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活动速记节选

推荐人:林品

非常感谢大家来到直播间和我做交流,感谢大家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来到这里。之所以说特殊,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当然是因为疫情,我们正在各自的家里共同协助抗疫。今天罗琳阿姨也在社交媒体做了很多更新,鼓励大家居家隔离。她说我们待在家里就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拯救生命,做好我们的分内之事,贡献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我们在家里可以有很多事情做。非常感谢大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和我交流,以及分享「哈利·波特」,用罗琳阿姨的话说,也是为我们的抗疫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第二个特殊的原因,今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哈利·波特」中文版二十周年。人文社在2000年10月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今年刚好是二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人民文学出版社会出很多新版的「哈利·波特」,可以让我们在共同抗击疫情期间,在我们居家隔离的时间段,来安静地、安心地阅读这些非常好的读物,所以我今天应人文社的邀请,来和大家分享人文社在二十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给我们带来的新版「哈利·波特」。

第三个特殊原因,人民文学出版社是1951年3月在北京成立的,也就是说,2020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就69周岁了,所以我在这里也要祝人民文学出版社69周岁生日快乐。

我还要特别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是感谢他们引进和翻译「哈利·波特」,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和传播「哈利·波特」。二是感谢人文社邀请我来到淘宝直播间跟大家交流分享人文社的这些书给我带来的阅读感受,分享我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收藏过的几套「哈利·波特」系列。所以为了感谢人文社,我不只要送出祝福,还要为人文社打一个小广告,在这里给朋友们介绍一下这些新出版的书,直播间里的图书享受五折优惠,这是直播间专享价格,如果朋友们听完我的介绍之后,觉得其中某一个版本特别适合你阅读的话,就可以在直播间直接下单,会获得全网最好的优惠价格。

今天我会介绍好几个版本,先从二十周年的第一个版本开始讲起。

大家肯定都记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早的那个版本,我是读这个版本的,就是我手里拿的这个版本,这是最早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的封面可以勾起我们非常非常多的回忆,但是我最早读的那套已经被我彻底翻烂了,所以那套留在我福建的家中。

在北京的家里,我收藏的是人文社后来出的这个精装硬皮版本。这个版本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它采用护眼的绿纸。当时那个书打开的时候,纸张是绿色的,它保护你的眼睛,但当时的纸质不是很好,很容易撕破或者封面特别容易掉,但是它采取了护眼的特殊设计。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我特别喜欢看这套书,在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偷看,在自己家里的时候会在被窝里翻阅,或者在灯光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看书,所以我最后还是近视了。我开始视力真的不错,后来在我初二的时候第一次参加我们学校举办的联欢晚会,去扮演哈利?波特,当时我视力非常好,所以我找班上另外一个同学,向她借来她奶奶的老花镜戴,结果戴完以后他们都说我长得很像哈利?波特。自从他们说了你戴眼镜特别像哈利?波特之后,我就更疯狂地看「哈利·波特」,就把自己看近视了,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当时那个版本给我们留下非常非常多的回忆,但是那个版本在翻译上有很多偏差。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哈利·波特」陪伴我成长,我身上也发生非常多的变化。比如,我从当时的一个在福建生活的中学生,变成了现在在北京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大学青年教师。

