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比起其他「沛县哥们儿」,如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特殊在何处?为何一班老功臣里只有他获封诸侯王,萧何曹参等人就没有,是因为他的功劳最大吗?


五点。

1.所有沛县起事的骨干都封了侯,但其中只有卢绾封异姓王,并不是因为他的功劳最大,而是因为他和刘邦的关系最亲近。

人生遇到贵人,就是这么爽。要是这贵人就是发小,那就更美妙。要是发小发达了以后还始终记得「苟富贵,勿相忘」,那人生就走上巅峰了。

2.刘邦之前已经把长安给了卢绾,封他为长安侯,当时想的是大汉建都洛阳,现在要收回长安建大汉都城,不封卢绾为王,刘邦自己心里不好意思,感到歉疚。

3.刘邦称帝以后,封卢绾为王,可以用最信任的人换掉非嫡系而难以让人放心的燕王臧荼。不排除刘邦为了安置卢绾顺便除掉非嫡系而授意人告发燕王臧荼造反从而将其剪除的可能性。

4.为了与其它非丰沛出身的异姓诸侯王平衡,丰沛功臣集团这个大山头至少必须要出一位异姓功臣诸侯王,而且也只能出一位异姓功臣诸侯王。

综合考虑以上四点,丰沛功臣集团有且只有一位封王,必然就是卢绾。

5.对所有丰沛故旧,刘邦都是一贯的好。卢绾是特殊原因破格封了王,对于其他人,他也都没有亏待,都给了不错的待遇。

先说和刘邦关系最亲近,这没办法,别人都没得比。即使同在沛县,其余的人也不在丰邑,即使在丰邑,也不在中阳里,即使在中阳里,也不像这两家关系亲密,即使两家关系亲密,也不像卢绾和刘邦同一天出生。沛县一起起兵的骨干,没有任何一个人和刘邦的亲近程度能够与卢绾相比,从小到大,卢绾都是刘邦的跟班,而后来刘邦也给了卢绾足够的回报。(这个回报是如此丰厚、如此超出常规和预期,乃至于后世《汉书》的作者班固感慨卢绾「德薄位尊,非胙惟殃」。)

多年以后,面对卢绾背叛的事实,刘邦无奈与其决裂,并下了一道诏书,开头就是「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我们来看看当初混的更开的大哥刘邦是怎么把一直跟著自己的小兄弟卢绾当作儿子一样全程照顾他的。

刘邦从沛县起事以后,几经波折,转战千里,终于打进关中。在这个过程中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诸将被坚执锐,冲锋陷阵,而卢绾在做什么呢?「以客从」,就是说全程跟在刘邦身边,并没有什么攻城野战之功。

项羽分封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手底下跟著他混的兄弟们也都加官进爵,尤其是沛县的老兄弟们,封爵最多,也最重。

曹参为建成侯,周勃为威武侯,樊哙为临武侯,夏侯婴为昭平侯。

卢绾呢?没有封爵,还是白身,为什么?因为他也确实没有攻城野战之功。

但是——凡事都讲究个但是——官爵官爵,爵位重要,官职当然也很重要。那么沛县的老兄弟们各自所得的官职又是如何呢?

文官自然不必说,萧何做了丞相,周苛御史大夫,周昌中尉。

武将中卢绾首先做了将军,「入汉为将军」,也就是说刘邦做了汉王,立马就封卢绾为将军。而另外几个人呢?

曹参、周勃也是跟著刘邦进入汉中以后被拜为将军,夏侯婴仍然是太仆,樊哙甚至还是郎中,他还是刘邦的连襟,凭野战之功封了列侯,官职却反而比没什么功劳的卢绾要低。

这说明什么?刘邦一看,封爵是要讲功劳的,卢绾没什么功劳,搞暗箱操作的话诸将会有怨言,现在正是收拢人心延揽四海八方的人才的时候,封爵不能滥,那没办法,但是封官不用讲功劳,那就给卢绾封个大官做做吧。

这是第一阶段,卢绾没有封爵位,却做了个大官。

之后汉军还定三秦,出关中,东向与项羽大战三百回合,打得天昏地暗。刘邦身边重要的将领发生了变化,韩信坐了第一位,英布、彭越、韩王信、张耳成为了半盟友半部下,沛县出身的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继续血战沙场,而卢绾呢?继续跟在刘邦身边,而且还升了官,前面几个做了将军,刘邦一看,这不行,还要给卢绾加个官,直接封他做了最高武官——太尉,而且对他特别好,待遇比所有人都高,「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食饮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何)、曹(参)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绾者」。刘邦对萧何、曹参等人都是非常正式、很官方,因为他们所承担的事务非常重要而对他们比较尊重有礼,但是对卢绾那就是好哥们,自己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很随意。

卢绾这段时间具体做什么事呢?他虽然名义上是最高武官,但是既不领军作战,也没有管军队建设(「韩信申军法」)与后勤征兵(萧何负责)。他主要是和刘邦的弟弟刘交两人「常侍上,出入卧内,传言语诸内事隐谋」。也就是说干的相当于是机要秘书的活。讲道理,当时的风气崇尚的是攻城野战的军功,做秘书侍郎这种事是很难得到封爵的。不久以前的秦始皇时代,王翦、王贲父子都凭借军功封侯,蒙恬的弟弟蒙毅侍从秦始皇左右,深得始皇帝宠信,也没有看到有封侯的记载。但是卢绾不一样,他是谁?他是从小一起长大,始终心甘情愿做刘邦的跟班,在刘邦最落魄、逃亡外地被官府通缉的时候也不离不弃的兄弟啊。

