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代分别被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统治过,但是神奇的是宗教既没有被全面伊斯兰化,也没有被基督教化,反倒是本土的印度教依然占了统治地位。是否证明说其文明和中国一样极为强大?


「同化(宗教或者文化)」不是往清水里滴墨水,而是往盐水里滴糖水。

印度伊斯兰教君主的敌人不是印度教,而是其他伊斯兰教君主或印度教君主。


穆斯林政权确实在今天的「势力地图」上看控制了整个次大陆,但是他们政权主干是一个穆斯林军头+来自阿富汗和中亚的穆斯林士兵。在进入印度之后,再吸纳一些波斯招纳来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人数太少。

在广大的农村,真正进行管理的是印度教的乡间头人和婆罗门,他们为穆斯林政权的运作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资和钱财,以及大量的军人:马拉塔人就是德干巴赫曼尼君主为了平衡波斯派和本土派的矛盾而招募的第三方势力。对于印度教势力,穆斯林君主们也乐得不管,只要他们愿意臣服,就会得到一件「荣誉长袍」,以作为效忠的标志。

穆斯林政权在印度要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将印度伊斯兰化」,而是「逐渐印度化」,在德干苏丹国晚期,一些君主已经醉心于当地语言(比如泰卢固语),他们在印度生活了太久,跟自己祖先的伊斯兰世界已经有了割裂。

阿克巴为什么被称为「大帝」,除了其武功赫赫以外,其思想境界也超脱于普通的统治者。他清楚地知道,对于那些非伊斯兰教徒,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他对所谓「正统信仰」的那一套并不是那么热忱。以至于最后他自创了一个建立在对他个人崇拜基础上的「圣教」,以个人魅力来吸纳各教派的重臣成为「信徒」,以消弭宗教之间的碰撞。

今天的南亚在有了民族主义之后,思想上对于之前千余年的伊斯兰入侵一直处于批判态度,想要伊斯兰化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没有基督教化,就欧洲殖民者那点人数和更为严重的歧视,就更不用说了。


莫卧儿王朝与治下的印度教王公的关系,是类似于分封制的松散臣属关系。印度的君权,也从来没有强势到,随便哪个执掌君权的人都能用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 的逻辑强迫臣民改变信仰和习俗。

莫卧儿君主必须要和属下的印度教徒合作才能顺利统治,好在伊斯兰教有一个「经典之民」的制度,给予犹太基督教徒一定的政治地位,随便改改就可以沿用到印度教徒身上。

即使是奥朗则布这样以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闻名的君主,在他刚开始施行Jizya宗教税、摧毁印度庙之后,立刻就遭到了印度教封臣的强烈反抗。而奥朗则布对这种反抗一点办法都没有。

南亚的所有君主,无论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其手下的军官大多是拿钱办事的雇佣兵,军人在当兵拿饷银的时候也不会顾忌君主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来自于种姓制度的专业素养,也是军官战斗力的保证。这就更谈不上伊斯兰化了。

后来和莫卧儿帝国分庭抗礼的马拉塔帝国,其创立者希瓦吉是一个在多个穆斯林苏丹手下当过军官的印度教佣兵。他和奥朗则布矛盾的爆发,只是因为一次觐见时被排在了后排。

现代印度教徒坚信希瓦吉是为了「印度自治」的崇高理想才和奥朗则布发生冲突的

当面顶撞皇帝之后,希瓦吉只是被软禁,花了点小钱就轻松逃回家,随后举起叛旗。打了几个胜仗,希瓦吉找了个德高望重的婆罗门,把自己从首陀罗「认证」成为刹帝利,称帝,建立马拉塔帝国,这成为莫卧儿王朝由盛而衰的起点。


大概有三点:

1.印度教本身已经融入并成为了印度社会体系的重要部分

2.印度教的教义理论深刻,足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伊斯兰和欧洲征服者都认为维持统治利益要比向印度人传教更重要

首先,印度教起源于婆罗门教,大概三千年前,大批印欧人驾著战车从南俄-中亚草原赶来,征服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这些人把印欧人共同的等级制度:祈祷者-战斗者-劳动者带到了印度,并且结合对印度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加上了贱民阶层。在这个等级制度中,祈祷者,也就是婆罗门垄断著祭祀权力,创作了一些梵歌作为祈祷文,他们通过祭祀维持著自己的神圣权力。