再比如,当时我的学校有这样一个很特殊的状况,我高三时候的语文老师特别像乌姆里奇。我高中上课的时候,我的语文课和霍格沃茨里的黑魔法防御术课非常像,我的语文老师在三年的时间里换了四任,这跟霍格沃茨里哈利?波特的黑魔法防御术老师特别像,他是七年换了七任黑魔法防御术的老师,我是三年换了四个语文老师。我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是非常开明的老师,我第一次玩cosplay就是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去参加我们学校的一个诗歌朗诵比赛,我自己原创了一首悼念小天狼星的诗歌,置办了一身哈利?波特cosplay的装备,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cosplay的表演。但是我高三时候遇到的语文老师比较奇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高三来了,你们一本长篇小说都不能读,不要让我看到你们到了高三还在读长篇小说。我高三的时候刚好是05-06学年,大家知道05年的时候出了什么事情?《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出版了,我只能背著语文老师,和班上的很多同学、伙伴、哈迷朋友偷偷看人文社马爱农、马爱新老师最新翻译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所以,当时「哈利·波特」是很多老师都不让我们看的或者压制我们的,他们说,这都是课外闲书,或者说是什么奇谈怪论的书,你读它们是不务正业的。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哈利·波特」从当时被我们语文老师禁看的课外读物变成教育部指定的一套书。而且在前几年语文教材改编的时候,负责语文教材改编的教育部新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就是我后来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温儒敏老师,他负责主编那套丛书。新版的语文教材是把「哈利·波特」当做教育部指定推荐阅读书目中的非常重要的几本,向全中国的中学生推荐的书。所以「哈利·波特」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从我们必须打游击偷看的书变成教育部推荐全国的中学生都看的一套书。我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人文社为中国读者带来的这套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并且将成为每一位中学生都需要去阅读、学习的这样一本重要的小说。

在过去的这些年时间里,人文社出了不少版本,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版本是我手里的这一版,这是十五周年特别纪念版,在2015年的时候,人文社出了这个版本。这版的封面非常好看,我特别喜欢封面的画风,有一种日系的非常二次元感觉的人物设定和背景的视觉呈现。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版本,十五周年纪念版,也是我家里压箱底的宝贝,我在这里给大家炫耀一下,这里有J.K.罗琳亲笔签名,这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这个版本是人文社后来出的特别好看的一个版本,2015年十五周年纪念版,它有非常美的视觉设计。但是由于它是十五周年的特别纪念版,所以只在2015年限量销售。而且,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没有对「哈利·波特」的中译本做非常统一的修订工作,所以后来人文社在2017年、2018年的时候陆续推出了新版的「哈利·波特」,这些新版的「哈利·波特」,包括2017年出的典藏版,都有一些新的对于翻译的修订。

然后是2018年出的7卷本的平装版。这个版本和之前我们更熟悉的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呢?这个新的版本一方面是继承了当年人文社的前辈老师们的翻译,最重要的是,它由马爱农老师在2015年-2018年对「哈一」到「哈七」的文字进行了从头到尾非常细致的修订。

原著小说20周年学院版

可能很多朋友在阅读「哈利·波特」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哈一」到「哈七」每一部的译者都不大一样,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译者是苏农,苏农是两位翻译老师名字的合称,「苏」是取自非常资深的翻译家曹苏玲老师的名字,「农」是我们特别熟悉的马爱农老师。在2000年「哈利·波特」刚引进的时候,人文社请曹苏玲老师来接手,给翻译定下这样一个基调。哈一的前半部都是由曹苏玲老师翻译,后半部才是由马爱农老师翻译。后面几本,有马爱农老师、马爱新老师、郑须弥老师(《阿兹卡班囚徒》译者),还有蔡文老师,他和马爱农、马爱新老师一起翻译了第五本《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因为《凤凰社》特别特别厚,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所以有五位老师都参与过「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工作,这就导致一个情况,之前出过的这两个版本,它们的文字风格以及一些具体的用词、措词,都很难做到完全彻底的统一。到了2017年的时候,马爱农老师作为「哈利·波特」系列最重要的一位翻译者,把「哈一」到「哈七」全部文字做了统一的修订,而且这个修订工作还有很多哈迷读者以及后来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更年轻的编辑帮助她完成,甚至还请来很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哈迷和新兴翻译家共同完成文字修订工作。所以,从(2018年的)这个版本和市面上看到的精装典藏版开始,「哈利·波特」系列中文版译文风格更加统一,阅读体验变得比以前更好了。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很多和我同龄的「哈利·波特」爱好者,在阅读最早这个版本的「哈利·波特」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有一个地名叫「高锥克山谷」。在「哈一」到「哈六」的时候,都提到哈利?波特父母曾经住在高锥克山谷,也就是在那里,发生了哈利?波特变为「大难不死的男孩」的那个万圣节之夜事件。但事实上,那个「高锥克山谷」应该翻译成「戈德里克山谷」,戈德里克是格兰芬多学院的创始人,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山谷。但是刚刚开始翻译的时候,大家对于这个书整体的情节并没有完整的了解,曹苏玲老师在第一次翻译的时候,把它翻译成「高锥克山谷」,直到马爱农老师翻译《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时候,才把这个地名改成「戈德里克山谷」。