随著楚汉战争的推进,形势逐渐明朗,刘邦开始占据上风,手下封侯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刘邦一看大家都是侯,卢绾还什么爵位都没有,心里又过意不去,但没有军功又确实不好封侯,尤其是在楚汉战争陷入胶著、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项羽翻盘的情况下。

如果滥封,则有可能会引起真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领不服,他们当中除了部分高级将领以外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封侯,他们心里也都指望著封侯,而打天下最关键还是要依靠他们,刘邦后来自己也曾经一时冲动说过「乃公居马上得天下」;但如果不封,则又有可能会寒了远道而来投奔汉王麾下的士人的心,毕竟卢绾和刘邦关系如此亲近、当太尉作侍从、处理的又是机要的事务都没有封侯,大家和刘邦非亲非故,又不一定都能上阵杀敌立功,很多像随何、陆贾、叔孙通甚至郦食其、陈平这样的不能上阵杀敌的游士就会没了指望,当初「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现在没了指望,以后来投奔汉王的有才能的游士就会越来越少,而这些做侍从的游士其实也是相当重要,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的。

卢绾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他的身份是最高武官太尉,但他做的事情却是侍从,他又没有那个本事能够像侍从里面的另外两个领袖张良、陈平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凭计策谋略立功分封,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没有话说。卢绾要想封侯就只有走军功这一条路,而且刘邦自己也很想封他为侯,那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刘邦最终拿出了一个好办法,用非常具有艺术性的方式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卢绾不是一直跟在刘邦身边没有军功吗?那就把他送到前线去独立领军,让他立一个军功了事。当然卢绾是好兄弟,刘邦也知道他才能有限,所以肯定不会让他去最危险的地方,而是去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当时的形势,刘邦手下负责作战的部队主要有三大主力和两大辅助。刘邦自己亲自领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直接对抗项羽,是大本营;韩信率军在河北一路势如破竹,是迂回方向;彭越在梁楚之地破坏楚军项羽的粮仓积聚和运粮通道,是敌后,这是三大主力。刘邦的堂兄刘贾率军在韩信和彭越之间机动,保护韩信的侧翼,同时负责联络彭越;英布背楚投汉之后,项羽派军攻破了英布的封国九江国,英布只率少量亲信投奔刘邦,刘邦给了他部分兵力,让他辅助自己作战。这是两大辅助。

面对项羽的强势攻击,刘邦在荥阳、成皋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是防守,卢绾在这里很难立功。但让他去另外几条战线,就还要考虑一点,那就是不能让卢绾抢了诸将的功劳。

在当时凭借军功定功行赏的时代,军功是每个人心里都最看重、丝毫舍不得分给别人的。正如张良所说,游士来为汉王效力都是为了裂土封侯,诸将冲锋陷阵拚死作战风险更高,更加只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博个封侯。如果功劳被人抢了,心里肯定会老大的不高兴。一旦发作就可能会反叛。何况当时诸将本来就来源复杂,各方投奔归降的都有,大家心里也都还没有真正形成对刘邦的效忠意识。之前赵国的大将李良就是因为赵王武臣的姐姐在车上面对李良伏地拜谒时不肯下车打个招呼,他就追杀了赵王的姐姐,之后起兵造反,又杀了赵王,后来投奔曾经招降过他的秦军。现在如果让卢绾抢了诸将的功劳,诸将心里肯定会有怨言,和刘邦关系远的搞不好甚至还有可能会反叛投靠实力仍然相当强大的对手项羽。

如果把卢绾放到韩信那里,一方面韩信打的仗很多都是险中求胜,比较危险 ,另一方面韩信绝对不会容忍有关系户过来抢他的功劳。他早就瞄准齐王的位置去了,当初请刘邦封张耳为赵王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在为将来自请封齐王作铺垫。现在把卢绾派过来,他说不定会借楚军的刀把卢绾干掉,最后报个阵亡给刘邦。如果直接放到彭越那里去,考虑到彭越当时只是魏相国,还想著要功劳封魏王,而彭越出身于江湖大盗,再加上彭越自己独立性也很强,手下铁板一块,水泼不进,只怕彭越会干脆果断剁了卢绾,最多再给刘邦报个阵亡。而英布呢,他也是江湖大盗出身,也比彭越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当时英布失去了自己的地盘,主要是随同刘邦作战,所以英布此时的自主性比彭越要小一点。功劳也少,更加经不住分。搞不好还会把英布重新逼反,又返回到项羽那边去了。

这三人都不会喜欢有人在身边掣肘,不要说来个领导抢功劳,就是来个监军使者在身边聒噪,都会不自在不舒服,心里也会惴惴不安,怕汉王是对自己有所怀疑。

只有一个人还可以指望,而这个人恰恰是不怕有人来分功甚至抢功的,也不怕汉王怀疑自己。他就是刘邦的堂兄刘贾,他是宗室,不管有没有军功,封侯甚至封王都是很确定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刘贾后来是第一批封的同姓诸侯王)。刘贾也是独立领兵,更妙的是,他不仅是只打游击战,更是只打破坏楚军粮仓和粮道的后勤战,或者说,用游击战的方式打后勤战,等到楚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早就跑的远远的了。很明显,卢绾在刘贾这里最是安全不过。由于卢绾是最高武官太尉,再加上他是刘邦的使者,所以在领军的时候他的名字还排在刘贾的前面。

