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患者及周围人一般不会意识到,或有些异样的感觉,但很少有觉察到是患病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睡眠等问题就诊。

经过多次发病以及临床医生/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宣教,患者可以也应该对疾病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包括对发作前及发作时的表现,病情变化的自我感知及观察。但这些感知到的情况仅限和医生交流的资料而并非自我治疗的依据。

现代医学模式中,共同参与型的医患模式同样适应于精神科患者:在情况允许时,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到治疗方案讨论中。在这过程中医生虽然在医学信息及病情判断中占有比较主导的地位,但患者对自身的感受则对病情的观察、判断无疑是第一手资料,而病情则是制订治疗方案的最主要依据,所以医患双方应该充分交流、合作。

随著知识普及,精神疾病早期表现会越来越容易被觉察到,但不等于可以自行诊断及治疗,有疑问时应该及时向专业机构咨询。


我可以意识到。

一天睡两三个小时一连四五天还精力充沛,怎么想都不是正常人。

性格佛系,但是公交上有人外放抖音会激发我强烈的破坏欲,我可以意识到这不是正常现象。


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说躁郁症在中国是很难被检查出来的。其原因在于躁郁症是有两个阶段(兴奋期和抑郁期),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进行转换。

所以,在中国躁郁症往往会被判成是抑郁症。

躁郁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法意识自己症状。

毕竟在兴奋期和正常人也没什么区别,创作热情会很高涨,思维也极度活跃,做事情也很积极,要做一件事情或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也很快的搞定。这种行为表现没人会认为有问题,甚至还会对其鼓励,当然患者自己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认为自己很牛逼。

在抑郁期的时候,反应出的行为表现其实跟抑郁症差不多,但早期的时候也不会想那么多,会自动判定为近期压力大,给自己洗脑说任何人都有低落的时候。跟家人和朋友说他们也都会安慰说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如果在抑郁期,身边人或是自己安慰自己说过段时间就好了,没错,的确,过段时间又进入兴奋期了。

这里多说一句,虽然我上面说兴奋期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最大的区别是,在这期间创作热情会很高,这是正常人无法做到的。

国外有一本书叫《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作者是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这本书有两册,其中一册名字叫《躁郁症与伟大的艺术巨匠》,另外一本叫《 躁郁症与影响世界的人》。

这本书就很详细的记录了躁郁症的具体情况。躁郁症患者要如何意识到自己的病症呢,只有「兴奋期」和「抑郁期」反复横跳的时候,这需要很多时间,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也可能一辈子都意识不到。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套装上下册)京东¥ 74.90去购买?

除非 自己能接触到关于躁郁症方面的书籍影视作品,但自己都没法意识到「躁郁症」这个词,又如何能接触到相关作品呢,是吧。

除非能有个人一直长期的观察你。

对了,还有一部电影也是讲躁郁症的,余文乐和曾志伟主演的《一念无明》。


病情加深后就能知觉。刚开始的双向是偶尔冒头,容易被解释成情绪波动,加重以后就和正常波动有了明显不同。

1、平时安静内敛,非必要不与人争个长短。躁狂期非常的想说,甚至不想停下来,内心就会感觉自己想换了一个人似得,纳闷自己怎么回事。

2、抑郁的时候明显知道抑郁。十多年抑郁经验,驾轻就熟。

3、时间久了发现了周期性。我的双向循环周期在7.5天左右,很准,而且和星期x很匹配。反思过后就发现周末通常抑郁,周中经常躁狂

就诊的时候,医生刚开始还是把我当抑郁看待(以前就在他那看的抑郁),是我自己交代的躁狂症状和周期性,而且很快找到了根源(使用某些有抗抑郁作用的重要诱发)


不知道其他人,反正我是可以感觉到的。

本人患双相半年,每次躁狂发作的时候十分开心,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经常一天只睡三个小时。抑郁的时候每天倒在床上,几乎不吃饭,难受的想死,有幻听,多次自杀自残,对死亡已经没有畏惧。

自己知道这是不对的,是异常的,是病态的,可自己就是没法控制自己 。喜怒无常让自己痛苦,每次犯病之后都会后悔,可又无力去改变,唉……


躁狂的时候我意识不到。主要生病的时候也不了解这个病。

抑郁的时候知道不舒服。

躁狂的时候很开心。感觉良好。感觉自己的性格都改掉了。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现在我感觉很清楚这个病了。但也不敢保证生病的时候能够意识到。

所以还是不仅需要自己注意,家人朋友也得多注意关注患者的情况。和平时性格不一致的时候可以多关注。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加油!祝一切顺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