营家有道”,而不是只会应对诗词文赋的庸碌无能之徒。为达此目的,他还提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教育和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在政治上培养有雄材大略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二、在学术上培养有一定基础的理论家和学者;

三、在军事上培养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的军事家;

四、在官员上应该培养廉洁称职为民造福的地方官员;

五、在外事上应该培养机智善辩不辱使命的外交人员;

六、在技术上培养精通各业的技术专家。

颜之推提倡“德艺同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颜之推关于早教的思想更是为今天所有父母所津津乐道的,他说道:“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我们今天各式各样的早教理念,或许就源自于此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