恰好形势的发展让敌后战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因为项羽实在太强,竟然正面攻破了刘邦重兵据守的成皋、荥阳城,刘邦突围之后一时之间无兵可用,只能北上收了张耳、韩信的兵。不过现在想再正面直接对抗项羽还时机未到,实力不够,只能想办法去破坏项羽的后勤,尤其是粮仓和运粮通道,让其军队缺粮而战斗力受损。

这种功劳很大、风险却很小的好机会怎么会落到别人头上,当然是给好兄弟卢绾了。「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等到楚军过来追击,「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典型的游击战,而且还是后勤游击战。

这下卢绾军功也有了,而且还不小,性命也毫发无伤。刘邦果断决定封卢绾为侯。

按理说封侯就封侯吧,既然都搞了这么一番操作,又没有派过来抢自己的功劳,大家也就都不说什么了。但是刘邦大笔一挥,直接封卢绾做了长安侯。长安是哪里?「长安,故咸阳也。」也就是直接说把秦朝统治天下的都城、秦始皇发布的命令诏书所出的地方封给了卢绾。虽然经过项羽一番烧杀抢掠,咸阳早已不复当年繁华,但是其民众户数再减少也仍然可观,更重要的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丝毫有所改变。

要知道刘邦后来自己入都关中也是建都长安,当时却大手一挥,兄弟,这块地好,给你吧,拿去传给子孙后代。我吃肉,你喝汤,大家都是永世的荣华富贵。这够哥们不?

这是第二阶段,卢绾不仅做了最大的官,「太尉丞相尊等耳」,而且还封了最大的侯,除了韩信这样自立门户的以外,所有人的官爵封地都比不上他。

垓下之围,汉胜楚败,项羽战败自杀,刘邦获得绝对胜利。接下来就是扫尾阶段,还剩下几个实力并不强大甚至很弱小的地方诸侯不太顺从,怎么办,推平了事。

这个时候派谁上场都是捡漏,有捡漏的事,刘邦怎么会派给别人呢?当然又是派给好哥们卢绾了。

于是卢绾被派去和刘邦的堂兄刘贾(老搭档)一起平定不服的临江王共尉,刷了一波战功。总算把履历搞完整了。说起来这点捡漏的功劳,真正的将军们还都不一定看不上,当然有总是比没有要好。要说大家不嫉妒眼红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没办法,这TM就是命运的安排啊。

终于解决了项羽,又平定了不服的诸侯,刘邦要称帝了。上尊号的人里面,除了诸侯王,就属太尉卢绾排第一,比什么萧何、曹参、周勃、樊哙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刘邦称帝后,先是建都洛阳。没过多久就有戍卒娄敬劝他建都关中,形势更有利。诸将因为家在关东,都反对入关。刘邦委决不下,便又问智囊张良。经过张良一番透彻的分析,刘邦茅塞顿开,当天就决定起驾西行,入都关中。「是日,车驾西都长安」。

有一个问题来了,长安不是已经被封给卢绾了吗?现在怎么刘邦又要自己拿来建大汉都城了?没办法,关中这片土地,还就只有长安最适合做都城,刘邦要为大汉做长远考虑,只能先委屈兄弟了。

只是刘邦毕竟是重视感情的人,怎么会忍心看著兄弟一直受委屈呢?但要是把卢绾改封到别的地方吧,都没有长安好,仅次于长安可以被称为全国性的都会的(西汉称为五都),只有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郡治所),以及另外一个成都在巴蜀之地,当时更像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洛阳为天下之中,且有武库,不能封;邯郸是赵国都城,现在的赵王是刘邦的女婿张敖;临淄几百年来都是齐国都城,而齐地实在是可以与关中并称的富庶险要之地,正如后来田肯所说,「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宛城在南阳,北方直接靠近洛阳,向西可以叩开武关进入关中(刘邦自己进关中就是走的这条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南阳郡本身也是一大郡,人口户数在天下名列前茅,也不太好封。

怎么办,怎么安排卢绾?刘邦有点犯难。

说巧不巧,解决的办法不到两个月就来了。

夏五月,刘邦西都关中长安,秋七月,燕王臧荼造反。

臧荼并不是刘邦的嫡系部下,他本是上一代燕王韩广手下的将领。章邯围赵王歇于巨鹿之后,考虑到唇亡齿寒,各国都派军救赵,燕国派的就是臧荼。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招降章邯之后,臧荼也跟著投靠项羽并随从其入关。项羽出于私心,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而贬低楚怀王,就把入关的诸将都封为王,而把各国的故王都改封到偏远地区。「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臧荼也就此被封为燕王,而原来的燕王韩广被项羽改封为辽东王。各国故王自然不高兴,韩广也不愿意去辽东,臧荼就攻杀了韩广,顺便还吞并了辽东。

