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遇到厌学孩子的父母,他们总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青春期太叛逆。很少有自我反省的家长,事实上,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大多数都与家长的焦虑和强制干预有着很大的关系。

  琪琪小学六年,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习标兵”。小升初后进入一家教育资源非常优秀的中学念书,这所学校是她和父母的梦想。可没想到第一次月考成绩,便把仍处于兴奋与好奇中的她打击得措手不及,在全年级800多人里排名接近600名。这让一直傲娇的她难以接受,更让父母难以置信。

  本以为一直优等生的孩子挤进优秀中学很值得庆幸,仅经历一个暑假,女儿就被硬生生地甩到差等生行列,父母真的无法淡定。经过一番了解,班里成绩好的孩子,整个暑假都在补习班里复习小学知识以及上初中的课程,唯有女儿自从接到小升初录取通知书后,就毫无压力地疯玩了几个月,甚至连小学毕业考试成绩都退步了不少。

  父母急在心里也表现在行动上,每当琪琪放学回家,跟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抓紧时间去学习,否则很难赶上去;周末两天时间里,父母对女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作业写完了没有?没写完作业还玩什么呢?赶紧写完作业好好复习去!甚至看到女儿关紧房门都有一万个不放心,生怕她在房间偷懒,每隔半个小时都要借故进去瞄一眼。亲子关系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差的,以前的琪琪叽叽喳喳,放学回到家总有说不完的话,自从月考后,渐渐地变得寡言少语,对父母的叮嘱、唠叨表示很厌烦,有时捂住耳朵不住,有时激烈抗议,有时砰地一声把房间门关上大半天不出门。

  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孩子从优等生跌落到差等生,却一副不求上进的样子,父母肚子里憋了一腔怨气:放着免费教育不要,花昂贵的费用送你去教育资源优秀的学校,结果却是差等生的成绩。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便少了太多的不耐心,看什么都不顺眼:英语单元测试成绩怎么这样差?数学作业出错率怎么这样高?语文阅读理解怎么扣这么多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为什么不好好背一背?第一次月考成绩,是琪琪内心无法跨越的槛,但她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唯有不能谈学习。

  一方对学习避而不谈,一方焦虑得无法不管,父母干涉得多了,琪琪从以前的抗议开始转为逃避。当周末来临她便彻底放松,周五晚上不碰书本不碰作业,磨磨蹭蹭东摸摸西看看,很晚也不上床睡觉,早上睡到自然醒时已是中午时分,催她起床也没用,被子蒙住头照常睡,一副世人皆醒我独醉,所有作业暂不考虑的神仙样,让父母各种抓狂。以前都是放学后第一时间完成作业,从主动学习到现在的拖延着不学习,好不容易把她从被窝里拽出来,以为她能好好写作业,结果隔个几十分钟进去看,她却趴在书桌上呼呼大睡,作业摊开着没有笔迹只有一大摊口水。

  女儿小学六年,父母很少操心过,即便网上盛传的陪作业难,在她们家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自从第一次月考后,琪琪学习上渐渐从主动变得被动,催写作业,催复习,催起床,反正各种被推着走,更为担忧的是,她除了房间哪里也不去,以前的家庭户外活动日,她宁愿或躲在床上睡觉或趴在书桌上睡觉,好像唯有吃和睡是她关心的事情。与青春期女儿周旋了三个多月仍不得法,突然有一天,父母意识到女儿厌学时,身上忍不住冒冷汗。

  小升初的不适应,读小学时只有三科,读初中一下子变成七科,作业量大不说,难度陡然加大毫无过渡,尤其历史、政治、地理、生物是全新的科目;还有第一次月考一败涂地,受到打击萎靡不振;再加上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影响;最为主要的是父母把焦虑传给了孩子,看到别人家孩子不仅优秀还勤奋努力,而自己的女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琪琪慢慢地以睡觉来逃避现实,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了厌学心理。

  父母认识到厌学的严重后果后,及时调整了情绪和心态。他们明白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本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才是重点。于是先投其所好地与琪琪谈论美食,借此为诱惑领着她走出去。在恰当的时机里,与女儿一起讨论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谈论一些社会新闻等。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琪琪慢慢恢复了开心、自信、情绪稳定。

  回到育儿初衷: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希望他们健康、开心,做自在的自己。因此,在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