这几位翻译老师都做了非常多重要的贡献,我们看到的是更典雅的中文翻译,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皇冠出版社出版的繁体字版本相比,我觉得人文社出版的简体字版本在翻译上更容易被我们阅读,文学性也更高。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德拉科?马尔福会比「拽哥马份」更好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人名和咒语名字翻译得非常好。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小时候看「哈利·波特」的时候,或者租影碟片VCD、DVD在家里看,打开之后看到那些人名,「妙丽」、「荣恩」、「拽哥马份」,特别是「拽哥马份」这个翻译小时候震撼了我的心灵。所以我觉得人文社的人名、咒语的名字比皇冠出版社的繁体字版本更好。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这样的问题,像「高锥克山谷」应该翻译成「戈德里克山谷」,像很多非常微妙的英文的双关语,可能在第一次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对整体的情节、架构、人物关系有完整的了解,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人文社大概在2017年、2018年的时候开始对全套「哈利·波特」中译本做了全新的修订,使我们看到这个新的版本。而且它的封面也非常有意思,烫金标题的设计非常好。封面的图画有一种油画的感觉,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是它的人物设计,它的人设和最早的版本相比,最早版本承载我们非常多的感情,但是最早的版本它的画风是偏「美系」的,因为是美国出版社设计的封面绘画,它的人物设定、整体视觉风格更偏美系漫画。这一版的视觉风格更适合接受「日系」动漫影响的新一代读者。所以这一版的视觉风格、它的封面非常打动我。另外,它做的翻译修订也非常打动我。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刚才提到的名字,「妙丽」就是赫敏,「荣恩」就是罗恩,「拽哥」就是德拉科,这是我以前在VCD、DVD繁体字版本里面看到的很有趣的中文翻译。「拽哥」一下子把翻译者对于德拉科?马尔福这个人物形象的某一个性格标签给标识出来,让你抓住这个人物典型的特征,但是又容易让你对这个人物产生过于刻板化的印象。

繁体版有繁体版的优势,简体版也有简体版的优势,但是我自己在阅读体验和一些非常重要的译名上更喜欢简体版,比如「小天狼星」这个译名我特别喜欢。现在简体版又出了最新的修订,在文字上也会更加贴近J.K.罗琳用英文所表达出来的原意,而且整体的文字风格也更统一。

我们再来看这个版本,这是人文社在今年推出的一套版本,也是用的最新翻译。这是哈利波特参加分院帽分院仪式时的场景。

20卷本中国原创封面「哈利·波特」

这是哈利和罗恩驾驶飞车来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但是被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打人柳困住的场景。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哈利、罗恩、赫敏要去阻止食死徒获得魔法石,他们以为阻止的是斯内普,但其实他们阻止的是奇洛教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霍格沃茨老师设计的关卡,其中一个关卡是麦格教授用变形术操控的巫师棋,罗恩成为了巫师棋上的一个骑士,带领哈利和赫敏,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打通了这一关。

这几个封面场景都是在之前「哈利·波特」系列中文版以及其他全世界各个版本里面看不到的一些场面,这是人文社为了迎接「哈利·波特」中文版引进二十周年,特别为中国的图书市场设计和推出的版本。

网上好多朋友们开始讨论翻译的人物名字,「拽哥」自我介绍自己是「拽哥」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拽」(笑),但是我觉得「德拉科」这个译名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它的和飞龙有关的英文,以及这个英文所对应的拉丁文。