由于燕国地处偏远,他并没有直接和楚汉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交过手,韩信破赵之后给他发了一封书信招降,他也就顺势归降汉王了。以后他还曾经派过边塞骑兵帮助刘邦打项羽。刘邦称帝的时候他也和众位诸侯王联名上了劝进表,排在诸侯王的最后一位。因为他和刘邦的关系最远,他的实力也是排倒数。

当时天下共有七大诸侯王,全是异姓,即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韩信韩王信都是刘邦的嫡系部将成长起来的,在楚汉战争中立有大功;英布早期和刘邦都属于楚国势力,后期也投靠了刘邦,之前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刘邦改封他为淮南王;彭越实力名气弱于英布,但他很早以前就投靠了刘邦,而且在楚汉战争中立了大功;吴芮很早以前就帮助楚国势力对抗秦朝,他的部将梅𫓶更是在关键时刻率军帮助了刘邦,使刘邦能够顺利攻下武关,进入关中,「上以𫓶有功,从入武关,故德芮」,而且吴芮还是英布的老丈人,很久以前他就把女儿嫁给了英布;张敖的父亲张耳早期在反秦战争中立下大功,声名远播,而且更重要的是刘邦曾经跟著张耳混过一段时间,把张耳当大哥对待,不久以前又和张耳联姻,把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敖。以上六王都是刘邦所封,即使曾经被项羽封王的,现在刘邦也都做了改封(英布从九江王改封淮南王,吴芮从衡山王改封长沙王,张耳从常山王改封赵王),他们和刘邦关系都很近,至少刘邦对他们都很熟悉。

只有燕王臧荼,他是项羽所封,因为形势所迫才转投大汉旗下,刘邦没有亲自分封过他,他在反秦、楚汉两大战争中都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反秦时他和另外几个诸侯国的援军将领一样,率军参观巨鹿之战,楚汉时他也只是远远地派了一支骑兵帮助刘邦对抗项羽。在当时尚功的天下,功劳不多的臧荼也并没有获得多少威望和民心。除了刘邦感激不尽而且有英布撑腰的长沙王吴芮以外,就数臧荼的实力最弱,他对中原的影响最小,他的功劳最低,他的得国最不正,他的统治根基最不稳。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诸侯王中,臧荼和刘邦的关系最远。他曾经背叛并且毫不犹豫地攻杀过故主韩广,刘邦也最不可能对他放心。

现在说他造反,但关于臧荼造反的原因、现象和过程,在本纪与列传中都没有任何详细记载,只有寥寥几个字,「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

再看功臣侯者列表,才发现所谓的燕王臧荼造反,其实是时任燕国相国的温疥告发,「为燕相告燕王荼反」。而温疥其实之前曾经被燕王臧荼派去帮助刘邦作战,「以燕将军汉王四年从破曹咎军」,再结合高祖本纪中的记载,汉四年八月的时候「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所以当时燕国派的人,领军的将领就是温疥。他曾经跟在刘邦身边作战,刘邦自然是对他很熟悉。现在他是燕国相国,却主动告发燕王臧荼谋反。所谓的告发,就是指被告发者最多也只是处于密谋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告发者往往会得到较大的封赏。事实上也是如此,温疥之后被封为侯,凭借的就是告发臧荼的功劳。

那么被告发的时候,臧荼到底有没有谋反呢?

其实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可能性不大。在当时的几大诸侯王之中,除了吴芮以外,就属他实力最弱。以前楚汉战争形势还很不明朗的时候,韩信破赵之后给他发了一封书信他就归降了。因为他知道,燕国的国力即使只与赵国相比也差远了,战国几百年燕国就一直不是赵国的对手。而现在汉军刚刚彻底打败强敌项羽,军威正处于巅峰。而且大汉之地,又何止一个赵国?大汉旗下,将帅除了韩信以外,英布、彭越、韩王信,甚至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哪一个是好惹的?

而且在温疥告发臧荼谋反之后,刘邦立即率军亲征,根本就懒得花时间查证。这更像是一切都是刘邦安排好的。也就是说,温疥告发臧荼谋反很有可能就是刘邦授意的

或许刘邦环视天下,发现只有拿掉燕王臧荼,用燕国这片稍微偏远的土地、燕王这个实力不强的王位来安置功劳不算大的卢绾最合适,反正臧荼的燕王本身得来也不是很正,他也曾经背叛甚至干掉他的故主韩广,他现在的实力又最弱小,最重要的是他还不是刘邦的嫡系,始终无法让人放心,所以最适合下手(细思极恐)。

臧荼造反,刘邦亲征。这时候卢绾作为太尉,自然也是跟著刘邦上了前线。一切都很顺利,很快就俘虏了臧荼,刘邦又照顾卢绾得了一份功劳。

平定臧荼之后,终于有地方可以给卢绾一个合适的安排了。而且卢绾被带著参与平定燕地,也让刘邦接下来封他以及他自己以后做燕地之主都更加名正言顺。刘邦于是就准备册封卢绾为燕王,但他心里也很清楚卢绾的这点功劳终究不够看,硬要直接封卢绾,恐怕群臣心里多少会有想法。「上欲王绾,为群臣觖望」。也就是说群臣心里会不服。

那么具体是哪些人会不服呢?有这个功劳和实力敢于不服的人,其实也并不多,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却不能忽视。

