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属于父母的教养方式问题。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上,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进行过长期研究,她的理论是以两个维度衡量:一个是父母对儿童表现出的接纳和回应性,另一个维度对父母对儿童的控制要求程度。按高和低两两对应,从而划分出四种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子女高控制,孩子的自由度少;父母对子女的回应性很低,表现出严格、冷漠;

权威型:父母对子女比较温情,合理制订规则并适当控制。回应性高,即孩子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得到满足;

放纵型:父母对孩子非常照顾,较少有规则和控制孩子,比较放任,也很少惩罚孩子;

冷漠型:对孩子没有兴趣,表现为仅对孩子进行基本的生活照料,无论语言、行为、互动活动上,都和孩子沟通较少,感情疏远。

在以上这四种中,权威型(也称民主型)最佳。专制型和放纵型虽各有缺点,如自信心不足或自控力弱,但也有很大概率培养出很好的孩子,因为还存在著其它变数,如天生的气质或后天的教养环境变数。

真正差的,就是题主所描述的冷漠型教养,孩子行为上往往攻击性强,对他人造成伤害;性格上易自私、冷漠,缺乏同理心;情绪上易偏激冲动,难和他人和谐相处。

希望这样的父母,越少越好......


以后父母想要得到孩子的积极回应,支持,贴心,关怀,亲密互动的时候,也得不到

别伤心,别愤怒,就问你早干嘛来著,你当初怎么对待孩子的啊


成年人被忽视,会产生愤怒和攻击,比如我们去银行窗口,如果叫了几次营业员都忙自己的没搭理自己,很多人都会愤怒,投诉,甚至大吼,这是正常的对外攻击。

但对于小小的孩子,如果长期被忽视,他们常见的情况会产生对内攻击(因为无法向成人表达攻击,或者表达了攻击比如大哭,吼叫会被成人轻易化除甚至责备,变成无效行为)因此久而久之,这种攻击变成对内,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够好」「我肯定不如别的孩子乖,所以爸爸妈妈不理我」;产生无价值感「我活在世上貌似没有人会看到「「我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以及无法自信的处理人际关系,因为不知道对方会如何回应自己(从小就很少得到人际回应),导致在人际交往中会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如果再加上某个阶段压力事件来临,容易导致抑郁的倾向。

另外一种反向的,就是可能为了从「忽视」变为「被关注」,会生发出各种出格或升级的行动,比如「特别调皮」「自控力差」,经常「惹别人」,成为行为问题很多的孩子。

以上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的总结。


你好!

忽视型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比较任性,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如何去感受别人的感受,不会关心人。进入学习和社会后很难融入团队,不合群!


不自信,自我认同低,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融入集体,有了孩子就应该花时间陪伴,伴随孩子成成,无论再忙都不是忽视孩子的理由。


实际上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如何栽培孩子,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家长忽视孩子的培养,孩子在心理上及学习上都会受到影响。因为缺乏陪伴与沟通,孩子在社交能力上的发展会较弱,容易产生自卑或叛逆感。学习上也因为缺乏亲子共读或家长的知识辅导,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


大人对孩子态度如何,对孩子的关注度,说话语气,什么样子决定了,父母年级大了,孩子就会用同样的语气和态度与父母交流。这个很正常。你从小就是这么对孩子的。


冷漠,自卑,缺爱


你怎么对待孩子,他将来就会怎么对待你

缺失的陪伴补不回来,天道好轮回,谁也别想放过谁,趁著孩子还小,多陪陪他们吧


想想小时候被忽视的自己,会越来越不自信,不会去爱,容易被骗,小心翼翼,讨好型人格,性格偏执。


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对父母缺少依赖性,孩子会感觉父母,家庭没有温暖,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缺乏安全感


自卑,孩子会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

这个世界对他都不会有回应。


将来老了,孩子也会以同样方式还给你


在我的记忆里,最让我痛苦的不是每天早出晚归见不到人的父母,而是寄养时亲戚的虐待,所以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我想大概会让这个孩子变得很冷漠吧


父母忽视孩子,可能到头来伤害的会是父母。一个不被重视的人,很难重视别人。所以当父母年老体迈,可能悲催了


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


会造成经常不把别人当回事,不尊重。


具体什么伤害,因人而异,但是既然选择了做父母,就努力去做好吧,你是孩子的全世界,你都忽视他了,那他的日子该是多么的乌云密布,无奈无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