我们再回来看这个新版本,这个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了迎接「哈利·波特」二十周年特别推出的版本,这个版本是人文社请了《人民日报》头版的插画师李旻老师设计的,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版封面设计。因为之前这个版本的封面设计是美国版的。这个版本的封面设计是英国Bloomsbury出版社十五周年的纪念版封面,也是英国后来出的新版。它们都是人文社沿用了英美出版社的封面视觉设计。

而这个版本用的是中国的插画师设计的封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版本的特点,它采取了一些中国的视觉艺术元素,为我们呈现中国风的「哈利·波特」封面。这里运用了剪纸艺术的视觉风格,用了一些来自中国的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的一些视觉风格,融合J.K.罗琳的西式奇幻的奇思妙想,为我们带来一种中西合璧的视觉交融和美学体验。所以这个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它的封面设计,融合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和中国传统美术的视觉元素,来重新在中西方的想像力、创造力、美学元素的交融过程当中,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版本。这是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哈利·波特」值得推荐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可能会奇怪,我刚才给大家看的这四本,一个是分院帽的仪式,一个是哈利?波特、罗恩、赫敏尝试通过麦格教授为他们设置的障碍打赢这场巫师棋,还有哈利和罗恩的飞车被打人柳纠缠,以及哈利?波特与蛇怪作战。这四本书,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魔法石》有两本,《密室》也有两本,这就是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它是20卷版本,它并不是7卷本的设计,而是20卷本的设计,所以《魔法石》有两卷。

这个版本除了融合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美术的视觉元素与J.K.罗琳的西式奇幻元素,为我们呈现中西合璧、中西交融的新封面之外,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把「哈利·波特」的7卷本改成20卷本,它的好处是更加便携,非常轻、非常薄,方便携带,如果朋友们对于书的便携性有要求的话,可以考虑这个版本。

原来的7卷本,《火焰杯》《凤凰社》《「混血王子」》《死亡圣器》都特别厚重,我以前读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时太喜欢这套书了,我会把它装在书包里,在课间看,好吧,我承认,有时候忍不住上课也会偷看。当我把《火焰杯》或者《凤凰社》放到书包里的时候,会觉得它特别厚、特别重,非常不方便携带。比如你去排队,或者在地铁上拿出来的时候,打开不是特别方便。这个版本(20卷本),字的间距很好看,而且非常便携,无论开本还是厚度都非常便携,所以它非常适合带到外面去看,把它放在书包里,在等待交通工具的时候。当然,现在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可能这个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但是如果你对于「哈利·波特」图书有便携性要求的话,可以考虑20卷的版本,因为它的每一本都非常薄,所以它的便携性非常好,非常轻便。

我们再看第三个版本。刚才有一位朋友问我:「您觉得翻译最好的版本是哪个?」我觉得目前为止翻译得最好的版本,最适合重温「哈利·波特」的哈迷朋友们阅读的,是我手里拿的这个版本,中英双语对照版。因为这个版本,马爱农老师做了第二次修订。之前非常厚的典藏版是2017年、2018年的时候出的,典藏版的时候是做的一次修订,现在马爱农老师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些年轻的哈迷朋友们一起努力,为这个版本做了二次修订。所以如果从翻译的角度,这个版本的bug几乎为零。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打包票说bug不存在、没有,但是如果想重温「哈利·波特」的话,我会拿这个版本来看,因为这个版本是翻译错误或者说翻译偏差最小的,它是最精准、最到位,也最「信达雅」的版本,这就是「哈利·波特」最新出的英汉对照版。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不但做了二次修订,而且是英汉对照,右边是中文,左边是英文。英汉对照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应中国的一些老师、家长、教育机构、学校的反馈和要求,专门推出的一个版本。「哈利·波特」流行之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原来的哈迷像我一样成为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小学老师之后,他们也希望「哈利·波特」这样好的小说,深深影响、奠定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乐趣、勇气、启迪的这么一套小说,也能继续被「零零后」甚至「一零后」阅读。所以在他们进入教育机构、进入学校之后,他们就会向人民文学出版社做一些信息资讯上的反馈,希望「哈利·波特」能够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课外读物进入到学生们的阅读视野,摆上他们的书架。