后来,随著铁器普及,印欧人结束游牧,定居起来,丛林被开垦,农业发展,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起来,出现了古印度十六国,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婆罗门教,以及种姓制度,用来规范这些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原则上各种姓各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婆罗门祭司和刹帝利贵族拥有特权,这些种姓互不通婚,职业世袭。可以说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在古代甚至法国大革命前的世界很普遍,同样是印欧人的后来的基督教欧洲就是保持了祈祷者-战斗者-劳动者的等级制度,法国大革命前的三大等级,教士、贵族、第三等级就是这样。

当然,十六国后期孕育出了佛教、耆那教等宗教,反对种姓制度,有一定的众生平等的理念,而且印度统一帝国时期,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等君主,希望通过佛教制衡婆罗门教僧侣,加强王权。但后来孔雀王朝崩溃了,印度又陷入分裂与希腊人、塞人和贵霜人入侵的混乱时期,但是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是铁打的,依然维持著各个王国从村庄到宫廷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

在印度的笈多、戒日两大王朝时期,虽然君主们征服了大部分印度,但是他们实行封建化,根据许多出土的铜盘记载,国王把大片土地、人口甚至整个村庄的租税献给某座寺庙或某位贵族,作为他们服役的报酬。这样的制度,更加强化了婆罗门与印度教的政治权力与经济基础。

这时,印度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已经从宫廷延伸到农村,支配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秩序运转。婆罗门僧侣垄断教育、宗教活动,支配社会道德;刹帝利贵族按照印度教的教义维持统治,赞助与布施印度教僧侣与寺院,彰显自身的合法性;在印度大大小小的村社,婆罗门担任村长等职务,是村社的权威,控制著土地、水源的分配权力,通过祭祀来维持对村民的权威,支配著村民的行为规范。可以说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离不开婆罗门祭司阶层的控制,任何伦理道德离不开印度教教义的诠释。

11-12世纪,随著穆斯林突厥人大举入侵印度,尤其是伽色尼和古尔王朝大肆劫掠从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城市、寺庙,许多集中在城市,受国王布施的佛教寺庙被摧毁了,佛教就此大范围衰落。然而早已根植于农村地区的印度教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即使是英国人殖民时期,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得许多印度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小农经济受到打击,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占主体的地区,加上英国殖民者没有摧毁传统社会结构,而是依靠土邦主、柴明达尔地主这些传统精英的合作进行统治,印度教依然支配著社会结构。

其次,印度教是一种教义理论丰富的宗教,足够为印度人提供精神需求。纵观宗教历史,像美洲原始宗教、希腊罗马多神教、北欧多神教这样的组织性不强、缺乏教义、理论以及成文经典的宗教,在遇到组织性宗教,拥有教义、理论、成文经典的比如基督教这样的宗教,很容易改宗,放弃之前的多神信仰。然而印度教作为一种多神教,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适应了宗教与社会的发展过程。

在印欧人的婆罗门教时期,这种宗教还像希腊罗马多神教那样,不仅崇拜多神,而且重视祭祀的仪式活动,忽视教义、理论、经典(当然婆罗门教出了很多经典,但这时候还是相对忽视的)。这样的宗教,只是通过杀死牲畜祭祀神灵的仪式来强化婆罗门的权力,而缺乏教义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这也是佛教、耆那教发展壮大的原因。

但是后来,在9世纪,南印度的神学家商羯罗进行了宗教改革,正式让婆罗门教成为印度教。商羯罗和许多改革家改革下的印度教有了这些变化:1.丰富了印度教的教义与理论,重视对人民的道德教化,比如轮回转世学说;2.将佛教的神祇体系融入印度教,比如佛陀就被融入印度教的神祇体系当中;3.虽然仍是多神教,但是强化了对毗湿奴、湿婆、梵天三大主神的崇拜;4.加强对成文经典的编纂与教育,印度一些信徒对他们的集中崇拜甚至类似一神教。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教的改革家们借鉴了佛教、耆那教的优点,这样教义、理论、经典丰富的印度教,避免了像其他多神教那样衰落,正式成为了一种组织性强的宗教,能够代替佛教对人民提供精神需求,使得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下去。