我们来看刘邦称帝以后大汉天下的势力构成。

首先是异姓功臣诸侯王。在除掉燕王臧荼之后,天下还有六大诸侯王,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

这些诸侯王在整个帝国之中是什么地位呢?根据贾谊给汉文帝上书中的记载,诸侯王在很多方面政治待遇其实与皇帝相差不远,有些地方甚至完全相同。

「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太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太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天子亲号云太后,诸侯亲号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诸侯妃号曰后。」「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

诸侯王虽然和列侯一样同在汉朝为臣,但天子刘邦其实还只是相当于诸侯王的盟主。只不过这个盟主有比较高的地位,权威性也很受认可。而诸侯王原本可以分封列侯,比如之前楚怀王封刘邦、项羽为侯,刘邦成为汉王之后也封了一批列侯。与列侯相比,诸侯王是君,而列侯是臣。从樊哙见到韩信跪拜称臣可以看出,列侯和诸侯王的地位差别相当之大。

整个大汉帝国的政治格局,用现代商业化公司的角度理解,可以说刘邦是董事长,诸侯王则相当于董事会成员或合伙人或联合创始人或者说大股东。而列侯则属于普通的股东以及管理层。

如果刘邦在诸侯王这个层次没有异姓嫡系,则根基不稳,缺乏代言人,自己也容易受到孤立,以后再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诸侯王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顺利。所以刘邦肯定要再封最能让自己放心的异姓功臣为诸侯王,那就只能从丰沛集团中选人,而且在已经有了好几位非丰沛集团的异姓功臣诸侯王的情况下,丰沛功臣集团这个汉初最大的山头如果不能出异姓功臣诸侯王也不合适,会引起整个大汉朝政治格局的失衡,所以丰沛功臣集团中至少要出一位异姓诸侯王。

而要封异姓功臣诸侯王,就相当于提拔普通股东进入董事会,自然会侵犯其他有话语权的董事们的权利,也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而且诸侯王权力和封国领土都太大,大汉直接控制的领土本来就已经不多,刘邦心里也不会愿意再增加很多人,最好是能够在现有的诸侯王基础上进行替换,如今有臧荼空出来的燕王的这一个位置也就足够了,所以丰沛功臣集团中也只能出一位异姓功臣诸侯王。

两者综合起来,再考虑到刘邦一直以来对卢绾的情义和照顾,当时丰沛功臣集团中唯一的一位异姓诸侯王的头衔几乎必然就要落到卢绾头上。实际上在当时的形势下,整个丰沛功臣集团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虽说人比人,气死人,但是形势很明显,卢绾就肯定会是丰沛集团里面封爵最高的那个人。如果卢绾都不能封王只能封侯,那整个丰沛功臣集团都没戏了,那就会降低丰沛功臣集团的整体地位,毕竟卢绾不管怎么说,多少还是算功臣,不能算是宗室。所以他作为丰沛功臣集团的最高封爵者,代表的是整个丰沛功臣集团的利益。出去是与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张敖、吴芮这些实力派诸侯王竞争,如果卢绾都不能封王,整个丰沛功臣集团都会在这些诸侯王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也是刘邦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为什么要封卢绾为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只是卢绾的功劳确实不够大,要封王的话恐怕现有的诸侯王心里有想法,群臣尤其是有功的将领之中真正心服的恐怕也不多,闹得太不愉快了,君臣面子上都不好看。于是刘邦使了个手段,下令让群臣推举有功者为燕王。这下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有不明白的也被刘邦私下里教做人了),于是「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

到了这一阶段,卢绾就此正式成为了丰沛集团群臣中唯一一个异姓被封为王的那个最靓的仔。而且在封王以后刘邦仍然对他非常好,「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现在卢绾被封为王,成为一国之主,位尊势重。而刘邦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了,之前为把长安拿过来自己建都,多少还是对兄弟有所歉疚,现在这么一来,卢绾是心满意足无话可说,自己也了却了一桩心事。当年从小一起玩到大,或多或少想过将来「苟富贵,勿相忘」,现在也终于实现了。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美事?

至于沛县的老兄弟们,也都有不错的结局。

文官里面,萧何以前是县吏,刘邦在当上亭长以后两人才有交往,因为他在刘邦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比别人多送了两文钱,刘邦后来特意加封了他封邑两千户,论定功劳,封酂侯,位次第一,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以后拜为相国;周昌以前是沛县卒史,后来跟随沛公起事,入汉做了中尉,以后又接了他堂兄周苛的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武将之中,曹参也是县吏,和萧何类似,他后来攻城野战,身被七十余创,刘邦把原来西魏王魏豹的国都平阳封给了他,他的封邑户数在所有列侯之中是最多的,一万六百户,功位仅次萧何,萧何去世之后又接了萧何的相国之位;周勃是外来户,先人从外地迁入沛县的,他后来凭军功封绛侯,八千户,而绛,是以前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的都城,周勃接了卢绾的太尉之位,以后更是拜为丞相;夏侯婴也是县吏,刘邦沛县起事以后一直担任太仆,也就是给刘邦驾车,曾经还救过惠帝和鲁元公主,后来封汝阴侯,六千九百户;樊哙是屠户,曾经和刘邦一起去过芒砀山,后来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以后凭军功封舞阳侯,五千四百户,不过樊哙应该是和刘邦以前没什么交情,发徭役的时候才被征发到刘邦手下,刘邦放走徭役徒众之后跟著刘邦去了芒砀山,不然不可能封邑户数比夏侯婴低。王陵在沛县是大户,县豪,刘邦曾经把他当兄长那样对待,后来王陵在南阳自己拥兵不肯跟著刘邦入关,又和雍齿关系很好,所以封侯稍晚,封安国侯,五千户,在曹参去世后又被拜为右丞相。

