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种现象确实颠覆了人们往常的观念:这几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慧的飞速发展,云端之战愈演愈烈,数学毕业生竟成了抢手货 。

美国的大学专业也有冷热之分。三十年前,中国学生到美名校申请MBA、经济学研究生学位很难,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但申请数学研究生学位要容易的多,而且容易获得全额奖学金,所以,大量有天赋的中国数学专业学生的流入美国一流高校,这些学子进入美国高校后,很快转入计算机专业和电子工程等新兴专业。毕业后,大多就职于美国一流大学、矽谷和知名互联网巨头,成为美国AI界的精英和栋梁,在晶元设计制造、软体开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神经网路等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为美国称霸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在美国仅AI界的华裔资深专家就超过7万人,几乎是中国大陆的1.4倍。 美国教育引纳了全球庞大的数理人才,正是这些人助力美国AI产业雄霸全球。

数学毕业生在中国也成了香饽饽 。在中国,数学专业传统上被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是前景暗淡的专业,学科难学,大学毕业的出路要么考研,要么当老师,工作枯燥无味,在就业上比起其他理工科专业待遇不知逊色多少。所以,数学天赋出众的学生,要么大多去报考经济学、金融学、MBA,要么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三十年以后,我们在互联网,尤其是AI方面,顶尖人才匮乏,原创能力低,造成中国在互联网、AI领域的落后局面,尽管我们在互联网、AI应用端发展较快,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然被人家卡脖子。今天我们仿若梦醒,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为别人做嫁衣,造成今天AI高端人才极度匮乏,国内很多大学想设立AI学科,科技公司想开发AI产品,不得不花重金去国外挖人,市场给我们的高等基础教育上了深刻的一课。 近年来,随著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催生出庞大的用户群和行业大数据,推动了AI产业在中国高速成长。目前「数据驱动」已经渗透了许多行业,具有演算法研究和建模能力的数学及物理人才成为AI行业高度稀缺人才。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17年,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工作5年且拥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相关教育背景的求职者中,73%月薪高于1万,18%高于2万。 脉脉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一线城市AI相关岗位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基本都在 12.5k/月以上,起薪最高的分别为机器学习和演算法类相关岗位,达到 15k/月。 从职业中期发展来看,毕业三年后AI岗位的技术人员,月收入优势进一步拉大,平均月薪在 25k 以上,基本实现薪酬翻番,大幅领先于互联网行业的其他岗位。毕业三年后薪酬最高的岗位为数据挖掘,平均月薪在 27k 以上,大数据作为AI技术实现的基础之一,随著技术迭代,该领域对经验资深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预计未来5到10年,数据挖掘、大数据架构、云计算等中高级AI 人才的薪酬溢价将进一步扩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数学人才是人工智慧时代的战略资源,各大国、各科研机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都在争抢,不迷不悟啊。


二进位不是数学家造的?计算机图论,蒙特卡洛数的理论工作不是数学家做的?拓扑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这些计算机最基础的理论依据不是数学家做的,就连你们程序员祖师爷图灵都是是数学家,你们想造反?谷歌人工智慧阿尔法元哪个技术不要写十几篇数学论文来解释?一帮数学的徒子徒孙牛个屁


数学的出现本质是为了弥补人直觉的缺失。很简单一个道理,会数学的可以预测机械的运动,但机械的运动是客观决定的,而不是会数学的人控制的。所以说,数学是科学之母,实验是科学之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都只能获得「单倍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