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泉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泉州农业要发展必须向科技要效益。在泉州农业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努力。为了培育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优质稻,南安码头农民张联财大半辈子都花在了田地里,年复一年从事水稻选育工作。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要看看这位从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水稻专家。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年田里种了什么字”是许多人到张联财家里问的第一句话。开春,老张就在家门口的100多亩地里种上不同品质的水稻,现在水稻开始抽穗,田里深色水稻组成的“强国梦”隐约可见,张联财告诉我们,这几个字里面就有他花十几年时间选育的“东联红”,这个品种明年就可以参与省农业厅的评定了。

  南安市东联优质稻推广技术协会理事长 张联财

  去年正式加入省里的区试,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2019年继续区试,2020年3月份就可以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就可以作为一个新品种正式推广。

  在张联财看来,培育水稻新品种,比养育孩子还费心,需要十几年时间,反复试种,每天记录,不断改进。

  南安市东联优质稻推广技术协会理事长 张联财

  一个杂交组合要种几万株,不是只有一个杂交组合就可以成功的,要有不同的组合。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每天早上都要到田里观察,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病虫害。

  水稻育种时间长,过程不仅枯燥,还常会遭受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

  南安市东联优质稻推广技术协会理事长 张联财

  我当时有引进几个品种来试种,那年正好遇到12号台风,水稻正在抽穗,全部得了稻瘟。

  从1965年参加矮秆水稻的推广工作开始,张联财跟田里的水稻打了五十多年交道,靠着一股韧劲成长为“农民专家”。五十多年来,他扎根田间搞实验,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他说自己能坚持下来,早年是因为儿时饿肚子的经历印象太深,想让大家能吃饱;后来改革开放了,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利好政策也越来越多,自己就更有干劲了,想让大家都“吃好”。

  南安市东联优质稻推广技术协会理事长 张联财

  选育一些好的品种,好吃的品种,让群众种植,让农民增加收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两年从这方面研究,目前已经有一个“东联早一号”是福建省首个一级优质早稻米。

  除了培育更多好吃又有营养的优质特种稻之外,近年来,张联财还发起组织了东联优质稻推广技术协会,推广良种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研究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模式供农民使用。这几年,张联财的水稻育种工作得到各级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补助,他也更有信心,一定能将这做了大半辈子的水稻育种工作继续做下去,做得更好。

  本台记者:吕雅稚、林小彬

  编辑:李晓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