需要著重说明的是雍齿。他和王陵一样是县豪,关系特别好。刘邦在沛县起事以后对他也很信任,觉得他能力很强, 对他非常重用。刘邦据守沛县,把出生之地也是最根本的根据地丰邑交给雍齿守卫。但雍齿内心里却一直不怎么服气刘邦,他趁刘邦外出作战无暇内顾背叛了刘邦,归顺了写书信来招降的魏国相国周市。他当时对刘邦的背叛,对刘邦来说差不多可以算是致命一击,让刘邦差点从沛公又重新变成流寇,刘邦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搬救兵才又打下丰邑。雍齿失败之后如丧家之犬一般在诸侯国之间奔走,先是去了魏国,后来又流落到赵国,最后赵国被韩信攻灭,他无路可走又回到刘邦手下,但刘邦都没有杀了他(应该是有丰沛故旧比如王陵求情,而且杀了他影响也不一定好,毕竟当时正是招揽海内人才的时候),而且还让他继续领军作战。后来他还立了功,刘邦想找机会杀他但又一直不忍心。刘邦称帝以后更是听从张良的建议封雍齿为侯,两千五百户。当时固然是拿他当典型安抚人心,但到了最后一并赦免并且优待丰邑父老子弟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刘邦是真的完全放下了心中对雍齿的痛恨,所以最后雍齿的侯位也确实顺利传承给了子孙后代。

此外还有周苛,入汉之后官拜御史大夫,楚汉战争中守荥阳城,项羽攻下荥阳之后招降他,他不肯投降,大骂项羽,被项羽烹杀。刘邦封他儿子周成为高景侯。单右车,在刘邦发迹之前,曾经在刘邦情况紧急困窘的时候送马给他,帮助了刘邦,以后刘邦封他为中牟侯,二千二百户。秘彭祖,在刘邦沛县起事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兵。当时沛县县令先是招来刘邦,后来又反悔,闭城门不纳。刘邦射书到城内,父老子弟于是杀了县令,让秘彭祖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就让他给刘太公驾车,后来封他为侯,千一百户。任敖,因为在刘邦危急时对刘邦和吕后有恩,后来获得刘邦重用,以后在陈豨起兵造反时作为上党太守坚守不降,因此被封为侯,千八百户,以后还曾做过御史大夫。特别是奚涓,从起沛县,战死沙场,刘邦没有忘了他,他没有儿子,只有老母还在,刘邦就封他的母亲为侯,封邑在鲁,号鲁侯,功侯位次第七,仅次于萧何、曹参、张敖(本为赵王,因为手下相国贯高阴谋弑杀刘邦而被降封为侯,贯高自杀,同党被赦免后都获得重用)、周勃、樊哙、郦商(郦食其的弟弟,刘邦早期非常重要的将领),比夏侯婴(第八)、王陵(第十二)和周昌(第十六)都要高。更重要的是为此特意开了历代先河,因为以前还从来没有过封女性为侯的例子。

如此等等,沛县的老兄弟们,还有很多很多,王吸(功侯位次第十四),薛欧(第十五),召欧(第二十八)等。沛县出身的列侯占了总数的近一半,共有几十人,还有关内侯也有,大庶长左庶长也有,五大夫公乘也有,这些都有。有爵位的,没爵位的,有官职的,没官职的,刘邦对他们都很好,为了保证他们的荣华富贵,刘邦曾经几次三番下诏,赐爵、赐食邑,免除军卒自身及家庭的租税徭役,令官吏善待七大夫、公乘以上高爵,大赦天下,令丰人徙关中者皆复终身,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等等。

终其一生,刘邦的思绪始终没有彻底离开过当初生活了几十年的沛县,丰邑,中阳里。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终生难以忘怀、死后魂魄还想回到这里的地方。

汉十一年,英布反叛,刘邦亲征,于次年得胜后北返,顺路返回故乡,看著父老诸母故人子弟畅饮笑乐,故乡小儿唱著自己新唱的大风歌,「上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这一年已经是汉十二年,刘邦回到长安几个月后去世。此时的刘邦,伤病缠身,早已想到了身后事。

刘邦是多么怀念当年在中阳里的快乐日子。那些时候,自己一无所有,身边只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伙伴卢绾,我们一起上山捕鸟,下河捉鱼,田里农忙,学里读书,那时候什么都不用想,虽说是游手好闲,日子却总是无忧无虑。后来长大以后,不论我做什么,不管我犯上什么事,总还有一个卢绾始终跟随在我身边,支持我,帮助我,让我能够心安。这样简单而快乐的日子,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一切恩怨情仇到现在,该报答的恩情,大部分也都报答了,该放下的仇恨,也都放下了,甚至对曾经严重背叛过自己的雍齿以及跟随雍齿的丰邑父老子弟的痛恨,也都释然了。而自己,也快要离开这美好的人世间了。