在伊斯兰教征服印度期间,印度教成为抵抗入侵的旗帜,比如在伽色尼与古尔王朝入侵印度时期,拉其普特诸王公,就是在印度教旗帜下联合起来对抗穆斯林突厥人。后来莫卧儿王朝奥朗则布迫害印度教徒,重新征收人头税,马拉塔的希瓦吉也是在印度教旗帜下奋起反抗,进行游击战。

英国殖民时期,大家知道,19世纪前期英国加强传播基督教,还有著名的涂油子弹事件,激怒了印度教徒,引发了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整个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教的精英们在接受西方教育,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新研究印度传统文化与印度教,开始改革印度教,包括罗易在内的理论家们,一方面接受西方的教育与理念,一方面革除印度教陋习,比如寡妇殉葬等,并且强调印度精神文明的力量,批判英国殖民统治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害处,通过印度教塑造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与认同。这些印度教改革家们建立学校,创办社团,依照印度教教义加强对平民的宣传,提供社会服务。可以说印度民族主义的崛起,和印度教大有关联。

后来20世纪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1905年对孟加拉分治政策的反抗,就是因为分割孟加拉让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比例发生变化,变得不占优势所致;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矛盾,就可以看出宗教在建立印度各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中所占的核心地位,让之前缺乏联系的印度教徒成为印度人,让同样缺乏联系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纽带下建立了巴基斯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很大程度也是根据印度教的教义提出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动员那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反对殖民统治。

印度教让散居在各地,不同语言的印度各民族,逐渐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识,可以说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让印度教徒即使被统治,反而没有大规模改宗,而是根据这种被入侵的历史以及不平等的统治秩序,依靠自己深厚的印度教传统文化,塑造作为入侵者的他者,并且强化自身印度教的认同与团结。

最后,无论是伊斯兰教征服者,还是欧洲殖民者,重视维持在印度的统治秩序与获取利益,要多于传播宗教本身。

从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征服来看,从8-11世纪,也就是从卡西姆征服信德到伽色尼的马哈茂德劫掠北印度,这一时期穆斯林征服者们主要是劫掠财富为主,而不是传播宗教。

12世纪开始,古尔人击败拉其普特人的兆汉王朝,后来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正式开始了穆斯林对印度的统治。在此期间,少数突厥、波斯征服者们,虽然可以在多次战役中击败印度教王公的军队,但是人数太少,对基层的控制较弱,必须依靠广大印度教王公、婆罗门与村长们的合作。

如果强制改宗,必然遭到大规模的反抗,另外穆斯林统治者们也认为保持统治的等级制度,这次是让穆斯林征服者们排在第一等级,然后册封伊克塔领地给军事贵族们,让下面的印度教徒作为迪米阶层,向穆斯林征服者们交纳非穆斯林人头税jizya,是比改宗更好的做法。

当然德里苏丹国时期,苏菲派传入印度,像阿米尔.库斯老这样的苏菲苦行僧们,宣传神秘主义,重视与神的直接精神交流,感受神的博爱,甚至苏菲圣人的信仰与印度教的传统结合起来,吸引了许多民众改宗,就像他们在伊朗、中亚和安纳托利亚做到的。当然民众改宗也是出于提高社会地位,和避免人头税的考虑。

后来莫卧儿帝国时期,即使是这样中央集权强大的国家,依然是穆斯林统治者的领地与诸多自治的印度教王公领地并存,前者只能通过合作与震慑,而不是直接统治来控制后者。阿克巴大帝实行了宗教宽容的政策,与拉其普特印度教王公联姻,保障各个印度教王公的自治权,任用印度教大臣进行改革,一度废除人头税,甚至自己创立一种融合各种宗教的宗教。这说明,穆斯林统治者与印度教徒搞好关系,维持统治,要比改宗更加重要。

当然后来奥朗则布废除宗教宽容政策,重新征收人头税,毁掉印度教寺庙,对印度教、锡克教的首领进行迫害,激起了包括马拉塔的希瓦吉等人的反抗,最后奥朗则布死后,帝国烽烟四起,分崩离析。

