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联合破曹,如果你指的是赤壁之战的话,那么可以断言,诸葛亮无论在哪边,对结果都没有影响。

历史上在赤壁之战时最大的功劳就是作为刘备的外交官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诸葛亮确实做得很出色,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对局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外交是政治的延续,没有实力的背书,仅仅靠一张嘴能做的事非常有限。

况且,当时的诸葛亮绝对不是不可替代的,刘备手下除了盛产顶级武将之外,还盛产外交家,像简雍、糜竺、孙干,都是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要经验有经验,换成他们去东吴,做的不见得比诸葛亮差。

但是,诸葛亮的意义在于,给刘备做出了一整套的战略规划,并且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下一步步走下去。所以刘备和孙权的同盟是平等的,再也不像以前刘备做客将那样给人打工了。刘备救陶谦,投靠曹操,投靠袁绍,投靠刘表,都是给人打工的角色,干得再好,也没有自己的股份,所以总是不思进取,一万年也赶不上曹操孙权这样大诸侯的发展速度。但这些问题都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了,对于战争结果是没什么影响的。

再说诸葛亮投靠曹操对于曹操的影响,个人认为,非常有限。

因为太晚了。

曹操南下的时候,势力已经非常大,文官武将的团队也非常成熟,人才济济,再来一个毫无根基的新人,都得从底层一点点做起。比如各方面能力不亚于诸葛亮的司马懿,只能把赌注押在曹操的继承人身上。再比如堪称低配版诸葛亮的徐庶,在赤壁之战前投降了曹操(历史上是主动投降的),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很多年后才做到比较高的官职。

另外,作为原荆州势力成员的诸葛亮,是很难立即对曹操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的,被曹操吹捧为比荆州还重要的大谋士蒯越,当时的荆州第一大将文聘,都没有在投降后立刻被委以重任,更何况寸功未立的诸葛亮呢?

至于历史上诸葛亮不投靠曹操而是投靠刘备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

从道理上来说,刘备急需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投靠刘备,做得好,可以很快升迁,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曹操已经人才济济了,诸葛亮过去,很难大展拳脚。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诸葛亮很可能喜欢刘备而痛恨曹操。因为诸葛亮是徐州人,后来因为战乱才逃到南方的,一家人还失散了,所以很可能相当狼狈,但具体的时间和经过已经搞不清楚了。

刘备曾经去救援过徐州,还做过几年徐州牧,在本地的口碑相当不错。而曹操在徐州,又是屠城,又是挖坟的,缺德缺大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不可能称为曹操的谋士,即使投靠了曹操,也不会对赤壁之战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诸葛亮投靠曹操之后的结局,可以参考徐庶和司马懿,混的不好,就像徐庶那样,安安稳稳熬资历,慢慢升官,混的好,就像司马懿那样,在曹操死后开始进入权力中枢,努力一辈子最后称为国家栋梁。

但多说一句,司马懿后来在魏国独一无二的地位主要归功于长寿,要是诸葛亮寿命不变,最终很可能也就是个军区一把手,普通高层,做不到三公那么高的位置。


村夫小时候就知道刘大耳这个人了,就是他们徐州的最高领导!转了一大圈,这几个三国著名旅游家又聚集到一起了!


没有诸葛亮,要是有鲁肃的话,孙刘还是有可能联盟的。但刘备不见得能获得诸葛亮帮他取得的,不同于依附投靠而相对平等的盟友待遇,那么赤壁打退曹操之后刘备能取得多大收益就很难说。

还有人说诸葛亮到了曹操那儿就跟徐庶一样,徐庶怎么了,也当了御史中丞。曹操人才再多,诸葛亮连诸葛诞都不如了是吧?


我们看小说的时候总会把一个人最巅峰的状态当做他一生的状态,这是不对的,刚出道的村夫不是武侯,人是一步步成长的,就像你现在看到的大佬,当年顶多也就是个天赋异禀的小天才。

所以村夫和鞋匠是相互成就,鞋匠给了村夫发挥才智的地位和绝对的信任,村夫才能成为名垂青史的武侯。曹操手下人才济济,门阀林立,利益纠葛显然村夫会很难上位,即便上位也不可能在多疑的曹操手下挥斥方遒。所以得了村夫的曹操还是那个曹操,也许手下会多一个智计无双的太守。

回到孙刘破曹,没有隆中对,也许刘备终其一生也不会有做大的机会,同样也不会有诸葛亮面见孙权坚定其抗曹决心,联孙破曹也就够呛了。


自从曹操屠徐州开始诸葛亮就不可能跟曹操为伍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