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上欲去,沛父兄固请。上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上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得,唯陛下哀矜。」上曰:「丰者,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以其为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之,乃并复丰,比沛。


不是

老卢和老刘

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他俩同年同月同日生

生下来刚会哭

他俩就认识了

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长大后又拜了把子

好的和一个人一样

在中阳里老家的时候就不说了

刘邦斩蛇跑路之后老卢就跟著了

这么多年 这俩人就没离开过

他俩活了多少年 就好了多少年

这和刘关张还不一样

刘关张认识的时候

好歹都是成年人

老刘和老卢的友谊

是不用走脑子的那种好

老卢进刘邦卧室

和进自己家一样

你说万一老刘和媳妇还在床上咋办?

说兄弟 你也来一口尝尝?让还是不让呢?

古代君王对待臣子

讲究的就是个距离产生美

刘邦洗脚的时候

召见郦食其

被郦食其喷了一脸

刘邦赶紧擦脚 以示尊重

汉武帝经常在马桶上蹲坑的时候

召见卫青

那就是没把卫青当臣子

而是当自家亲弟弟了

这就是内臣和外臣的区别

外臣遵循的是西周封建制那套

君君臣臣 互有权力和义务

而内臣就是君主的私有财产

他们掌权就等于君主本人掌权

刘邦封卢绾当王

和刘邦封刘邦当王是一样的

怎么能说是异姓王呢

让老卢去和萧曹去比功绩

太掉价了

刘邦是不是因为和萧曹他们比

功劳最大

才当的皇帝?


按照史书的记载,具体分析卢绾的功绩,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有三点:

第一点,卢绾担任太尉一职对汉帝国的军事建设作出的贡献。

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记载卢绾具体作出了什么贡献,但作为汉政权的最高武官,并且还当了数年,这期间汉军的实力和战斗力也都越来越强了,所以这能和最高武官完全没有关系吗?

另外按照目前学界针对「太尉」职能在秦汉之交的分析,这个职位虽然不一定会参与具体的指挥作战,但却是保障军队建设和人员调动的最主要负责人,因此卢绾作为汉政权的第一任太尉,只要汉军越来越强大,那么就有他的一份功绩。

第二点,卢绾参与对楚敌后作战所取得的功绩。

汉三年八月,正值汉政权危机时刻,卢绾以太尉身份与将军刘贾一同率领两万人,渡过白马津,直击西楚腹地,之后又与彭越一同对西楚腹地展开了全面进攻,从而间接上缓建了荥阳战场的压力。

这份功绩目前是可以明确的,只是无法确定的是卢绾到底做到了哪种程度,而当时和彭越之间又是谁为主谁为辅,但这点并不影响卢绾所建立的功绩。

第三点,卢绾攻灭临江国的功绩。

汉五年项羽败亡后,南方战场除了西楚腹地之外,就只剩临江国还在坚持反汉,于是刘邦便令太尉卢绾与将军刘贾一同攻灭临江国,总共用时三月有余。

虽然凭借这三点还是不足以说明卢绾「功最多」,但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分析:

在楚汉战争中战功最辉煌的无疑是韩信、彭越和英布这些诸侯王了,只是这些诸侯王在之前早就封王了,所以此时他们肯定就不在群臣之列了。

而剩下的人中,虽然有功的人还是很多,但试问还有一个能明确说出比卢绾功绩更大的人吗?

萧何虽然功大,但正如群臣们反驳的「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相反卢绾不仅参战了,而且参与的还是敌后作战这种异常惨烈的血战。

至于曹参,他的功绩是大,但正如太史公也说了,曹参是「与韩信俱征伐」,只是辅佐韩信罢了。更何况曹参有独自灭国之功吗?并没有,但卢绾却有,至少汉军灭临江国的最高统帅就是卢绾。

而张良就更不用说了,别看他的食邑不少,但光是一句「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便注定张良不可能有多大战功。

那么其他的诸如郦商、周勃、樊哙、灌婴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功绩是不小,但也是比不上卢绾的。

因此刨除掉已经封王的那些人外,卢绾确实就是当时群臣中「功最多」的人。

另外卢绾到那个时间点确实已经是封无可封了。

之前卢绾就已经是「金印紫绶」的太尉了,而且还是长安侯,再加上之后接连攻破临江国和燕国,试问刘邦又该怎么封赏卢绾呢?

单纯的加赏食邑吗?请问多少是够?两万还是三万?

再说当年仅仅是跟随卢绾参战的将军刘贾都被封王了,更何况是主将卢绾。

另外卢绾的太尉职务又是一个权力相当大的职务,假设刘邦不封卢绾为太尉,那又该提升卢绾做什么呢?做丞相吗?

所以说,史书中记载的刘邦封卢绾为燕王,其实不仅仅只是为了嘉奖卢绾,而是因为封卢绾为燕王确实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毕竟这样就能顺理成章的夺走卢绾的军权了。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卢绾封王不仅仅是刘邦的个人意志,也是整个汉政权的集体意志:

诏诸侯王视有功者立以为燕王。荆王臣信等十人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功最多,请立以为燕王。」《汉书·高帝纪》

如上记载,满朝文武没有任何反对者,一致拥戴卢绾封王,试问其他人谁能有这待遇?