欧洲人传来基督教,其实更早,印度的喀拉拉邦等地就有基督徒,是叙利亚基督教徒,他们主要担任印度洋贸易的商人。后来葡萄牙人从达伽马到达印度,到后来1510年征服果阿,由于葡萄牙人是狂热的天主教徒,认为在印度洋继续十字军东征,非常重视传教,在果阿修建教堂、神学院,吸引当地人改宗。当地的印度教徒,许多为了有商业贸易合作的优势,或是提高自己在殖民体系中的社会地位(改宗者被赋予特权),加入了天主教。然而葡萄牙的殖民地维持在少数沿海地区,所以比起印度总人口也不多。

后来英国从1757年普拉西战役征服孟加拉,到19世纪中期征服整个印度地区。英国在19世纪前半期,逐渐改变了19世纪之前对印度文化羡慕与模仿的政策,印度的英国殖民者们开始宣扬欧洲白人的优越,试图向印度传播文明,改变其野蛮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英国的传教士们,在传教热忱的背景下大批前往印度,试图感化印度人,印度教徒很快感受到了基督教的冲击。与此同时,英国殖民统治下,农民租税负担加重,手工业受到英国工业品冲击,王公绝嗣后土地被没收,以及著名的土兵遇到的涂油子弹事件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下,各阶层、各民族、各宗教的印度人无法忍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最终爆发了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年英国政府代替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在英属印度时期(1858-1947),英国殖民当局反思教训,在镇压起义之后。决定通过与印度统治精英合作来维持统治,英属印度包含英国的直辖地与多个印度土邦,在土邦英国虽然通过领事仍然控制实权,但是土邦主们维持了一定的自治地位。在各地的柴明达尔地主,被英国法律授予土地私有制所有权,并强化了他们对农民的权力。英国可以说需要依靠广大的印度土邦主、柴明达尔地主等代理人的合作进行对印度基层的统治。

此时,英国已经吸取教训,限制在印度传播基督教,避免激怒印度人,与其相反的是通过宣传和保护印度传统文化,来提高英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比如「发明」印度王公的巡游仪式传统,强化对英国女王与帝国的忠诚;发掘印度的古迹,加强考古历史研究;建立学社翻译研究印度古典典籍。这样英国人不仅不强制改宗,而且尊重包括土邦主、柴明达尔地主等阶层的印度教信仰,通过他们在宗教上和世俗上的权威建立对印度人的统治,减轻统治成本与抵抗。

当然,随著国大党等民族主义政党的兴起,加上资本主义刺激下民众运动的高涨,印度的新的精英开始领导人民,英国人依靠少数代理人统治的秩序也被打破了。当然在此过程中,英国始终认为,保持印度本地信仰,比起传播基督教,更能有效维持英国殖民统治的秩序与利益。


广义的印度文化圈里被伊斯兰化的那部分,现在叫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印度古代(16世纪前)是有基督教的,相传是传自使徒多马。这一支似乎天生传教能力薄弱,主要在喀拉拉邦流传。在葡萄牙人来印前,印度基督教人数仅仅只有36000人,相较于印度教而言,几乎没有竞争力可言。

喀拉拉邦多山的环境限制了这支基督教的传播能力,而且其成员多为低种姓人士,对高种姓吸引力不强。印度种姓制是我印象中最为精巧的阶层分化制度,直到今天,即使一个贱民归皈了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依旧是这个群体的贱民,其他种姓也不会平等对待之。该支教派因长期受迫害(经评论区补充,为宗教同化的结果),所以极度内敛,也是重要原因。

当葡萄牙人来印后,曾在果阿地区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很快,果阿教区开始大搞异端裁判。1561-1623年,异端案件数量为3800余件,至1774年多达16000件。这一举动使印度人对基督教产生了高度抵制,印度天主教也陷入停滞。

新教最初由荷兰人带来,但荷兰人对传教热情不高。丹麦、德国的路德宗教士建立了泰米尔教会,但成员几乎为低种姓与不可接触者,对外吸引力依旧不高。并且,新教与天主教一样,对印度教抱有敌意,由新教引起的争端不断,也极不受大众欢迎。英国人的殖民使新教得到了发展,至一九三一年,印度约有三百万新教徒,但与庞大的印度教群体而言,依旧少之又少。

到了近代,印度教与民族主义相融,包括圣雄甘地在内,印度教几乎全面抵制西方传教。而所谓基督教化,也就几无可能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