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出简体中文版的出版社,「哈利·波特」的英文版是由美国和英国的出版社推出,所以在之前我们只能从人民文学出版社那里购买到中文版。但是为了方便这些中文读者以及中文教师的需求,人文社和Bloomsbury出版社——也就是最早出「哈利·波特」的版权方联系,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出英汉双语版。最后他们获得了Bloomsbury出版社提供的最新修订版的英文,结合马爱农老师做过二次修订的最新、最准确的中译本,推出了中英双语版,它也是全世界第一套英文和那个国家当地语言对照的「哈利·波特」。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其他国家暂时还买不到英文和当地语言两相对照的「哈利·波特」,所以这也是「哈利·波特」出版历史上的一个壮举。

这个版本(英汉对照)用了我们最熟悉的这版封面。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小时候的那版封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用像素比较低的图片材料做的,而现在这个版本的封面是一个更高清的封面,图像效果更好。另外在工艺上也有增强,它用了烫金工艺,书名的颜值更高。因为它是中英双语,会比我们之前介绍的那几套「哈利·波特」更厚,但是它使用了来自瑞典的一种轻型纸张,也是全世界领先的图书纸张工艺技术,所以虽然双语版非常厚、非常大,但是拿在手中特别轻,很容易摊开阅读。

我们在市面上接触到的很多中英双语图书是什么样的,我给大家看一下。比如我手里的这本书,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它也是中英双语图书,但它是前半本中文,后半本英文。但是「哈利·波特」中英版是真正的对照版,什么叫对照版?就是英文的原文和中文的译文严格对齐,逐段逐句对齐。你看中文的时候,同时就可以看到它所对应的英文原文,逐句进行对照,这是这个版本的另外一个特点。所以它特别适合有兴趣通过「哈利·波特」来进行英文学习的朋友。可能有很多「哈迷」朋友以及在直播间里的读者朋友,都希望有一套书来帮助自己进行英文阅读的训练,「哈利·波特」就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个版本是中英逐句逐段进行对照,非常方便大家做英文的阅读训练和阅读学习。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在高考的时候,英语是我们全市最高分,考了141分。我之所以英语能考那么高的分数,就是和我在中学的时候坚持阅读「哈利·波特」的英文原著有一定的关系。我在2003年买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英文版,借助一本绿色封皮的非常厚的英汉双语辞典进行阅读。2003年的时候,淘宝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我是通过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网站,可能很少「哈迷」听说过的网站,http://www.16shop.com,通过网购的形式,购买了从英国那边寄过来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借一套刚刚从书店里买来的英汉双语辞典,一手拿著厚厚的原著,一手翻著辞典,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艰难地把《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读完。最后看到小天狼星牺牲,我非常伤心地写了一首悼念小天狼星的诗歌,用这首诗歌参加了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cosplay。

后来在2005年高二、高三之间的那个暑假,那时候要补课,我一边白天补课,一边晚上回来做完作业之后,非常疲惫地拿起我的电子辞典跟《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英文版,艰难地读完了。我读到邓布利多牺牲的时候特别伤心,那天都不想去上学了。我妈特别震撼,为什么一个小说里的人物,一个虚构的人物,你会为他的死而感到如此悲伤,以至于高三的课都不想去上了!我妈当时非常震撼。但是我那时候真的特别难过,最后用了很长时间,终于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重新投入到高三的学习。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你会为一个小说虚构人物感到如此的悲伤、难过,这就是「哈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认的一种心情。

我在大一、大二之间的暑假购买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文版,在2007年7月21日早上7点整,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考到北京大学,所以来到北京这个城市,可以第一时间在书店买到「哈七」英文版,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三天三夜几乎没有睡觉,把英文版啃完了。

我觉得这样一种对于英文原著小说的阅读,其实对你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虽然我作为一个福建人,英文的口音特别重,作为应试教育条件下成长的人,我的口语也是磕磕巴巴,但是我的阅读理解,在我高中的时候几乎从来都是拿满分,或者被扣掉一分,一直是这样的阅读理解成绩,这跟长期阅读「哈利·波特」密切相关。