1、刘邦对卢绾感情好。类比东汉的贾复,两人都和主公形影不离,都被主公称为功最,都有超规格的封赏(卢绾封王,贾复食六县)。

2、汉初封王未必比封大郡的侯好。封王之后,自动放弃了中央的权力,游离于汉朝廷之外。反观大郡侯,不仅有侯国的封地,还能在中央或地方任职,更是有大概率成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点类比西周之初,周公召公王畿辅政与太公伯禽就国的区别。


刘邦的功臣团队,分为两个阵容,一派是以卢绾、萧何、曹参等为代表从沛县起兵时便跟随他的骨干,另一派则是以英布、彭越、吴芮、臧荼等为代表的政治「同盟」。

汉初刘邦分封功臣的时候,前者多半被封为侯,后者被封为王。

虽同是将军,但几人的差别却很明显,与其说他们几人是「被封王」,不如说刘邦是被迫做出的妥协。韩信、吴芮、彭越等人跟随刘邦的理由是出于利益,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则是刘邦的朋友,前者可以为了利益对刘邦刀剑相向,而后者却不会,在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刘邦自然要先稳住比较有威胁的几个人。

这个问题,咱们不如换一个说法:刘邦为何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一、汉初刘邦实行的分封制,实则是为了谋求政局的平衡,借助诸侯王本身的实力,尽快让汉朝的局势稳定下来

汉初,刘邦共封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和燕王臧荼在内的八个异姓诸侯王,这些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刘邦的盟友,他们的地位和刘邦并非简单下属的关系,而更类似于一种平等的政治同盟。

一开始,刘邦和他们结盟的目的,是为了对抗项羽,而在汉朝建立后,他们不光实力雄厚,本身也有著军功在身,这就使得刘邦不得不分封他们,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稳定六国的百姓。

《史记》记载刘邦分封诸侯时的诏书提到了这样几句话:「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亡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

从这封诏书里,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分封异姓王的目的有三个:

1、借助异姓王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减少百姓对汉政权的抵触态度,稳定地方百姓的情绪,尽快恢复秩序;

2、稳定诸侯情绪,避免像项羽时期因分配不均导致新的战争;

3、表现出自己是个仁慈的君王,不会像秦朝那样,强行打破六国的界限。

刘邦这三连下来,他便可以避免和一群强大的盟友,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事情,发生战斗,那样对刚建立的汉政权并不利。

即便战争迟早会爆发,刘邦还是决心延迟掀桌子的速度,徐徐图之,趁诸侯们没有防备之时,一个个击破才能把损失控制在最少的程度。

在这群功臣当中,又有个很特殊的人物——卢绾

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关系交好,卢绾和刘邦又是同日出生,这使得他们两家的关系相当亲密。

小的时候,刘邦和卢绾一起上学读书,长大后刘邦因为吃官司躲藏起来时,也是卢绾陪在他身边。对刘邦而言,卢绾如同他的手足兄弟一般。

正因为此,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功臣,不光他得到的赏赐要多于萧何、曹参等人,而且刘邦还特许他可以自由出入宫中。

后来燕王臧荼造反被杀后,刘邦更是直接将他从长安侯升为燕王:汉五年八月,乃立虏绾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在卢绾升职之前,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刘邦「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来填补臧荼的空缺,群臣便向刘邦进言:「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卢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功最多」这样的评价都是存疑的,后来,刘邦自己也承认,若论功劳韩信、张良和萧何三人才是最大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在这种背景下,卢绾能够当上燕王,刘邦个人情感的加成,在里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没有被封王,实则是刘邦想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思潮的影响

前面我们解释过立异姓诸侯王的原因,现在再聊一聊刘邦为何没分封樊哙、萧何、张良等立下大功,又属于嫡系的人为诸侯王。

这个问题实则关系到刘邦究竟想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

刘邦和秦始皇年龄接近,他见识过六国的覆灭,也看到过六国百姓联合起来推翻秦朝的样子,所以刘邦在建立汉朝的时候,他必然考虑过国家要走的政治道路。

选择郡县制吧,那些本身手里拥有强大实力的诸侯们必然会起兵;走分封道路吧,几百年后不又是重复西周的道路吗?

「郡国并行制」是当时刘邦能够选择的最优出路,但它从来不是刘邦最想走的道路。

刘邦晚年,基本就忙著从诸侯手中收拢兵权,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经过一系列战争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构想,这时,他又举办了一次「白马之盟」,要求大家:「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以此为背景,咱们再来看刘邦给功臣封侯而不喜封王的缘由,便很明确了:富贵可以给,权力必须要限制,不然朋友又会变成潜在的威胁。

侯与王相比,威胁程度不在一个级别,王可以发展军队、收缴赋税、治理百姓,可以把王国看成一个半独立的国家,而侯无论领地大小和特权上都无法和王并论。刘邦这是与大臣们共享富贵,而把权力控制在刘姓手中,达到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中国古代分封制利与弊是什么呀,麻烦一下大家??

www.zhihu.com图标为什么武则天最后还是把皇位还给了李家??

www.zhihu.com图标古代大城市的人是怎么获取引用水的??

www.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