所以,阅读「哈利·波特」英文版,是能够帮助你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你的辞汇量、提升你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水平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因为「哈利·波特」是我们都共同热爱的小说,你对其中的人物、情节都已经很熟悉了,充满了感情,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的是快乐,但是在这种快乐当中,你可以如春风化雨一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样一种提升方式,比起你阅读一些没有兴趣或者没有那么强烈阅读乐趣的英文材料,效果要更好。

「霍格沃茨图书馆」系列

电影角色书系列

霍格沃茨探秘指南

「哈利·波特」圣诞立体书

学院笔记本

所以推荐大家,如果你有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或者有很强的要提升自己英文阅读能力、拓展自己英文辞汇量的动机,可以考虑买「哈利·波特」英汉双语对照版,因为它不仅仅中文是最新修订译本,它的英文也是找Bloomsbury出版方提供的最新修订译本,而且是逐字逐句的对照,读到中文的时候直接可以看到英文原文,是这样一个连贯的英文阅读,随时可以查阅马爱农老师和一系列人文社的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信达雅的中文翻译,这对于提升大家的英文阅读水平是可以带来一定帮助的。所以,学生党如果想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提升自己的英文原著阅读水平、英文辞汇量、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可以考虑购买这个版本,你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潜移默化地,水到渠成地、自然而然地获得辞汇量的拓展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发布于 2020-03-3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月影君月影君知乎专栏:哈利·波特拾遗,只讲深藏在文字之下的《哈利·波特》

我完整的回答写在这里了!

能推荐有什么《哈利波特》中文版翻译比较好的??

www.zhihu.com图标

《哈利·波特》系列只有一家出版社拥有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

《哈利·波特》系列的御用翻译也只有两个人:马爱农、马爱新姐妹二人。


如果你想买一套小说,我的建议是:

一、买最新上市的《哈利波特(英汉对照版)》(2019年上市),截至目前已上市两册。

优点是错误最少。

二、《哈利·波特典藏版(全七册)》(2017年上市)

优点是装帧最精美。

现已发现典藏版仍有稍许的不完善之处。我只对比了《2018最新版》的《魔法石》,修改较少,相差不大。

三、想办法买最老的2008年之前出版的第一版。错误最多,但最经典(就是不太好买了)。跟你讨论小说的哈迷大都是看的这个本子。后期修改太多,和老哈迷讨论的时候对不上话。

我的个人建议是:都收了吧。


我完整的回答写在这里了!

能推荐有什么《哈利波特》中文版翻译比较好的??

www.zhihu.com图标

《哈利·波特》系列只有一家出版社拥有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

《哈利·波特》系列的御用翻译也只有两个人:马爱农、马爱新姐妹二人。


如果你想买一套小说,我的建议是:

一、买最新上市的《哈利波特(英汉对照版)》(2019年上市),截至目前已上市两册。

优点是错误最少。

二、《哈利·波特典藏版(全七册)》(2017年上市)

优点是装帧最精美。

现已发现典藏版仍有稍许的不完善之处。我只对比了《2018最新版》的《魔法石》,修改较少,相差不大。

三、想办法买最老的2008年之前出版的第一版。错误最多,但最经典(就是不太好买了)。跟你讨论小说的哈迷大都是看的这个本子。后期修改太多,和老哈迷讨论的时候对不上话。

我的个人建议是:都收了吧。


第一次当然是买经典版!

马氏姐妹译版。

其他版本封面好看是好看,但我觉得比较适合收藏,最经典的这版才是心头的白月光啊!


英汉对照版,京东有打折,三本书不到一百元入手,不过书香节那天当当上面三本书才八十多元。


好像老版的已经买不到了,真心觉得那版的封面最经典。(难道00后都已经老了吗!)

我以前一直看的电子书,没有买过纸质的,还挺后悔的。收藏的话建议入英文的,我买了一套英版的,每本很小但挺厚的 ,真的超级轻!!随身携带超方便!纸质偏黄,比较厚,(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轻)很有感觉。

魔法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